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防御措施

2020-12-14 04:38王军
乡村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夏季防御措施

[摘 要] 本文以河南省夏季常见暴雨、强对流灾害性天气为例,总结预报预警业务技术服务现状,分析暴雨、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灾害防御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提出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夏季;灾害天气;预报预警;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9-117-2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也是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降雨集中,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特别是暴雨、强对流天气,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不利影响,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力巨大。因此,有效防御暴雨、强对流天气,是灾害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暴雨、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灾害防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旨在减轻灾害天气的不利影响,稳定农业生产,提高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

1 夏季灾害性天气特点

对于河南省来说,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雷电、冰雹、大风、高温等。目前的天气预报技术,对于未来72 h内的天气基本可以准确预报,并实现了提前24 h发布预警。由于夏季高温、高湿,时常出现暴雨或雷暴、对流性大风(≥17.2 m/s)、短时强降水(≥20 mm/h)甚至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具有突然、迅速、剧烈、破坏力强等特点,其发生时往往伴随其他灾害出现,如电闪雷鸣、暴风骤雨等,极易损毁房屋建筑、摧残庄稼树木、中断电信交通、引发山洪泥石流及造成人员伤亡等。强对流天气是仅次于热带气旋、地震、洪涝等的具有极强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也是灾害性天气预报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种类。

2009年6月3日,山西南部、陕西中部等地出现的雷暴加强向东南方向移动,3日下午到夜间在河南北部到东部地区形成罕见的强飑线,致使出现11级大风、短时强降水和局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共造成22人死亡,经济损失16.09亿元。其中,河南省商丘市受灾最为严重,共有18人死亡,81人受伤,受灾人口241.92万人,农业遭受严重损失,农作物大面积倒伏,蔬菜大棚损毁,大量树木断折,城乡停水停电,通信交通中断,房屋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49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9.45亿元[1]。同时,此天气过程向东影响安徽宿州、亳州、淮北等地,并造成严重损失。2016年7月9—19日,新乡市出现2次特大暴雨,造成66.4 85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915 404亿元[2]。

2 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河南省、市、县气象台均建立了一体化的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按发布的天气预报时效分为3类,分别是短时临近预报(0~12 h)、短期预报(未来3 d)以及中期预报(4~10 d)。在中期天气预报或者周天气预报中,重要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参考价值提升;短期天气预报中,晴雨准确率可达90%左右,对于暴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比中期天气预报更为精准;短时临近预报与预警结合,是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

随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的不断进步,预报预警实现了智能化、规范化。河南省气象部门在暴雨、强对流天气技术的基础上,制订了《河南省强对流、暴雨天气预警发布技术规范》,明确了预警发布的监视区、警戒区和责任区。其中,责任区为各级气象台负责的预警区域;责任区外50 km范围为警戒区,一旦有强天气进入该区域,需加强警戒或预警;监视区为警戒区外50 km的区域,属于监测强天气的区域,根据研判随时做好提前预警准备。在分析总结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实例的基础上,形成了分类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指标,监测特征和指标一旦出现,工作人员需迅速判断、识别出相应的强对流天气,并立即预警。

但对于暴雨、强对流天气预警来说,级别越高,天气越复杂剧烈,预警时间越短,有效防御应对的时间越是紧迫。例如,雷电黄色预警是某地6 h内,将发生雷电活动,或伴有7级以上阵风,或小时雨强大于等于20 mm的短时强降水;雷电红色预警是2 h内,将发生强烈雷电活动,或伴有11级以上阵风,或小时雨强大于等于50 mm的短时强降水。暴雨蓝色预警是某地12 h内降雨量在50 mm以上,或已达50 mm以上且降雨持续;暴雨红色预警是3 h内降雨量将在100 mm以上,或已在100 mm以上且降雨持续。冰雹预警更加紧急,只有橙色和红色信号,预警时间更短,冰雹橙色预警是某地3 h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或者已出现冰雹且可能持续;红色预警是1 h内出现冰雹的可能性极大,或者已经出现冰雹且可能持续。

3 暴雨、强对流天氣防御措施

目前,在防御暴雨、强对流天气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暴雨、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报难度大。在要求预报精细化的形势下,依据经验的灾害性天气主观预报有帮助但并不精确,现代预报技术需向客观化、数值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数值预报、卫星、雷达、自动化监测站网加密等为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了条件,但即便如此,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在出现时间、落区、强度等方面仍与实况存在误差。二是基层灾害防御体系仍不完善。特别是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薄弱,防灾知识少,防灾能力弱,防灾意识差,且人员财产分散,有效防范气象灾害的难度较大[3]。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提高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精确度

气象部门需进一步提升预报技术,特别是要从数值预报模式的改进和完善以及预报指标的总结验证等方面,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要建立更加准确、高效的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尽量避免漏发或者空发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从而提高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略率,提升预报工作效率,促进人们正常生产生活。

3.2 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地方政府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暴雨、强对流天气次数、强度和造成损失等情况的灾害普查,要根据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特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以形成灾害风险区划,确定灾害风险级别,从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建设,统一规划,根据需要在农村地区建设气象灾害监测站、防汛关键区气象监测站等自动监测站点,以便为防御灾害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资料。此外,乡镇、村需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成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灾设备,以保证防御工作成效,提高预报预警工作实效。

3.3 保障预报预警信息的及时性

暴雨、强对流预报预警信息事关防灾应急,应迅速向社会公布和传播,做到及时传送给基层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群众。对此,需拓展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可通过内部电传、广播、电视、电台、互联网、报刊、电子显示屏、信息专栏广播、手机、固定电话、警报器以及乡村大喇叭通知等传送预报预警信息,避免信息棚架或信息接收滞后等现象的发生。从通信渠道来说,智能手机为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及时接收提供了帮助。例如,利用手機上网可查询中央气象台网站(www.cmn.cn),便利地查询最新的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图像,尤其是全国及分区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图像,从而直观地看到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强度、范围以及移动方向,判断对本地的影响时间、范围、强弱等,从而做好相应的防御工作。

3.4 加强对暴雨、强对流天气的关注

对农村地区来说,防御暴雨、强对流天气需做到关注中、短期天气预报与预警相结合。平时关注天气预报,尤其是要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中、短期天气预报,留意预报中是否有暴雨或强对流天气,从而充分掌握未来天气状况。若预报有暴雨或强对流天气,则需及早做好准备,当暴雨、强对流天气临近时,需重视预警,根据预警级别迅速做好防御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凤梅,王慧娟.2009年6月3日商丘市强飑线天气过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306.

[2]王金兰.极端暴雨事件引发的决策气象服务思考[J].决策探索,2016(10):26-27.

[3]成秀虎,王卓妮.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理论模型初探[J].灾害学,2012(4):117-121.

基金项目:许昌市应用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项目(XQ201004)。

作者简介:王军(1964—),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研究。

猜你喜欢
夏季防御措施
早实良种核桃的夏季管理措施研究
水稻倒伏与防御措施
大规格香樟的夏季移植技术初探
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探析PHP网站设计中信息安全防御措施
天津市2015年夏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