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周 曹转勤 刘洪伏
摘要 为了推动本地区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筛选出适宜连云港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开展了优质小麦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新麦28、周麦24、郑麦369等各方面表现较好,建议这几个品种在江苏连云港地区下一年度扩大旱茬种植面积。
关键词 小麦;品种;性状;产量;江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1-0046-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是连云港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连云港市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24万hm2左右。该地区品种主要为烟农19、济麦22、淮麦33等,主栽品种中优质品种较少,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在高产的基础上追求优质成为育种和生产的重点目标。近几年,部分地区优质小麦实现地区性产业布局,并且实行订单收购,价格较普通小麦高出10%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热情。为了促进本地区优质小麦产业发展,决定引进推广一批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综合评价这些品种在本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综合抗性等[1-3],特开展本次试验,以期为连云港地区大面积种植优质小麦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1个,分别为存麦8号、郑麦369、新麦26、周麦24、丰德存麦5号、新麦28、周麦30、郑麦366、周麦32、郑麦119、淮麦20,均达到国家小麦中强筋标准。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淮麦20作对照(CK)。采用间比法排列[4-6],每隔5个品种设一对照,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27.28 m2(6.2 m×4.4 m)。试验各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基本苗为315万株/hm2,全区收获计产。按田间小区排列顺序填报试验结果。
1.3 田间管理
试验地前茬为玉米,土质为黏土,试验地机械旋耕,10月26日人工开沟条播,基本苗315万株/hm2。基肥施用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人工撒施;12月11日施壮蘖肥150 kg/hm2,3月27日施拔节孕穗肥150 kg/hm2。3月12日施用苯磺隆225 g/hm2、二甲四氯钠1500 mL/hm2化除1次,4月15日人工除草1次。10月28日灌出苗水;12月12日灌越冬水。4月20日用醚菌酯225 mL/hm2+吡虫啉150 mL/hm2防治白粉病、蚜虫。6月12日收获。
1.4 气象概况
试验于10月26日播种,播种期雨水较多,播种较常年推迟10 d左右,出苗后天气晴好,温度适宜,有利于幼苗生长,促进分蘖;越冬期由于播种时间较晚,寒流对在田小麦影响不大,只表现叶片受冻,小麦冬季冻害较轻;返青期由于倒春寒影响,个别品种春季冻害较重;拔节孕穗期温度较为适宜;灌浆结实期温度偏高,雨水稍多,不利于小麦生育后期生长,影响根系活力和籽粒灌浆,并容易引发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等病害的发生;成熟期天气晴好,适宜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产量变幅为7 587.98~9 384.16 kg/hm2,较对照淮麦20(CK)增产的品种有新麦28、周麦24、郑麦369。产量最高的是新麦28,较对照淮麦20(CK)增产3.27%;产量最低的是郑麦366,较对照淮麦20(CK)减产16.54%。虽然新麦28穗粒数、千粒重一般,但其有效穗数和成穗率较高,其产量因此也较高;周麦24虽然有效穗数一般,但其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高,因而产量较高;郑麦369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成穗率都比较均衡,因而其产量也相应较好。
2.2 生育期
由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变幅在225~228 d之间。其中,新麦26、新麦28、周麦30、周麦32生育期较对照淮麦20(CK)早熟1 d,郑麦369较对照淮麦20(CK)晚2 d。
2.3 抗逆性
由表3可以看出,除了周麦30外,冬季冻害均较轻;由于播种期较晚,春季冻害影响较小;灌浆结实期高温多雨,导致赤霉病较常年较重,其中只有新麦28稍轻;锈病郑麦369稍重。
3 品种评价
参试品种较对照淮麦20增产的品种共3个,以下只对增产品种进行简评。
新麦28平均产量9 384.16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3.27%,居参试品种的第1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平均成穗669.0万株/hm2;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株高76 cm;茎秆弹性较好,蜡质重;穗纺锤形,穗型中等,长芒;平均穗实粒数32.7粒;籽粒角质,千粒重44.3 g,白壳、白粒,籽粒较饱;田间表现赤霉病、叶锈病较轻,白粉病未发生;成熟中早(全生育期225 d,较对照淮麦20早1 d),熟相好。
周麦24平均产量9 310.85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2.56%,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平均成穗573.0万穗/hm2;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株高68 cm;茎秆弹性较好,蜡质重;穗纺锤形,穗型中等,长芒;平均穗实粒数37.6粒;籽粒角质,千粒重45.8 g,白壳、白粒,籽粒较饱;田间表现赤霉病、叶锈病较轻,白粉病未发生;成熟中晚(全生育期227 d,较对照淮麦20迟1 d),熟相较好。
郑麦369平均产量9 237.54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1.55%,居参试品种的第3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平均成穗612.0万穗/hm2;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株高74 cm;茎秆弹性较好,蜡质重;穗纺锤形,穗型中等,长芒;平均穗实粒数34.0粒;籽粒角质,千粒重46.7 g,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田间表现赤霉病、叶锈病较轻,白粉病未发生;成熟中晚(全生育期228 d,较对照淮麦20迟2 d),熟相较好。
4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新麦28、周麦24、郑麦369等各方面表现均较好,建议这几个品种在江苏连云港地区下一年度扩大旱茬种植面积。由于本地区稻茬麦面积较大,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其在稻茬的适应性。
5 参考文献
[1] 张明伟,王梦尧,马泉,等.稻茬过晚播小麦不同品种适应性的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41(3):73-80.
[2] 周海幸,管怀锦.2018—2019年海安市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20(2):30-32.
[3] 宋晓云,倪艳云,赵江海.2019年高邮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5):32-33.
[4] 高剑波,闵信荣,许美刚,等.宝应县優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0(2):117-120.
[5] 黎雪,张坐省,王灿,等.不同小麦品种在彬县地区的品质和产量表现[J].陕西农业科学,2020,66(1):8-10.
[6] 宋介宏,王军.盐城市盐都区不同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2):107-109.
收稿日期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