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为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纲举目张。如果要总结整个《建议》的“纲”,那无疑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如果说《建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实现发展的问题,那么整个回答集中体现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上。
自从双循环被提出后,就有各种误读,尤其是在双循环中只突出讲内循环,进而又把内循环和对外开放对立起来。
不必讳言,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经历过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潮流的冲击,“卡脖子”问题突出,对大国经济安全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就指出,要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在外方人为断供的时候,确保我们自己要有反制手段。同时,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
考虑“反制”,为极端情况做准备,这是一种底线思维。大国的发展,总会面临着重要的关口。“卡脖子”就是这样的关口。需要注意的是,“卡脖子”是在对外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也是在对外开放中解决。可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别人来卡我们的脖子,而是如何保证既开放又不被卡脖子。在继续扩大开放中维护自身安全,或者在关切自身安全的时候又能坚持扩大开放,这是当代中国要冲过的历史关口。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种战略选择。这种选择的底色是开放思维,而不是封闭思维。通过新闻發布会、中央宣讲团的宣讲、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公开发表的文章等,我们会看得很清楚。
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后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的同志就强调,新发展格局是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不是层层要搞什么省内循环、市内循环、县内循环。我们追求的是要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这样的统一大市场,会更充分地发挥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美国在芯片问题卡中国的脖子,固然对中国企业会带来巨大影响,但事情的变化不会完全按照美国政府的意志进行,原因就是中国市场需求对美国企业的重要性。
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来说,这种优势意味着规模效应和资源积聚效应,是破解诸多经济难题的根本路径。对全世界来说,这种超大规模优势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动荡时期的经济竞争,会让民族国家越来越重视安全。但是,决定胜败的,最终是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比如美国的外贸依存度比中国还低,但人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某些农产品比如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非常强。
建立在优质营商环境基础上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对国际优质资本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当今世界的民族国家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还是围绕优质资本展开的。这并不是说要被资本绑架,或者说资本利益至上。在一个动荡的世界上,吸引优质资本最根本的还是稳定可预期的规则。中国加入RCEP,以及对加入CPTPP持开放态度,就说明决策者深谙开放倒逼改革的基本逻辑。
不用怀疑,这个基本逻辑在当代中国仍然是有效的。只不过,因为逆全球化潮流,选择继续扩大开放增加了更多主动作为的色彩,更多体现了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自觉意志。从这个意义上,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现在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又一次主动的以开放倒逼改革。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对《建议》的解读文章中就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本质上是改革问题,必须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
入世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今天冲过历史关口的结果,同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