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娟 李冠杰
【摘要】马克思的“消费观”,从建立在工业文明时代消费无限提高基础之上的“消费合理性”开始,通过对资本主义流行的“异化消费”模式的批判,最终向生态文明消费观的研究立场开始转变。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否认了作为工业文明时代推动资本主义社会作永久性运行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三大拜物教”,提出实行共产主义“自由劳动”模式,并从人类、社会、个体三个角度,阐述生态文明价值认同体系的存在条件,生态文明消费观最终确立。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观;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研究是基于人类自身生产方式并与生态文明紧密联系的。通常情况下,生活方式内容庞大、繁杂,全面论述难以企及,选取消费进行剖析并作为研究的核心,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前提,为了生活而吃喝穿住,不因生产前或生产中而有所区别。消费作为人类本原性活动之一,其被定义为存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并依靠这种关系通过获取必要物品或劳务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行为与过程。因此,消费必须同生产方式以及资源、环境的内在要求保持一致,这也是马克思关于“消费合理性”的出发点和价值根本。
1 马克思“消费合理性”的思维及其转变
首先,马克思认为“消费合理性”是建立在工业文明时代消费无限提高基础之上的。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生产不足以及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分配问题,造成了大量劳动群众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满足。所以,通过促进消费解决贫困问题,就成了当时的主流思潮。据此,马克思将消费视为具有与劳动目的一致性的活动,消费和需要决定劳动的最终目的,消费和需要是生产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另外,生产也会产生新的需求,这种需求为生产增加新的动力,制订新的生产计划,使劳动继往开来。所以,工业文明时代的消费过程,始终伴随着生产无限扩大的生产消费环节和消费无限扩展的生活消费环节而不断演进。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消费无限扩展势必会受到阻碍,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扬弃。
其次,马克思对所出现的另一种消费模式——“异化消费”的批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剥削阶级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乃至炫耀式消费的出现和蔓延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流行的消费模式。由于资本的趋利本质,资本增值必然要求消费持续增长,即:增加现有消费规模、扩大现有消费范围、造就新的消费需要。这时,消费已经成为资本获利的目的而非单纯的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消费品由此成为货币符号和资本增值的工具, “异化消费”自然成为资本运作的加速器,再加上私有制社会环境下人们歪曲的“贪欲”心理,迎合“异化消费”模式成了时尚和必然。事实上,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无限扩展从根本上具有不可持续性,原因在于两者并不能自我适应,要受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如果遵循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无限扩展的理念而肆意妄为,最终将产生影响人类生存基础的生态危机。
最后,马克思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消费合理性”。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关系模式的再处理和再塑造。它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反思和调整,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实现相互和谐与共生。马克思对建立在工业文明时代消费无限提高基础之上“消费合理性”的批判,正是随着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崭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时代的迈入而提出并不断发展的。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研究立场开始转变。
2 马克思对“异化消费”模式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演进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但生产方式作为劳动活动的对象和成果,代表人类主体能力的客观存在状态,并不能直接推动历史进程。生产方式唯有通过特定的文化价值,并借助人类主体自身践行文化价值的方式才能实现。因此,文化价值认同不但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而且具有持久性和惯性,能够通过民族心理的内化,从而决定历史遵循既定的方式方向运行。马克思认为,工业文明时代“三大拜物教”正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作永久性运行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
首先,关于“商品拜物教”。马克思认为,商品既通过其使用价值成为物质财富的特殊来源,又通过其价值成为衡量社会财富的占有程度。换句话说,商品价值越大,商品交换中的自由度就越大,从而对其他商品产生较大的吸引力。那么,商品归属者主体的社会财富就愈多,随之而来的社会地位亦愈高。从表面上看,商品似乎具有超越并支配主体的特征,主体的价值尺度似乎可以体现为追求和占有更多的商品。这如同宗教信徒一样,虽然信徒的偶像乃信徒所建,可信徒反过来却被偶像所牽制,对偶像惟命是从。马克思指出了“商品拜物教”的本质,即商品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主体劳动的社会性质,而是虚化为产品的物的属性,从而将主体劳动社会关系反映成主体之外物与物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产品即为商品,作为超感觉的物而存在。事实上,商品形式与劳动产品的物理属性和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无关。
其次,关于“货币拜物教”。货币不仅作为等价物——商品价值的代表而存在,更作为一般等价物——商品价值的唯一代表而存在。货币可以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同时其他商品也只有在同货币交换时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其特殊性体现在与其他任何商品的“可直接交换”。可以说,只要有了货币,就等于有了任何类型的商品。并且,随着货币权力的膨胀,必然超出商品交换的固有范围,延伸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领域,最终变成:一切东西,无须考虑是否具有商品的属性,都可以用货币买卖。因此,货币消除了全部等级差别,货币代表一切,货币衡量一切,货币就是一切。马克思指出了“货币拜物教”的本质,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纽带,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恰恰以物的形式巧妙地、不留痕迹地掩盖了社会关系。货币的魅力在于,其他商品不是仅仅为衡量自身价值而借助货币,正是其他商品争先恐后地通过货币表现自己。
