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颁布,中国以国内大循化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给东盟国家带来巨大的机遇,双方的產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将更为密切。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2020年10月下旬,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经超过4000万,死亡人数超过110万人。令人担忧的是,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内的世界多个地区近一阶段呈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或加剧恶化的态势。伴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叠加,致使全球疫情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0月上旬的估计,全球已有约1/10的人口感染了新冠病毒,这相当于现有累计确诊病例数的20倍以上。
尽管世界上多个国家正在努力推进疫苗的研发,但美国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博士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即使有疫苗问世,世界要从疫情中恢复也将是一个逐渐好转的过程,疫苗的有效性以及接种率等因素都非常关键。
由于疫情的冲击,今年全球经济和贸易都遭受重创。相对于今年上半年最悲观的估计,由于中国等经济体的复苏好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GDP和贸易增速降幅的预计有所调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13日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2020年发达经济体的GDP将萎缩5.8%,而发展中经济体将下降3.3%。世界贸易组织在10月6日预测,2020年全球贸易将萎缩9.2%,而之前的预测是,在比较乐观的情况下,全球贸易将萎缩13%。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上述预测结果都是基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提。如果今年冬季疫情加剧导致各国重新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限制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展开,则全球GDP和国际贸易的增速将进一步下滑。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而言,疫情的影响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构成挑战,更会重挫全球减贫事业。世界银行在10月7日发布的报告称,预计2020年将有8800万至1.15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即每天生活费不足1.9美元的状态。到2021年末,这一数字可能会增至1.11-1.5亿。这意味着,全球有9.1%-9.4%的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其中约82%的新增极端贫困人口将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人们原本预计到2021年极端贫困率会下降至7.5%,这使得2030年将这一指标降至3%以下的目标非常难以实现。
值得警惕的是,各国为应对疫情而紧急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也面临着“弹药库”耗尽的窘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各国政府债务与全球GDP之比将达到98.7%,创历史最高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累计推出了约1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在这一背景下,新兴国家的政府债务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2021年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将达65%,显著高于2009年时的41%;2021年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债务与GDP之比也将达到50%,比2012年增加21个百分点。
如果以东盟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持续处于增长停滞甚至衰退状态,税收的减少将导致财政收入降低,而持续增大的支出将造成政府债务迅速累积。当公共卫生健康危机与债务危机、粮食危机、就业危机等多重叠加,一些国家就可能出现社会动荡、秩序不稳。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成为一个导火索,许多承受经济危机风险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域外国家谋求建立“亚洲版北约”围堵中国
就在全世界都急切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推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尽量恢复正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秩序时,一些大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国战略博弈上,尤其是拉拢东盟国家选边站队,并在南海地区加大军事挑衅的力度,以服务于其战略私利。
美国近年来一直希望推动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参与的“四国联盟”,形成所谓的“亚洲版北约”,通过集体防御机制对中国进行围堵,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战略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今年10月6日,上述四国的外长在东京举行正式会晤,对外宣传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实现印太地区的稳定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开展密切合作,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会议的主题处处涉及中国。
引人注意的是,美日印澳四国宣布,于11月举行“马拉巴尔”海上联合演习,其在南海问题上针对中国的意味毋庸讳言。另外,近一个阶段,美军持续对中国展开高强度的海空抵近侦察。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的统计,仅今年9月,至少有60架次美军侦察机在中国附近进行了近距离侦察飞行,其中41架次飞越了南海地区。实际上,真实的数字不止于此,因为部分美军侦察机在作业时没有开启应答器,并使用虚假识别码,9月就有6起美军机冒用他国客机识别码抵近侦察中国的案例被发现。
