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现状与建构: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综合考察

2020-12-14 04:23陈启超
理论导刊 2020年11期

摘 要:批判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的灵魂,其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基因的继承、社会发展的需求及人性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由“于内的学科反思”与“于外的社会批判”构成,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一项社会性共同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凝聚起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其批判性发挥着学科、社会和思想三方面的建设意义。当前由于对“批判性”内涵的不完整诠释,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正面临着现实缺位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社会批判不足与学科反思不足两个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建构过程中,应深刻把握其内涵的时代新解,在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基因的基础上,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批判性思维,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理性,从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式批判”。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学科反思;社会批判;批判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11-0118-06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生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业倦怠研究”(KYCX18_05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启超(1994-),男,安徽黄山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批判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特性,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功能的发挥和批判活动的开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能够立足于一定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对错误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否定分析,并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出其错误实质的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传统与超越现状的重要方式。其指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实践批判”是思政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式,“理论批判”是思政知识创新的灵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动力,一个是对实践进行的哲学沉思,另一个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批判质疑。”[1]80批判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工具和实践手段,也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应具备的品质。

现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研究聚焦于: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批判”方式的运用及对受教育者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批判性建设与发展、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上述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更多地被视为课程、学科和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批判性,缺少用发展的眼光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作一项社会性共同事业,进而探讨其批判性应当肩负的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所具有的意义。现有的研究大多论证批判性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功能,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本身及其发展现状的考察较少。因此,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本身,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本体分析和现状考察,思考作为一项社会性共同事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批判性及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本体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理论与实践渊源。其本身是复杂的结构化构成,内含因素间的互动关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作为学科、课程存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它正在成为一项“普遍的社会性共同事业”,凝聚起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服务于社会与个人的协调发展,其批判性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溯源。首先,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批判性的基因。“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极富批判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旧哲学中诞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剩余价值理论向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发起彻底批判;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更在实践中指导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进行“武器的批判”。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理论层面,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直接来源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辩证、理性的基调;在实践层面,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了“三观”,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如此,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基因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路径中被继承下来。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根源于社会的现实诉求。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功能维度、理念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3]发挥治理作用。社会的“舆论场”和人们的“思想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工作场域。社会转型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相对众多且棘手的社会问题,其过程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社会发展具有“风险性”特征。迅速扩大的政治参与和沟通的需求,也不断改变并重塑原有的权威结构。社会关系的不稳定发展风险会转嫁到思想领域,带来精神领域的混乱与危机。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扮演“教育者”“服务者”角色的同时,更应以“批判者”的角色入场,“以思想、精神、价值观等观念性的作用方式渗透于社会生活,把握多样化社会群体的思想状况,通过思想引领、价值认同和化解精神危机等方式达成服务社会的目标,最终营造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4]。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批判性思维在个人身上体现为一种认知技能,涉及信息的提取、推理、演绎、归纳等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与人们的性格塑造和智力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心理学家哈本认为:“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在适当环境下成功地使用合适的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态度或人格倾向,能够让个体发现一项技能是否需要并且通过智力来实现它。”[5]在生活中培养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人们的创新性品格和思维能力提升是有益的,这符合人性与心智的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以人的思想为直接对象”[6]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受教育者提供有益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肩负的职责。

2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构成。概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指向两个方向:于内,指向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反思;于外,指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场域——社会,即社会批判。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反思包括学科建设反思、理论生产反思、实践活动反思,于内批判的目的是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在批判、选择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正确路径,暴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理论、实践环节的偏斜现象,对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建设路径和理论体系进行讨论和完善,在自我反思与改进中拾获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理论成立的根基,从而在学科建设、理论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发展一条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之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批判,是指对社会思想环境的维护和创造,主要包括对社会思潮的批判、意识形态的监管和舆论的引导。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现实世界的变化往往意味着思想领域的同步震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使人在思想震蕩中保持正确的思想前进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内外两方面相辅相成。于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为理论常新、实践常明提供保证,为于外的社会批判提供理论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敢于对自身批判,说明对自身立场、理念、原理等的自信。其次,经过批判历练过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更合理、更切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更加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于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反思创造社会环境,在进行社会批判过程中社会大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反思的重要参考,二者相辅相成(如下图)。

