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青年歌唱家 ,国家二级演员,央视音乐栏目特邀嘉宾,原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独唱演员。2014年召开大型交响乐个人独唱音乐会 ,2015年主演拉萨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
创作并演唱“中国梦”原创歌曲《我为你而来》《写好中国》《好期待》《绿色的歌》等
军旅之家 荣誉至上
在采访前一夜的凌晨时分收到盛希发来的信息,内容是之前我索要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以及一段诚恳的道歉文字为延期采访解释了原因。原来前些日子盛希一直在北京忙于工作,那日凌晨刚落地成都,第二日如约在她的工作室安排了我们的会面。几句简单寒暄后,开始了我们的访谈。如果不看她的资料,仅凭语言很难直观的定义这个女孩的人设或特点,她语速很快,一种毫无掩饰的爽朗却直抒内心,举止间细致的关照体现了她很好的修养与温情。事实上,要跟上她的节奏,必须要全神贯注。“阳光自信,正能量,淡淡傲气,情商很高”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对她最初的印象。
盛希出生军人世家,祖籍杭州,成长于济南。父亲曾是济空某部的一名空军飞行员,母亲是国企员工,同样是位艺术爱好者。兼具江南女子的玲珑外貌与北方人的性情豪爽,父母的基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盛希的成长,而良好的家境也为盛希的艺术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础。“我的父母非常传统,对于我的教育尤其重视,小时候他们省吃俭用也会带我四处拜师求学,参加各种兴趣班,别的孩子能参与的我一样没落下,在那个年代,我的教育是家庭的很大一笔开销。后来大学毕业我决定留在成都发展,父母虽生活在另一座城市,却毫不犹豫的帮我在成都置办了安家的产业,在他们眼里安居才能乐业,所以在我最富精力和冲劲的年龄没有后顾之忧,而是全力以赴的为梦想而博,我最大的幸运就是父母理解和支持。”
的确,盛希的履历非常漂亮,得益于父母的倾力培养与她本身的努力奋进。200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被四川省军区特招入伍担任宣传干事,因表现突出被单位推荐到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硕士研究生,学成归来与四川交响乐团合作召开了大型个人独唱音乐会,并正式调入战旗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在这里,她由一名歌者逐渐成长为一名军队的文艺骨干,正式开启了她的艺术人生。
坚定初心,惯性奔跑
部队从来不缺人才,人们印象中的演员总是光鲜亮丽的穿行在舞台和镁光灯之间,而文工团的演员们更像个“勤杂工”,唱歌的会跳舞,跳舞的会主持,演话剧的会调音箱,一专多能,一人多用是衡量一个部队文艺工作者的标准。就这样一路青春一路歌的日子,盛希和她的战友们欢乐的度过了数年。
她们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艰苦寒冷的边关营房,远离陆岸的海岛哨塔,都留下了她的歌声与足迹。下部队、走边关、访哨所,一走十天半个月是常态,有些边远地区的环境非常艰苦,但战友间的质朴情谊时常令她深感温暖。“有一次去青海某部的一个高山哨所慰问,演出完已是黑夜,骤降的气温冻的我说不出话来,脸色发青,把大家吓坏了。回房间后发现屋里多了几个大氧气罐,还有一床的“暖宝宝”以及一封战士们亲手写的感谢信,言语间的感谢与关怀让我瞬间泪崩了……生活在城市,我们很少体会过艰苦,但是这些战友们日日年年如此,同样的青春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很惭愧,其实能为他们服务,感到荣幸的人是我。”语短情长,她的双眸闪现隐隐泪光。凝神倾听,即使不曾深入了解军人的内心世界,也深深体会到一位部队文艺工作者的双重情感与使命担当。
一朝军装在身,饱含对祖国的挚诚与热爱;离开军营于此,依旧保留人生最鲜亮的底色。2015年末,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宣布裁军30万,至此拉开了“世纪军改”大幕。越来越多的“非战斗”部队人员开始意识到军旅生涯面临分岔点,纷纷为日后前途做打算。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文工团同样如此,这意味着这支承载65年光辉历程的文艺队伍即将面临撤编。而当初进入文工团的每个成员都经层层选拔得以入伍,经部队熔炉锻造多年,个个专业过硬且具备极高的政治素养,是众多企事业单位青睐的对象,以至于军改消息一出,多家单位团体纷纷报以优厚条件抛出橄榄枝。几经分流,团员们有的转业到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有的进入企业担任要职,选择继续留在部队的团员分配到了其它军分区,还有一部分人员选择了自主择业,盛希属于后者。“我比较偏执,基本上认定的东西很难改变,从进入部队那一刻起我没想过从事别的工作,也不想轻易给自己的未来定位,加之军改期间各种千头万绪,干脆顺其自然吧。”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开固然令人伤感,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转机。改革之后的盛希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重新组建了新的艺术团队,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身为团队负责人的她感觉肩上的任务比以往更重了,因为大家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不仅可以继续为部队官兵服务,还需要面向社会兼顾盈利和创收,争取更多创作条件。“我们是有内核的队伍,能吃苦,敢奉献,重要的是我们把“战旗”这块阵地守住了,大家依旧聚在一起做事,这是我最开心的。”一番真诚热烈的话语让我体会到情深义重的“战友情”,以及一个懂得感恩、忠于使命的新生队伍的诞生与光芒。
