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提升策略

2020-12-14 04:06秦海芳魏娜管卫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职院校策略

秦海芳 魏娜 管卫东

[提要]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之一,对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分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意义,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模式为例,从顶层管理体制、产教融合运行模式、服务平台、人才互聘、内部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策略

基金项目:2018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转型升级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8040);2020年常州市武进区科协软科学课题资助项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武进的探索与实践——以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为例”

中图分类号:F71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8月20日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

(一)缺乏有效的校地合作机制和平台。近年来,江苏省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仍然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以常州武进为例,武进所在区域擁有五所高职院校,拥有一大批硕博等高层次人才资源,但对于武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助力不强。究其原因,一方面校、政、行、企横向合作不够深入,缺乏有效的平台桥梁;另一方面校地双方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和途径,高职院校没能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作用,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地方需求仍存在较大距离。

(二)校地合作内容和途径相对单一。我国的高职院校起步较晚,最初国内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不高。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逐步重视,高职院校的地方服务能力逐渐得到释放和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服务内容和服务途径。

服务内容方面,研究主要着眼于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教师科研优势开展技术服务,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开展培训服务等。服务途径方面,研究集中于通过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由上述可知,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内容较为丰富。但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效对接、开展有效的技术服务、更优的培训服务、促进地方人才队伍的稳定提升,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深入研究。

二、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意义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产业转型升级是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结构的战略举措;对于企业而言,转型升级是提升传统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已成为衡量或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熊勇清、陈江勇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认识的差异与启示”一文中指出政府在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政产学研平台等方面的政策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王兵、赵惠莉在“省域统筹视角下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体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蒋良骏、袁亮、朱霓雯在“江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园区优化发展研究”一文中等研究多围绕产教融合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但缺乏打通校、政、行、企各自为政的有效途径,没有给出促进高职院校主动有效发挥服务能力的激励机制。地方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暴露的人才短缺、技术壁垒等问题是地方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能力的时代机遇。只有通过多层次、由点及面全方位合作,才能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实现校、政、行、企多方共赢。

三、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的路径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结构持续动态优化,虽然作为高职院校,基础性科研相对薄弱,但是学校历来重视社会服务,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建立产教融合管理体制。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提升,需高职院校协同科技、教学、人事、招生就业、继续教育、国际交流等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全方位构建网络立体式服务体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遵循“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学校层面建立了办学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在二级学院层面建立了专业群建设理事会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理事会,形成了“学校顶层设计、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二级学院主体推进、政行企参与”的产教融合管理体系。制定办学理事会章程、专业群建设理事会章程,出台《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优秀校企合作企业评选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产教融合逐步走向制度化与规范化。

(二)完善产教融合运行模式。产教融合是在产业和教育渗透融合的格局与机制下,各类相关要素有序重组所形成的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生态系统。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联合国家级学会、龙头企业、兄弟院校组建了全国焊接职教集团和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积极探索职教集团办学运行模式。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东风日产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6个产业学院,深度推进了校企协同育人。与北汽新能源、百兴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20个、订单班30个。联合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建10个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6,262万元。依据专业与企业合作的内容与广度,试行校企合作企业的分类建设与管理。

(三)协同共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指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有效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常州工程学院对接常州十大产业链建设需求,联合区域内企业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共建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共新建平台15个,其中省级产学研创平台5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2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名单。

(四)成立技术转移中心。2016年成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按照实体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特色化、国际化“六化”标准,积极推进技术转移工作,2018年通过省科技厅许可,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可以自主认定技术合同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专利代理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目前技术经理人已达22名,基本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广大教师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科研能力不断增强。科研项目到账金额连年增长,近五年“四技”服务到账经费1.99亿元,连续六年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连续四年入选全国“高等職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完成技术合同认定124项,认定金额2,248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1,444万元,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3项,100万元以上达6项。

(五)创新校企人才互聘机制。人才交流是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举措。常州工程学院实施“一人一企”计划和“双百行动”计划提升校企合作中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人一企”计划,即每位专业教师对接一家合作企业,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等活动,提升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能力。“双百行动”计划,即每年100名以上专业教师进企业或科研院所、科技镇长团等形式进行实践锻炼,引进100名以上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或产业教授,直接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和创新活动。

(六)强化内部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服务热情不高,究其本因,缺乏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高校的考核重视理论课题研究与论文发表,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缺乏有激励性的考核指标和奖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了职称晋升的考核方式,根据“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造就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的基本原则,对于职称晋升进行分类考核,将教师系列细分为“教学科研型”、“科研型”和“社会服务型”。比如,对于晋升副教授的条件中,专业实践要求必须在企事业单位工作2年以上或在企事业单位实践累计6个月以上或境外研修3个月以上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1年。“主持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2项以上”、“社会服务型教师任现职以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创新创业到账经费年均不低于100万元”等可以作为教科研考核业绩,率先将社会服务单独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一种类别。与此同时,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下厂实践、挂职锻炼,期间不影响各项福利待遇,从源头、过程和结果全程对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培养,充分调动了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高校方,需要创新社会服务的机制体制,激发学校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从社会服务中反哺教学、科研,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和开展各类技术性研究课题,从而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热情,促进学校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詹雪金.高校社会服务激励机制探究[J].中国市场,2018(11).

[2]张飞.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管理研究,2018(05).

[3]许书平.地方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探索——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高职院校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