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宏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当今各行各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更是通过最近各高校的网络直播教学让人们不得不重视起来。而对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师与学生来说,具备过硬的信息技术能力更是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够辅助教师更科学高效地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对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既是从业的能力也是生活的本领。所以师生与学校、社会各界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探索研究出能够充分掌握并科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最佳方案,以提升高校师生的教与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高校师生;教学需要;信息化;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体现了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并逐步占据了科学技术革命的中心位置,引导着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变革,形成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局面。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对于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性随之突显出来,甚至决定了一个学科能否更密切贴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从现今我国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教育也需要与科技现代化相融合,并不断加强教育科技创新才会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更大的收获,也更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其中师生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又是教育领域发展中关键要素之一。
据统计,我国春季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1454所,开设在线课程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次达到11.8亿。这一系列数据正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手段科技化、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体现。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网络学习资源,教育部组织在线课程平台、技术平台37家,率先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并带动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平台主动参与。这些数据证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证明了教育与科技信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让教育形式、教育过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教学成效比较显著。那么如何做才能满足信息化背景下日益增长的高校师生们教与学的需要呢?从已有的教学实践可见,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高校各专业学生科技信息技术的教育
我国要在各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要从科技和教育着手,这一点早就成为了各界的共识。我国现在中小学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们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能力,另外,还有的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在课外学习计算机编程、机器人设计等科技类辅导班,满足了孩子们对现代科技的爱好。但随着年龄增长、学业压力的加大,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已经逐渐淡出课程体系。直到大学阶段学生们才会再次接触到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等相关公共课程或专业课程,以培养其在各专业领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往往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此类课程不够重视,或者由于课时有限、理论多于实践等原因,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运用能力不强,从而也导致了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运用自如。因而高校要从施教者角度严格要求、灵活施教,既保证各专业学生具备较扎实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又能够以科技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可以开展科技信息大赛、科技创造展示等活动,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信息技术运用氛围,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够尽快提升以满足未来工作所需。
二、教师及学校各方面都应主动学习领会先进的信息技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都是学生品格养成的引路人、知识学习的引路人、思维创新的引路人。在这互联网+的5G时代到来之际,信息化手段已渗透到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教师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就要积极主动接纳新事物、新科技、新技术,拓宽学习领域,并坚持终身学习、跨领域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并勤于钻研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的科学融合方式,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可通过线上、线下的专题培训,也可向校内外信息技术方面的老師及专家学习、请教,力求提升自己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设施设备与数字教学资源,并能够结合教学实践环节活学活用。另外,学校层面也要有计划地定期组织有关信息化技能教学培训,或提供相关网络培训的途径、信息以帮助教师实现技术提升的愿望。但在信息化教学培训过程中,无论如何都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各校自身的特点进行线下集中培训,或者是采用网络平台交流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培训要以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和教学研究为主,逐步推进信息化教学在各专业、各类课程中的实践应用[1]。同时各高校还应继续鼓励教师勇于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例如学生返校进行线下教学时,对于线上教学的有效方式方法教师要善于总结并进行改进延用。为保障效果,学校可制定一些校内信息化教学的鼓励措施,引导教师与学生继续进行科学的信息化课堂建设,以更好地实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即使一些文科类课程,教师也应合理分析课程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构建出更为科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学校来说要整体衡量,科学把关,积极思考哪些课程适宜进行信息化教学,哪些不适宜,而不能一刀切。教师要关注的是哪些课程内容适宜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哪些内容不适宜,同样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三、各高校要持续建设并完善教学网络平台建设
2018年6月7日,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明确了智慧校园建设方向。随之,各高校也都先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智慧校园创建。智慧校园建设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形成的良性校园信息化环境。它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师生学习生活服务、家长互动参与等内容智慧化管理,搭建校内的网络智慧平台,促进师生信息化素养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数据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其中与教育教学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支持各学科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学校可自建或借助社会信息化平台搭建自己的教学平台以推动教学活动开展。例如可借助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平台搭建,师生在平台上能够实现网络课堂签到、学习资料发布、主题讨论、问卷调查、投票、课堂及课后测试、作业提交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活动。借助平台师生、生生间可以突破时空距离,开展相互间的交流互动活动,能够将课下学习与课上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总之,网络教学平台比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更便于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师生互动及教学组织管理,另外借助平台中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便于其进行自主学习,甚至超前学习。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学习数据实时掌控,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统计反馈,促进教与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依据生成的学生学习记录,也便于教师开展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考核,以得到对每一位学生的更客观全面的综合评价。
目前一些高校教学平台建设较早、较完善,因而在应对在线教学时游刃有余、有条不紊,但还有部分学校的平台系统筹建较晚、较仓促,甚至在面对大量学生连线学习时出现了卡顿不畅等问题。这些现象表明,智慧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等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日之功可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资金及管理的投入、需要不断升级改造与维护更新。所以教学平台建设要紧扣服务教学的主要功能,分步推进、不断优化完善,使服务更科学、更具人性化。此外,还应考虑如何支持人们常用的钉钉、腾讯等系统访问,服务师生和家长,将学校的数据资源合理利用起来,让网络平台运行速度更快更稳、数据更齐全、运用更便捷,才会满足师生不断增长变化的新需求。
四、社会配套网络交流平台的科技手段要持续探索并更新
今年我国积极与国外政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交流合作,目前已有数十门课程加入edX、Cousera、FUN等平台应对远程教学项目,显示出我国网络信息平台的技术是一流的、教师教学理念是领先的。所以高校信息化水平与能力的提升也是离不开社会相关网络资源的支持的,例如当一些学校的校内网络平台由于用户过多造成卡顿无法实现正常直播教学时,部分教师便借助钉钉、腾讯会议等社会网络平台的网络直播与校内平台的课堂活动功能同时授课,学生只要借助手机悬窗切换便可实现两个平台的和谐共用,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校园平台的资料和其中更为丰富的课堂活动方式;另一方面也因为使用钉钉或腾讯会议直播而保证了网络教学的流畅性。所以说,我國社会配套网络交流平台的蓬勃发展对于高校师生的教与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他们提供大量的免费资源支持也让师生们感到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的便利快捷。
但同时也应看到网络教学中反映出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有的区域网络传输效果不良、网速过慢,造成线上教学经常出现卡顿,导致教师授课或学生听课突然中断,影响了部分的教学效果;还有的网络平台连麦方式不便捷、连麦声音质感不佳,这些不足都是有待提高的。相信只要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加以改进,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教学进程定会更快更稳。
参考文献:
[1]李静锐.信息化教学在法学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管理观察,2020,18.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智慧校园总体框架[EB/OL][2018-06-07].http://www.sa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