试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途径

2020-12-14 12:04蔡清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高中语文

蔡清辉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阅读素养。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99-01

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语文在高中学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阅读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现状,立足学生学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以此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分析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节选阅读和片段阅读而言,其中整本书主要指的是有作者连贯和整体思想的作品,或者是与作者的生命相联系,具有独特气质及灵魂的著作。通常整本书可以是哲学著作,如《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可以是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可以是诗集,如《飞鸟集》等,这些文集在内容层面虽是以片段的方式存在,但其中涉及的逻辑体系、思维体系、话语体系等存在整体的联系,也属于整本书的范畴。可以说,整本书着重强调的是作者在逻辑、思想及话语上的整体性,明显不同于当前流行的碎片化、片段式的记录,且整本书阅读注重从整体的角度来感悟与理解整体的思维逻辑,体现的是从整体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及有所感悟,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值得注意的是,理解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时,还需要与课外阅读和群文阅读的概念相区分。

2.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途径

第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着主体性地位,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为依据实施教学活动,创设宽松、愉悦、自由的阅读氛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涌现,教师只有合理创设阅读氛围,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成长加以关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纳入阅读价值教育,才能使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学会自我教育和自主判断,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此外,教师应该以班级为单位,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将图书角和图书交流会、文学社相联系,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当然教师也可以从整部文学作品出发,科学设置相关问题,在课堂阅读环节实施知识竞答活动,营造你争我赶的阅读氛围。

第二,加强分段推荐。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分段推薦,多方涉猎。针对高一阶段,可以课本的延伸和拓展为主,在学完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雅舍小品》,对小品文的精妙之处进行体会,在此基础上从小品文读开,采用对比阅读、略读或精读的方式来阅读作品《将饮茶》、《缘缘堂随笔》、《自己的园地》等。针对高二阶段,可以从科、哲、文、思、史的角度选择原典小说,适当拓宽课文的深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或阅读图示,构建阅读的方法与经验,确保阅读深入且扎实地进行,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及阅读能力。

第三,注重阅读引导。整本书阅读效果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环节需要加强阅读引导。一方面,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可播放相关的文学作品的视频片段,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例如,学习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播放《红楼梦》中相关的视频片段,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如下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写宝黛初见时那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二是从两人性情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们的爱情能否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阅读的文学作品。

第四,因势利导。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特点,借助登记表对学生的阅读书目加以了解,或者是对学生的书目进行分批阅读,通过微信等工具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定期讨论且指导阅读方法。如有些学生喜爱三毛,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书目来阅读作者的作品,对作品的共同点和优点进行探究,形成阅读手绘图与读书笔记,然后对相关论文进行查阅,利用网络来制定读书报告,在课堂上分享,提高阅读的成就感。同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具有思想深度和趣味性强的作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培养纯正的阅读趣味。另外,学生阅读完某部作品后,可以对其主题进行提炼,并将其与其他类似主题的作品相结合进行阅读,比如,文章《活着》的主题为成长和苦难等,可以将该文章和《鲁滨逊漂流记》和《骆驼祥子》等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或对比阅读。

当前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时,应该从学科特点出发,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分段推荐,注重阅读引导和因势利导,从而增强阅读的效果,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小淘.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起点及解决对策[N].语言文字报,2019 (02):01-18

[2]刘日光.高中语文课程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J].语文建设,2018(19)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