最后,关于“资本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是“货币拜物教”的必然。货币要实现自身功能必须加入流通,即货币必须成为交换价值实现的手段和方式。货币的本质要求其表现为财富生产,而这又必须在主体的生产关系运动中得以实现。事实上,货币加入流通还不具备价值增值的条件。除此之外,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及伴随货币转化为资本时,才具有实现的可能。于是,“资本拜物教”形成并占据主导。 “资本拜物教”在将价值增值看作资本天生属性的同时,彻底割裂了劳动与财富内在联系,抹杀了任何价值的产生都离不开劳动的事实,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得更加神秘。这意味着,资产阶级为使财富最大化而不断将货币转化为资本,并通过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达到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目的。
3 马克思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形成
马克思指出,摒弃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永久性运行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三大拜物教”,克服传统的“异化消费”模式,才能实现文化价值认同的转变,完成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的社会模式构建。但是,建立在“三大拜物教”基础上的社会模式的克服,需要实行共产主义“自由劳动”模式,这是生态文明价值认同体系存在的前提。 “自由劳动”模式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强调自由个性、自由劳动、按需分配和全面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消费观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演变成为整个社会所遵循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
首先,从人类的角度讲, “公有制”的确立使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三大拜物教”丧失存在的前提,这种制度性保障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以物的依赖性为前提,因此在与私有制相联系的“三大拜物教”的支配下,势必寻求物的依赖,而又不断固化着“三大拜物教”。但是,私有制的本质使微观社会主体无法从“人类”的角度有效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两者关系愈发紧张。与私有制不同,共产主义公有制突破了表面“物与物”关系,揭示了其背后所隐藏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并从“人类”视角出发,妥善合理地安排社会生产生活,适度调节与自然的关系,不以盲目的力量进行物质变换.并通过最有效最适宜的方式,减少消耗,提高效益,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拜物教由于制度缺失而难以为继,恰恰生态文明消费观却因制度保障而获得文化价值认同。
其次,从社会的角度讲,共产主义“自由劳动”模式的存在,使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无限扩展失去支撑从而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建立。马克思认为, “自由”和“有意识”是人类的特征,故此社会目标应该符合人类的特征,追求“自由有意识的社会活动”。而之前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活动遵循以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无限扩展为价值指向的物质生产,此社会目标与人类的特征不相符。因为自然资源具有封闭性和有限性,生产力水平始终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无约束的社会消费需求势必与有限的环境条件产生冲突,最终导致生态危机。正是共产主义“自由劳动”摒弃先前的价值取向,转以人类的整体发展为社会目标。这有助于生态文明消费观的深化。原因在于消费虽是前提但却不是目的,人类消费为了基本生存与发展,满足生活,而人类生活除了消费外,应该追求自由和自身的发展。所以,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形成消费生态视野,普及生态社会关照,避免生态危机绝非难事。
最后,从个人的角度讲,强调自由个性、自由劳动、按需分配和全面发展的:‘自由劳动”模式超越传统私有制社会模式,使作为资本运作加速器的“异化消费”被打破,促进了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建立。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构成“人类”的个体通过追求“自由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和个性自由来实现的。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模式下,剥削性劳动即“异化劳动”对工人而言,劳动是外在的、被迫的、无助的和不幸的,劳动中不能自由地发挥个性,承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所以, “异化劳动”不是为了需要而劳动,而成了一种手段和方式,用于满足劳动外的其他需要。那么,“异化消费”自然就成了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但是,共产主义“自由劳动”模式却与此不同,“自由劳动”旨在追求个体自由和个体自身发展,劳动成了摆脱奴役的手段并且是快乐的,劳动也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并非“异化消费”。在这种环境下,“异化消费”模式逐渐向生态文明消费模式转变。
4 总结
马克思的“消费观”,从工业文明时代的“消费合理性”着手,批判“异化消费”并重新审视“消费合理性”,最終向生态文明消费观的研究立场开始转变。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工业文明时代推动资本主义社会作永久性运行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三大拜物教”的批判,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消费观。马克思指出,克服传统的“异化消费”模式,需要实行共产主义“自由劳动”,生态文明消费观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演变成为整个社会所遵循的文化价值认同体系。具体表现为,通过制度性保障使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三大拜物教”丧失存在的前提、通过共产主义“自由劳动”模式使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无限扩展失去支撑、通过“自由劳动”模式超越传统私有制社会模式,最终确立生态文明消费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陈昕.救赎与消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J].哲学研究,2002(2):6-13+79.
[5]孙玉霞.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J].浙江学刊,2006 (1):126-130.
[6]叶平.生态哲学视野下的荒野[J].哲学研究,2004 (10):64-69.
[作者简介]李荣娟(1985-),女,陕西礼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李冠杰(1981-),男,河南禹州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