对于美日印澳的“四国机制”是否会朝着军事同盟的方向发展,至少目前在四国内部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日本首相菅义伟就对媒体表示,一方面他所领导的政府将延续安倍政府的外交政策,继续战略性地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另一方面,日本也希望同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邻国构建稳定的关系。显然,在中美战略对抗加剧的情况下一边倒地倾向于美国,对于日本而言并非最优选择。因为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而日本也希望维持相对平衡的外交局面,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主动,而这种与美国立场适当保持距离的做法,其实也符合东盟国家的考虑。
新加坡国立大学知名学者马凯硕近期在巴西发表的题为“21世纪大国竞争与多边主义”的演讲中也表示:“特朗普决心与中国进行地缘竞争,但并没有一个全局性的长远战略,不仅亲手毁掉美国自己建立的战后多边主义机制,也没能经营好其亚太盟友体系。泰国、菲律宾这些名义上的美国盟友与中国走得更近,亚洲国家更希望看到一个不强迫它们选边站队的美国,而不是让它们在大国竞争中两败俱伤。”
无独有偶,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也曾表示:“理想的情况是在印太地区结成联盟,但这绝不能是为了对抗什么而结成的联盟,应该是以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和推广自由、人权等美国的价值观为名义。东盟国家都不希望在美中之间二选一。而国务卿蓬佩奥正强迫东盟国家选边站,包括国防部长埃斯珀在内,有必要修正煽动反华情绪的言论。”
可以说,阿米蒂奇的这番话不仅道出了东盟国家的心声,也表明美国战略界正在反思特朗普政府推动“印太战略”需要改进之处。对于美国这一战略,中国明确强调这是一种过时的冷战式思维,推行的是集团对抗和地缘博弈,其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霸权体系。而对于东亚而言,自身的命运应该由东亚地区人民做主。本地区国家有权利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稳定,也有权利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排除外界的干扰,聚焦于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才能有效推进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
疫苗研发与“双循环”格局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着力点
中国与东盟是命运共同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更能凸显其意义。实践证明,只有有效控制住疫情的传播,经济的持续复苏才有保证;只有整个地区各个国家都有效防控住疫情,該地区的人员往来才有望恢复正常。今年2月,在万象举行了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之后,中国一直与东盟各国保持着十分紧密的外交往来,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就合作抗疫和推进复工复产等进行密切的沟通。中国还向东南亚国家派出多支医疗队,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资,并承诺一旦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并正式付诸使用,将优先提供给东盟国家。
今年10月9日,中国正式宣布加入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领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同时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实施这一计划。该计划旨在到2021年末,向全世界提供至少20亿剂疫苗。中国将按照总人口1%的比例,即1500万人的规模通过该计划采购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目前这项全球倡议覆盖的国家已达到170多个。在这一倡议下,包括东盟各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均有望优先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双边渠道向东盟国家做出承诺。以印尼为例,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印尼近几周来平均每天都新增4000多例病例,迫切需要与中国加强疫苗合作。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云南腾冲与来访的印尼特使卢胡特·潘查伊坦会晤时表示,疫苗合作是当前两国抗疫合作的重点。中国愿同印尼全面推进疫苗研发、生产和使用合作,支持两国对口部门和医疗机构深化交流,为疫苗在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贡献。目前,印尼已经批准将中国的候选新冠疫苗用于紧急使用。除印尼外,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也表示,他愿优先接种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
除疫苗合作外,东盟国家也迫切需要搭上中国经济复苏的快车,以摆脱新冠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令全球经济感到振奋的是,中国三季度拿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经济增长成绩单。不仅当季度实现4.9%的GDP增速,而且使前三个季度的整体经济增速变为增长0.7%,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不仅如此,今年9月中国外贸进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了13.2%,创下了年内的最高水平,有效拉动了包括东盟等贸易伙伴的对华出口。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8个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同比增长3.8%,达到4166亿美元,东盟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为了促进复工复产,中国与东盟国家还为重要的商业和公务旅行建立了“快捷通道”。
随着中国“十四五”规划的颁布,中方以国内大循化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给东盟国家带来巨大的机遇,双方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将更为密切。以中国的近邻柬埔寨为例,近期中柬完成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给予柬埔寨货物贸易零关税税目比例将达97.53%,而柬埔寨给予中国90%税目零关税,这是双方迄今所有自贸协定谈判中的最高水平。2019年,中柬两国双边贸易额为94.3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中柬两国完成此项谈判仅用了约7个月的时间,双方在“一带一路”、电子商务、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令人振奋的是,《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在经各方签署和批准后,即将正式生效。
一些西方媒体分析认为,中国试图通过对东南亚展开魅力外交攻势,对冲美国拉拢东盟以围堵中国的努力。这种观点,显然还是站在中美大国博弈而把东盟视为被摆布棋子的视角。实际上,中国并不会如美国那样强迫东盟选边站队,而会深耕“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将“亲诚惠容”的理念贯彻始终。
张旭东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