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考试只考一首诗,名曰“试帖诗”。写“试帖诗”有许多规定:每句必须五个字,全诗十二句 (有时要求十六句),还要讲究平仄、对偶、押韵,等等。
有一年,诗人祖咏去长安应试,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潜心构思后,提笔写下了第一句:“终南阴岭秀。” 终南山位于长安城南,层峦叠嶂,风景秀美。夏日林木葱郁,冬天白雪皑皑。从城里南眺,只能看到山的北坡,山的北面在古代叫“阴”。这句写遥望终南山北麓,风景秀美异常。
接着,祖咏写了第二句: “积雪浮云端。”高耸入云的峰尖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浮云端”烘托了山的险峻和气候的寒冷。
祖咏写完这十个字,已把试题中“终南望雪”的意思都写到了,只有“余”字说得还不够。于是他略加思索,又写了十个字:“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意思是傍晚时分,雪霁天晴,山间和树林上的积雪反射出耀眼的银光,但城里的人反倒觉得寒气更加袭人。“余”的意思也出来了。
根据题目要求,意思已经表达得十分完整了。如果再写下去,就会破坏诗的意境。于是,祖咏毫不犹豫地放下笔,把诗反复吟咏了几遍,就交了卷。
考官一看,说:“按规定,必须写十二句的,你怎么只写了四句?这不符合要求!”祖咏淡然一笑:“意尽。”说完,他昂然出门。
祖詠这次考试自然榜上无名,但他紧扣题目写作、意尽止笔、不为功名画蛇添足的做法受到世人的赞扬。他的这首诗也因言简意丰、意境优美而被千古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