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需要和社工介入分析

2020-12-14 04:07成嫣雯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8期
关键词:社工心理健康

成嫣雯

摘 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涌入。外来流动人口逐步增多,其子女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以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需求,并从社工的角度探讨了几点干预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社工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根据权威机构预测,预计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接近3亿,与此同时流动子女数量逐步增加,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受父母流动性特征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面临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是否随父母流动可以将其子女分为以下两类: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1]。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健康状况难免受到负面影响;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城市融入问题也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其成长意义重大。因此面对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人口流动浪潮,开展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需要和社工介入分析,促进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现有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1.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情况

与留守儿童不同,流动儿童是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公安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将其定义为随父母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6-15岁儿童少年称为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家庭相比,流动儿童的家庭面临环境适应、工作稳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容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心理不平衡、自卑和孤独感、自我纠正能力不强、身份认同危机等等[2]。

首先,流动人口子女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根据地域的不同划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两大类。这种户籍管理制度导致了城市、农村之间的隔阂,受此影响,赴城市打工的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等的社会权利,比如養老、医疗、教育权利等等。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受父母户籍制度的影响,他们难以获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社会权利。流动人口子女在与城市居民子女对比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的心态,进而产生消极、嫉妒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正常成长。

其次,流动人口子女容易出现自卑心和孤独感。流动人口难以享有同等的社会权利,尽管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贡献者,但是很难真正意义上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流动人口受到歧视的现象时有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流动人口子女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显示,城市学校中存在着教师、学生讨厌外来生的现象,极大伤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自尊心,进而产生自卑感。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流动人口子女学习条件大多一般,学习压力较大,一旦成绩不好时,容易出现自卑情绪。除此以外,流动人口子女人际关系较差,难以适应陌生的学习环境,因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第三,流动人口子女自我纠正能力不强。所谓的自我纠正能力指的是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的自我调整能力,拥有良好自我纠正能力的人,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但是对于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来说,不公平待遇的出现会影响其自信心的建立,因此难以正常的与同学、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也难以获得朋辈群体的支持。此外,当流动人口子女在面对学业方面的难题时,往往会失去自信心。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子女缺乏相应的挫折教育,当出现困难时自我适应和自我调整能力欠佳,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与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消极懒散等问题。

第四,流动人口子女面临身份认同危机。本文说的身份认同既包括个人认同,也包括社会认同。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接受了城市的生活,因此缺少了父母身上的乡土文化。但是对于城市来说,并没有完全接纳他们,对于流动人口子女“贴标签”的现象屡见不鲜,歧视流动人口子女的现象常有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流动人口子女的童年难免会形成阴影,并且难以认清自我。

2.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需求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需求包括良好的自我调节、良好的亲子关系、朋辈群体和教师的认同以及社区归属感等,详细如下[3]。

首先,流动人口子女需要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环境,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培养自身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当面对困境和压力时,能够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通过自我纠正能力的提升,帮助自己更好的使用社会环境。比如,当面对同学的歧视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纠正因同学歧视带来的失落情绪。受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生活和学习时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因此提升自我调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流动人口子女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其成长意义重大。但是,农民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爱子女,此外农民工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式欠妥,因此在多种因素的限制下,赴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效果往往欠佳。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与子女之间的互动缺乏,子女难以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极大的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三,流动人口子女需要朋辈群体和教师的认同。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能够发展出自我意识。流动人口子女大多内心孤独,更渴望得到朋辈群体和老师的认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教师和同学的看法对于自身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除此以外,流动人口子女希望通过得到朋辈群体和教师的认同进而融入到新的集体中。但是现实状况往往不尽如人意。

第四,流动人口子女需要一定的社区归属感。所谓的社区指的是特定地理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社区内的人们有着密切的社会交往关系。通常情况下,在良好的社区中,人际关系往往呈现出互帮互助的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能够获得更大的支持,孩子也能健康的成长。但是对流动人口来说,在社区中居住时间不长,与社区内居民的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冲突,因此难以轻松的融入到社区环境中。流动人口子女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应该积极的参与社区活动,并逐步培养对社区的归属感。

3.社工介入分析

结合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心理诉求,下文从社工介入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几点改建策略[2-3]。

首先,从个案工作角度来看。有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通过自身的自然资源改变自己的能力。因此社工工作者在开展个案辅导的时候,应该深入挖掘案主的优势,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社工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善于倾听,并积极应用沟通技巧,减轻流动人口子女内心的冲突,最大程度上帮助这类人群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让他们得到朋辈群体以及社会的认可。

其次,从小组工作角度来看,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城市流动人口会遇到很多困难,将其组成小组进行干预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流动人口子女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能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对于社工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通过有效的帮扶手段提升孩子们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结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实际特点,社工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在校内校外建立互助小组,增加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了解。通过组内接触,打破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固有偏见,并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可以看出,这种组内合作的方式能够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

第三,从社区工作角度开看,需要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居住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力度。从物质层次来说,社工工作人员应该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为流动人口子女争取相应的社会资源,最大程度上增加他们的社会福利。从精神层次来说,社工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采取多种手段增强流动人口子女与外界的互动交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提升社会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

4.结束语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社会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数量剧增,其心理健康和成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文化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如城市融入度低、被歧视等仍然存在,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社工工作人员来说,应该高度关注这一群体,在深刻认识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充分挖掘流动人口子女的潜能,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提升朋辈群体、教师的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本文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实际需求,从社工介入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几点改进策略,旨在满足这类人群的心理需求,并帮助其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谨恋. "全人、全家、全校":学校社工嵌入之道——基于重庆BJ小学的项目实践[J]. 中国社会工作, 2019, 364(04):40-41.

[2] 梁丽莹. 解决随迁子女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8):6-7.

[3] 唐丹, 薛煜. 流动人口生育年齡对其子女随迁机会的影响[J]. 人口学刊, 2019, 41(02):57-69.

猜你喜欢
社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春社工
社工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