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笠烟雨
2020年,“雷打不动”的高考,因为疫情延期了一个月举行,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廣泛关注。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否也曾经因为某些事情延期举行呢?
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来说,最怕遇到的状况估计就是考试延期。毕竟和高考不同,科举考试基本是三年一次,而且是升级式的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台阶。当然,在这之前还有童生资格认定考试,要获得乡试的考试资格,进入乡试才算是真正入门。乡试之后就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成功则可以进入殿试,也就是最后一关。殿试是决定三甲进士的最后一关,如果顺利地过了三关,那么就将完成人生的蜕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古代科举考试名义上是三年一次,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实际上是可以有各种变化的,比如说著名的恩科制度。所谓恩科,就是明、清于正科之外,皇帝在某些特殊时刻加行的考试。比如说遇新帝登基或者皇帝、太后万寿等庆典之类。一般殿试失败,就只能三年以后继续,但是举办恩科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相比于这些“加试”,科举考试延期也时常发生。比如明朝的洪武、建文时期,因为“日有食之”,也就是日食,曾经推迟过科举考试。在古人看来,天子和太阳是对应的,日食明显是一场危机。宋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日食,在科举考试之中还曾经让考生推算日食,甚至宋仁宗还因为日食问题改元、去尊号。所以当出现日食的时候,科举考试延期很明显就是一个“无奈之举”。
比起日食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推迟原因,还有些原因相对靠谱,比如唐朝的咸通十年(869)取消科举考试,是因为咸通九年爆发了唐朝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起义——“庞勋起义”。这场起义中义军横扫江南,规模仅次于接踵而至的黄巢起义,几十万人的起义队伍把唐朝的江西、两淮翻了个底朝天,所以朝廷决定取消科举考试,专心应对义军。当时,不少考生已经出发,还是被迫回到家乡,没想到此次科举考试取消居然成为唐朝最终崩溃的导火索之一。
有时候科举考试的取消和皇帝本人有很大关系,比如明朝正德十五年(1520)的科举考试取消,原因是正德皇帝当时不在京城,无法举办殿试,只得推迟。好不容易正德皇帝回京,又突然驾崩了。这一届的考生,直到嘉靖时期才完成殿试。
还有一些更有趣的情况。宋仁宗时期,曾经为了某位大臣的话延期举行科举考试,这位大臣就是被苏轼兄弟推崇备至的韩琦。当时,苏轼的弟弟苏辙病了,韩琦就给宋仁宗提议:“今岁召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人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结果,宋仁宗就听从了韩琦的话,延期考试。这个理由听起来颇有“内定”的味道。
苏轼兄弟果然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宋仁宗还欣喜地表示“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为啥宋仁宗会同意延期?其实很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考试时间在八月,非常热,当时开封就遭遇了罕见的酷热天气,所以从这件事以后,宋朝的科举考试一律改到了九月份。
除了国家延期考试,还有考生自己延期考试的。比如清朝的大才子王士禛,曾经放弃过一次殿试,理由是他要“致力于诗”。三年之后,他参加殿试,取得了二甲三十六名的好成绩。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经在清末放弃了一次殿试,理由很简单:“因殿试朝考的名次均以字为标准,我自量写得不好,留待下科殿试。”简而言之,殿试主要看字,但蔡元培先生的字写得不好,所以他决定回家把字练好再来参加殿试。有趣的是,三年之后,蔡元培先生自称,随便一写,结果被录取为二甲进士。清朝以书法定殿试名次的现象十分严重,竞至一笔之长短,一点之肥瘦。蔡元培先生的谨慎也不无道理。现在我们看蔡元培先生的墨宝,的确是独树一帜的。
可见,科举考试推迟在古代也是存在的。参加科举考试是读书人一生之中的大事,朝廷自然需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平衡与安排。这恰恰是重视科举的最好证明。
[选自《人生与伴侣》(国学版)2020年第5期,标题有改动,原标题为《古代科举考试,在哪些情况下会“延期”进行》,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