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自珍
摘 要:基于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目的,围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做简单的论述,针对存在的薄弱点与问题,提出优化管理的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根据财务管理实践分析,主要存在全面预算管理运用能力不强、预算指标功能性不强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做好人员业务培训等可有效解决,具有学习借鉴价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提出的是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既可以达到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还有效避免部分单位建立“小金库”,防范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能夠强化财务管理,并且起到制约与监督工作人员行为的作用,做到“花钱必留痕迹,无效必问责”,实现财务管理的价值。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论述
根据事业单位的管理实践总结,构建的综合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两者存在紧密的关系。其中,预算管理可以看作是财务管理框架的组成部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深度挖掘资金的价值,促使公共职能的高效发挥,对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除了存在隶属关系外,预算管理的地位与财务管理差异不大,在促进事业单位职能履行以及常态化发展方面有着很大支持。将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到财务管理实践,通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促进财务管理创新与优化,进而能够增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运用能力待强化
作为管理会计工具,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通过构建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融入到财务管理体系,进而发挥出促进财务管理的价值与作用。目前来说,很多单位尚未掌握有效的管理运用能力,体现在以下方面:1)缺少专业会计人员;2)预算管理活动有效性不高;3)缺少全面预算管理经验,加之会计人员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预算管理活动产生各类问题,不利于财务管理的开展。
(二)预算指标的财务管理功能待增强
执行全面预算需制定相应的预算指标,助力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从编制的预算指标分析,存在着财务管理功能不强的问题,影响着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究其原因,预算指标的制定具有较强的盲目性,未能与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开展方向与目标达成等保持同步,造成预算管理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脱离,影响着预算管理的价值实现,同时极易引发财务管理问题。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尚未得到完全发挥
根据单位财务工作的现状与效果分析,若能够充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深度挖掘管理模式与方式的价值与作用,对促进财务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措施,可增强预算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起到增强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然而很多单位未能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也存在很大局限,造成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等消耗,使得预算管理的价值难以实现。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优化
(一)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预算绩效指的是投入的资金通过合理运用达到预期的效益与结果,具体体现在效率与效果以及效益方面。事业单位履行自身的职能提供公共服务需资金的支持,资金具有年度性与收支性以及法制性特点,从预算编制到执行以及年终决算全过程,都必须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强调围绕整个过程,综合运用经济学与政治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做好经济活动的把控,保障资金得到合理运用,同时实现单位的公共服务价值。这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体系,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预算绩效体系中制度为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很多事业单位缺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这需要围绕组织实施、目标规划以及资料信息搜集等多个方面,做好全面的把握,将绩效管理所有内容的尽可能融入进去。2)提高管理技术水平。若想获得准确的预算绩效评估结果,掌握预算绩效情况,需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做好预算实施的绩效评估。从实际情况分析现有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完善,要根据单位业务特点,设置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做好综合评估,保障绩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可利用价值。除此之外,要积极引进层次分析法与其他先进方法,促使管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3)切实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协作,力求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覆盖。按照管理制度明晰各部门与人员的职责,由其负责具体的工作。日常工作中做好财务数据信息与相关信息的采集,为预算绩效评估工作提供支持与保障,切实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得到优化。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无论是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还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都必须要注重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做好业务培训。以某财政局为例,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活动,对各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围绕理论学习与实践,改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规范与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等系列问题。培训内容除了包括基础知识与实务操作,还涉及到全面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力求通过业务培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加深对财经法规、业务技能与知识等的了解,高效运用各类技能与知识,促使全面预算管理运用水平得到提高,促使财务管理效益增加。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更需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积极主动学习新政策、新知识与新技能,切实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的岗位价值。
(三)贯彻全面理念与原则
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内涵分析,关键在于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员化。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必须要全面贯彻预算管理理念,围绕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做好全面的把控。根据项目的内容与目标,设置系列预算目标,例如支出预算等,保障任务实现的同时实现对成本的控制。贯彻全过程理念,围绕事前、事中与事后切实融入预算管理理念,不再将预算管理局限于某个环节,比如预算编制或者执行,要运用到全过程。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通过预算编制、预算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执行与分析等,动态掌握预算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调整措施,根据预算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制度。贯彻全员化理念,面向单位各部门与全体人员做好宣传,切实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参与预算执行与控制,严格把控资金的运用率,保障公共服务落实到位。
(四)做好预算编制质量的控制
若想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要围绕预算编制狠下功夫,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实践中要组建专门的负责小组,负责此项工作,按照现行的政策与规则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预算目标、下达指标、编制预算、目标汇总平衡、预算目标的流程,提出全面的控制措施,做好严格的把控。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与落实,预算编制为起点与重点,必须做好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把控,保障预算执行到位。编制预算时要注重目标的分解,细化落实到相关部门与人员身上,保障预算指标落实到位,促使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五)做好预算管理监控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认真履行预算控制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与负责人员。通过科学合理划分预算控制主体与义务,将预算控制目标分解与落实,运用预算考核机制与约束机制,完善预算考核指标,贯彻到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以及奖惩等多个方面。根据预算目标控制情况,评估预算管理绩效,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优化与改进的措施,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对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文中结合预算管理实践提出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贯彻全面理念与原则;做好预算编制质量的控制等措施,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鑫.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18):102-103.
[2]冯娟.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J].中外企业家,2020(20):23-24.
[3]陈倩.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研究[J].商讯,2020(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