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性共同事业具有的批判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性共同事业发挥重要的思想建设作用,成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事业。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融入到社会建设之中,社会性愈加凸显。其不仅关乎社会思想的稳定发展,对构成社会的每个个体的成长、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吸引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的同时,思想文化建设需求越发凸显,自觉接受和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共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共享其成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是一项工作,而是成长为需要长期坚持、发展的社会事业。其在愈加完备的目标、内容、过程体系中,成为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协同社会系统长期发展。

因此,作为社会性共同事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具有学科、社会、思想等多方面的意义。其批判不是控诉与彻底的否定,而是对原有认识的辩证判断和新知补充,作为社会性共同事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批判性更加强调批判的建设性功能。具体来说,其批判性具有以下体现:其一,在学科建设领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亦同。必须依赖理论批判这一有力的学科建设武器,进行批判性反思。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中进行的,在鲜明的问题意识与主体责任下,应具备将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科是在不断对现有发展模式的辩证批判过程中发展进步的,在现实中进行批判反思,是保持学科理性的基础。其二,在社会发展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发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功能,在思想观念、道德精神、政治政策的领域内廓清是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仅进行正能量的弘扬,更应对社会负面现象进行批判。其三,在思想发展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思想独立,培养社会个体完整的理性思考能力,不仅仅依靠思想理念的输入,更需要通过对现实社会文化的批判、扬弃,来塑造人们的辩证思维。新时代,每个人面对的是社会发展汇注的“信息的汪洋”,只有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信息选择,才能构建个体的认知框架。

二、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现实缺位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现实缺位体现在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两方面,其根源在于对 “批判性”内涵的不完整诠释。一方面,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只是部分甚至错误地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内涵,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理解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忽视了其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具有的指导思想实践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尚未形成普遍的批判性思维,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对学科独立的理性思考。

1.社会批判不足。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内涵认识滞后。“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7]在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为革命服务,发挥“生命线”的作用;在多种意识形态针锋相对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批判要完成“击倒”对立意识形态,守护意识形态阵地的任务;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更多发展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为改革与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任务也由原来的“击倒”变为“廓清”“引导”,即通过批判活动来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廓清人民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除承担政治任务外,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其重要使命。因此,时代的发展带来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内涵的延展。反观现状,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内涵的认识仍较多地停留在意识形态批判的领域,其建设性的意义未得到足够重视,由此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批判的缺位。

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实践上的畏缩与不彻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舆论挑战时暴露出互动乏力、对话机制陈旧、话语权威羸弱的软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存在着对批判性内涵的误读,将批判视为阶级对抗的工具和一种零和博弈,进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时如履如临、怯不前,因此在实践上呈现为“轻视批判、畏惧批判、批判不彻底”的状态。同时,“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成为常态,这种对问题视而不见的态度,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极度危险的。问题不会自我修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批判进行修正、扬弃,否则,只会带来问题的发酵和集中爆发。

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工作方式面临升级。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理论教学、宣传教育来实现育人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中,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立足于学校教育,穿插在教材、教学、讲座、演讲等教育活动中。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工作方式暴露出组织化、信息化弱势的缺陷,批判的效率低且效果不明显,面临升级。信息化时代,复杂多元的社会联系和个人异质性要求被放大,网络思想复杂多元,思想问题也层出不穷。思想政治教育批判融入网络,需要依靠高度专业化、组织化的力量,对网络舆情和热点社会问题快速反应,持续跟进。

2学科自我批判尚需加强。学科自我批评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30 多年来,成就是显著的,学科自我批评机制正在形成当中,但机制中的关键要素仍处在缺失状态。这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对“元理论”(metatheory)研究的误用和轻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存在着对“元理论”的一种望文生义的误用,即根据汉语中“元”的涵义,将“元理论”理解为最本质、最根本的基础理论,相当于“根本理论”的用法。而事实上,作为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元理论”是指“运用分析哲学方式对以语言为表征的特定理论展开的语用学、逻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该理论所用语言具有明晰性、公共性”[1]100。作为研究方法的“元理论”是同批判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元理论”的误用,使其从一种研究方法沦为一个研究范畴,在这一过程中,丢失了其原有的动态,成为一个静止的名词。而被正确理解的“元理论”在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后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对理论的检视、批判功能始终未被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丧失了学科自我批判机制的关键要素。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发展相对滞后,完整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尚未成形。科学研究领域的分化,推动哲学的专业化进程,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哲学始终承担着对根本价值问题与理论问题的思考,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学科的“终极问题”,各学科在学科内部逐渐发展起专业化的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随即产生,是一种“以哲学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活动”[1]36。但由于其发展相对较晚,在学科发展进程中未获得应有重视。20世纪90年代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渐被提出,发展至今仍然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建构,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根本性问题的解决与探索不足。这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我批判机制的主体缺失,使得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反思呈现零散、浅显的特点。只有重视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我批判的主体,才能透过哲学思维的整体性与深刻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问题带来系统深入的解答。