唯有热爱,歌以咏之
打开电视,经常会跟正在银屏上歌唱的盛希打个照面。她演唱的《好期待》,平静和谐的田园美景、简单欢快的劳动情趣、灵动跳跃的日常确幸、余韵悠长的自然情怀,在她清丽柔美的歌声中如同一副美丽的画卷慢慢舒展开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我为你而来》又是另一番风格,这首作品由盛希团队耗时两年,多位音乐大师精心编配,大量运用钟、罄等宫廷乐器造势,同时融入了后现代元素,凸显了时空的错位感,令人意感悠远、华丽又不乏时尚感。歌曲MV的拍摄也使用大幅人工造景,融合大量宫殿、沙漠、喷泉、驼队等西域元素,将古丝路复古苍茫的美感展现淋漓尽致。
可以看出,盛希对于艺术的创作标准非常精细。兼具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多年舞台经验,2015年盛希受邀并成功参演了拉萨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这是一部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常年驻演的剧目,那一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大庆之年,极具政治意义。主办方对主演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不仅要形象气质好、具备优秀的专业功底,更需要超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身体条件,以呈现“汉藏和亲”民族团结的美好寓意。盛希是继著名军旅歌唱家谭晶、王莉之后第三位担纲该剧主演的军旅歌手,自己能被挑选担任主演,她坦言非常幸运也很有压力。“《文成公主》这部剧的演员阵容是出了名的声势浩大,无论从舞台造景还是服饰道具都非常精美。公主的造型更是华丽,不仅身着几十斤的戏服,每次出嫁头顶还要绑一个十几斤的头饰“八廓”,再加上高原的缺氧环境,每走一步都是对我的挑战。后来剧组看我体力实在挺不住了,就找來一辆食堂运菜的小推车,每次转场下来我就吸着氧坐上去让大家推着赶往下一个进场口,真的节省了不少体力,可以顺利的撑完整场演出,《文成公主》让我在业务上进步太多了,至此我都怀念在拉萨剧组的时光,感恩大家对我的关爱与指导。”
然而,比起在舞台上所受到的关注,盛希更贪恋从事这个行业本身带来的成就感,而这份自带曝光度的职业总会把她推置于一个类似于“名人”的状态,她总是感到惶恐。“我就是个歌手而已,公众眼中的我们总是光鲜的一面,这是职业的特殊性,台下的我们就是普通的路人甲,跟正常人一样柴米油盐的讨生活。”
助力公益,心之所向
回顾盛希的艺术生涯,公益事业从未脱离轨迹。多年以前她就已经奔波在“送温暖”的路上。2008年那场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团委号召青年志愿者深入灾区抗震救灾,身为学生会副主席的盛希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赶赴余震不断、满目疮痍重灾区映秀,与大部队一起参与到稳定后勤、分发物资的救灾行列中。重创后的灾区没有条件可言,一顶帐篷,几块门板,是志愿者们生活的全部,直到下一批换任人员到达,盛希才从灾区撤退。回到学校后她竟发现背部长满了红疹,以为在灾区染上了病毒,胆战心惊的一个人跑去医院。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刻将她隔离检查,原来只是湿疹,因为灾区雨水地面潮湿,睡觉的门板太薄导致身体受了湿寒,才闹的虚惊一场。然而她却表示从来没有后悔参与抗震救灾这段经历,人生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如果灾难再次袭来,她依旧选择义无反顾。
除了一直活跃在荧屏和军营的舞台上,在歌唱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外,大家熟知的“青年歌唱家”有时摇身变成了“导演盛希”。2019年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盛希全程参与却没有登台唱过一首歌,而是身处幕后担任导演,完成了对本身业务能力的又一突破。早在多年前盛希成功执导过一场大型外事演出任务,正是那次難忘的经历给了自己巨大的信心和力量,也总结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在把控全场和执导工作中有了更多的经验。“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身边,在带给大家欢乐的同时更要积极传播时代新声,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党和国家给予基层百姓的温暖和关爱,无论多么辛苦,在听到大家欢喜的掌声与喝彩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她来说,名利并非首要考量,她更期待在职业本身能够尝试更多可能性,更好地为公益事业放光发热。翻看盛希的微博,我才发现,盛希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公益事业,组织社区居民为贫困山区的人们捐款捐物、为需要读书的孩子捐资助学,积极参与到韩红发起的“抗战老兵”的公益项目,为“蓉漂”人群代言,帮助外来人员解决生活与工作难题……她对艺术事业的热爱以及赤诚的家国情怀,逐渐转化为对国家、对人民最诚挚的报答。无问西东,只为盛放,即使盛希在而立之年经历了人生重大转折,她一直坚称自己是个“幸运儿”,我也承认这个事实,因为“越努力越幸运”这句格言在她的人生经历中体现的淋漓尽至,真心祝福盛希会一直幸运下去,不忘初心,继续用光荣的骨血抒写另一段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