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萌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和农村升级。但是,由于缺乏创新、模式单一、人才短缺等多种因素限制,制约了许多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基于此,本文基于乡村旅游一体化(IRT)理论,结合辽宁省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探讨目前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积极探索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旅游一体化;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9-30-2
1 乡村旅游一体化概述
1.1 乡村旅游定义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村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于90年代初期才开始,那时研究成果很少。
1.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在很多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被认为是当地扶贫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经过多地区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发现,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发展、扶贫脱贫有着深远的意义。
1.3 乡村旅游一体化(IRT)定义
2000年,欧洲多国联合提出“支持和促进欧洲农村落后地区的一體化旅游”倡议,确立了“IRT乡村旅游一体化”(Integrated Rural Tourism,IRT)发展框架,以推动落后乡村全面振兴。IRT框架整合了乡村发展中各个维度和多个利益相关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显示出较好的适用性,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经过学者们长期的研究,IRT被界定为与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和人力资源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这是一种基于长远眼光、兼顾旅游发展多重价值的方法。IRT框架理论因实践适应性广、系统性强而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优质的乡村发展工具[1],对于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历史遗迹众多、自然景观秀美,文化积淀非常丰厚,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9处。此外,作为44个少数民族聚集区,辽宁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众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如辽代文化、三燕文化、清朝文化等,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民族风情[2]。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辽宁省部分地区已逐渐形成以农家餐饮为特色,集观光农业、民俗体验和综合接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2.2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目前,辽宁省多数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制约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相较于交通发达地区,乡村公路路况不佳,一些地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长时间破损而无人修复,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也为旅行者出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此外,一些地方的农家乐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卫生隐患,给旅游者带来了负面的体验,给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
2.2.2 乡村旅游项目单一。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沿用传统的旅游开发形式,如民宿、农家乐、田园山庄等形式,或者借鉴其他地方进行模仿式开发,缺乏创新理念,对旅游项目没有进行深度、广度开发,导致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单一、雷同。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浪费了各个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而且无法有效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影响地方旅游业发展。
2.2.3 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目前,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各县市旅游发展基本上是各自发展,没有建立各县市区旅游景点的对接机制,没有形成统一形象包装、对外宣传口径和整体规划布局,这与现代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协调。例如,目前辽宁省大多数农业庄园所能提供的仅有垂钓、采摘、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项目,忽视了广大游客追求健康、新颖娱乐消费的内在需求。旅游纪念品仅仅限于自产自销的少数农产品,缺乏以“农产、乡色、民情”为卖点的特色商品。
2.2.4 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匮乏。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人力匮乏的情况,绝大部分旅游从业者为当地的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匮乏,导致经营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一些经营者由于缺乏市场营销知识,市场营销观念淡薄,不会使用现代营销手段,单纯依靠自然散客维持经营,旅游旺季游客车水马龙,旅游淡季却门可罗雀。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旺季开业、淡季停业,经营比较随意,导致客源不稳定,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
3 基于IRT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3.1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旅游景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信息服务都将成为吸引旅客的重要资源。为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加强招商引资来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扶持乡村旅游业发展。可以设立基金专门用于乡村旅游发展,此部分基金专门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旅游环境、推动文化发展、奖励旅游投资以及建设服务体系等。此外,要放手招商,并提高招商门槛,优选有投资实力、文化品位、运营经验的高端投资者,高质量打造更多的高品位优质景区。
3.2 整合资源协同发展
整合辽宁省农业、民俗、建筑、生产、生活和生态多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发展辽宁省全域乡村旅游,不再局限在一县一村、一景一区。应聘请高水平的专业团队编制辽宁省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全省现有的社会、文化、自然和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划,同时基于IRT理论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和人力资源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完善的乡村旅游资源网络,合理有效地对辽宁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把辽宁省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建议成立辽宁省乡村旅游协会,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做到串珠成链、扎木成排,打造辽宁省乡村旅游品牌[3],深入挖掘省内不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条件,突出不同的主题,如清文化主题、民俗文化主题等。打造几条集观光游览、体验项目、特色产品、精品住宿体验于一体的精品省内乡村旅游线路[4],提高辽宁省全域乡村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3 着重培养人才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当务之急是做好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5]。在打造全域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的规划、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应大力提升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素质。这就需要各个重点旅游地区根据地区特色引入适应当地旅游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给予返乡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大学生和高素质人才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鼓励,建立新型旅游人才合作体系,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懂乡村、懂旅游、有文化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4 结语
经过多地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发现,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着重培养人才,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这对于农业发展、扶贫脱贫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燕琴.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创新逻辑与实施要点:基于欧洲一体化乡村旅游框架的启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3-69.
[2]王红.辽宁城乡旅游一体化研究[J].北方经贸,2015(2):41-42.
[3]包玉海.全域视角下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47-48.
[4]王炜.“一带一路”倡议下乡村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6):124-126.
[5]姚君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乡村科技,2019(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