三、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建构应以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内涵的时代新解为起点,在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基因的基础上,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批判性思维,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理性,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式批判”[8]。

1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内涵的时代新解。长期以来,人们对批判存在着认知误区,批判被认为是一种否定判断,被冠以强制、控诉、压服的色彩,当批判與政治相联系时,往往被认为是政治团体、派别互相攻击、博弈的武器。同时,传统的批判话语体系带有的攻击性和博弈色彩,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误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是一种零和博弈。要改变人们的认知习惯和传统的批判性话语体系,形成“建构式批判”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是扬弃式的建构,而不是抛弃式的解构。

“建构式批判”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内涵的时代新解,把握其主体、对象、内容、目的是关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式批判的主体并不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而应作为一项社会性共同事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凝聚起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式批判的主体可以是出于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厚情意与责任意识而发声批判的每一个人,他们出于希望社会与个人获得更好发展的目的而进行批判。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式批判对象是现实的存在而非无所指向的抽象存在,空洞的概念批判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丧失话语权与生活关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不仅要对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行批判,更要对错误思想观念导致的现实行为进行批判,使批判落到实处。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内容应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占据着真理与道义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实现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以人民立场进行科学批判。建构式批判以廓清事实和扬弃的建构为目的,一方面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原思想观念的本质,揭露错误思想实质;另一方面,用批判的方式完成个体和社会思想的改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基因。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基因的继承与发扬,应在三个层面进行:方法工具层面、内容理论层面、理想信念层面。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中的方法论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重要理论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使批判既不成为偏激的否定、压服,也不成为脱离实践的主观抽象活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对人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运用,使之成为高效的理论工具。二是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内容的基础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 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 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9]。思想政治教育批判要成为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有益的建构式批判,必须在根本立场上保持批判的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体现在内容上,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基础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摄之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内容体系。三是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交流、培训、考核工作,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建立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之上,将思想政治教育批判融入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过程之中。

3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批判性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是现实批判,通过人来实施,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在此过程中,人既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主体,又是对象,人的批判性思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起点,又是目标,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活动,培育受教育者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批判性思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类批判性思维,二者相互区别。一是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者。”[10]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指向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是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反思力,对学术问题和学科建设持续不断的思考,对既有理论和学科体系的不断辨明和对错误理论的揭示,从而将批判性思维转化为进行批判性科学研究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批判性思维指向教学实践、管理实践、育人实践,体现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实践方法,增强教育效果,是形成批判性教育的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来加强,通过有组织的接受职业培训、知识学习和自我学习来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沟通、交流平台,为批判性思维的表达提供基础,增强学术、实践经验的对话。二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批判性思维精神,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一方面,教育对象的批判性思维形成于系统的学习,包括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逻辑训练、思维方法训练、表达自我的技能学习等,需要教育全过程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培育教育对象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教育对象对知识求真、求实的价值追求,真理愈辨愈明,批判是辨明真理的方式和手段,应培养教育对象追求真理的理念,为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活动提供根本动力。

4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根基。所谓理性是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情况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包括认识论理性、价值论理性和人性论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就是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识别、判断、评估个人及社会的思想观念本质、政治价值立场、行为价值导向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理性需要通过理论的形式加以确认和巩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理性标准。因此,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形成的根本方法,是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奠定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价值、属性等根本问题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性的塑造,更加依赖于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学习,将理论理性转化为实践理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提供理性前提。

参考文献:

[1] 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2]孙其昂,黄世虎.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5 ∶ 16.

[3]蔡如军,金林南. 试论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 ∶ 54.

[4]叶方兴.现代性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服务论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7(7) ∶ 44.

[5]Halpern, D. F.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ticalthinking Instruction[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1993(42) ∶ 238-254.

[6]孙其昂.论个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及其形态[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4) ∶ 13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9-10.

[8]黄明理. 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4) ∶ 49.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 10.

[10]孙丽芳.论有效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重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 ∶ 29.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