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教学法在地方政府学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14 07:50何雅菲
教育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聚类文献政府

何雅菲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一、引言

地方政府学是综合运用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地方政府的职能、结构体系、管理体制、绩效评估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的课程。由于地方政府学多开设在大三或大四,因此,学生已经学习过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知识,如完全按照既有教材框架进行授课,则内容往往没有新意,课堂难免流于形式。另外,从桂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研统计情况来看,每年都约有25%的学生将考研作为短期奋斗目标,并约有10%的学生考研成功。从对这些考研毕业生的回访调查可以发现,他们在学生时代大都沉浸在短、平、快的信息中,在本科阶段积累的基础知识少,对专业课问题的思考也相对零碎、浅显,科研能力弱,无法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为避免课堂教学的空洞化,教师也常常尝试利用小班研讨等翻转课堂的形式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但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研讨和展示中多以自主搜集网络资源为基础,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且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大量学生成为“低头族”,课堂效果反而不如传统课堂。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地方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更新快速,但因教科书更新周期长,现有教材难以及时反映地方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所以,充实教材前沿内容,激发学习能动性,提升学生综合知识分析能力和创新素养,成为地方政府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文献导读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

文献导读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更新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分组讨论、成果总结与展示,以期引导学生掌握学术前沿与学科基本知识理论,并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与勇于创新等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我国学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文献导读教学法在达成教学相长、提高学生文献获取与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2-5]这主要是因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文献导读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第一,突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与前沿性。文献导读教学法之所以获得青睐,主要是教师通过文献梳理引入学术热点,解决了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建设滞后等问题,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与前沿性。

第二,体现师生“导”与“学”的互动、互长。在文献导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遴选、阅读文献,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研读文献,然后鼓励学生将所得信息制成PPT或撰写成学术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归纳演绎能力、口头表达及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可对其他同学讲解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批判性吸收。同时,授课教师要突破习惯性的讲述教学法,通过不断尝试、累积经验,逐步调整教学策略。更为重要的是,授课教师必须带领小组不断响应教案的核心问题,以免学生陷入一个接一个的文献资料和提问中。这无疑要求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持续提高。

第三,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素养。文献导读法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兼顾合作学习的观点,尝试利用团体的动力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及学习动机。这符合目前认知教学理论的主流趋势,即大学教学应注重启发及自主。在文献导读中,学生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与写作策略等,这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其自身创新素养的重要模块。

三、文献导读法在地方政府学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文献导读法是集“文献研读、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于一身的课程教学法。在地方政府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课程目标定位与行动方案、文献回顾与推荐、文献阅读与讨论、文献阅读成果展示与效果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一)课程目标定位与行动方案

文献虽然能够提供前沿知识,但涉及的基础知识点分散,若只通过文献阅读或文献讨论进行教学,则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学课程教学的思路是在保持原有课程研究特色的基础上,以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培养目标为导向,深度融合政治学、行政学等基础课的理论和知识,在课堂和实践教学共48学时的限制下,以课程主要知识点设置问题,围绕地方政府学研究热点研习经典文献,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小组研讨和全班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地方行政管理的概况、规律,提高学生服务地方公共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前,笔者首先根据中国知网上的核心期刊文献,了解地方政府学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最终,笔者决定以地方人民政府职能、地方财政、地方政府治理三个教学单元进行课程设计。鉴于文献导读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笔者将上述三个单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设计为10个课题,并进行招标,学生可单独申请,也可以5—6人组成团体进行申请。为促进学习团体的合作,笔者在教学前引导学生学会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团体成员、呈现者、促进者的角色与职责,学习尊重其他成员的观点和感受,以便学习团体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文献阅读、讨论和成果展示等各项任务。

(二)文献回顾与推荐

设计文献导读法的教案,开始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决定主题”“以什么样的核心问题作为主轴引导学生探究”。而文献回顾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敲门砖。文献回顾除了可以提供探究的价值,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学界所关心的热点、重点,还可以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文献资料。[7]图书信息学者认为,欲归纳、整理庞杂的文献,需要有一套科学化的方法将作者的主观意识减至最低。[8-9]其中,文献计量法是利用数学、统计与逻辑法等,以客观而非专家意见的方式将特定领域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趋势系统化,现已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学派、典范或理论的分类中。为更好地体现地方政府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学术前沿,笔者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篇名“地方政府”为检索主题词,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探析地方政府学的知识图谱。在知识图谱采集过程中,为了解地方政府学的演进脉络,应采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与机构、发文期刊及高频被引文献等信息的情况。另外,为了解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统计分析高频关键词,并通过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挖掘地方政府学的研究热点。

图1 地方政府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可视图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10—2020年收录的5115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研究形成了以彭山桂、陈志勇、王健等人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和以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等为代表的核心机构;研究热点方面,我国形成了“#0地方政府债务、#1地方政府、#2地方政府竞争、#3财政金融、#4债务置换、#5精准扶贫”6个聚类群。其中:最大的聚类是0号聚类(地方政府债务),该聚类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等方面的内容;1号聚类(地方政府)侧重于社会治理、职能转变等问题的研究;2号聚类(地方政府竞争)研究的是环境规制、工业污染等领域;3号聚类(财政金融)侧重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新增贷款等方面的研究;4号聚类(债务置换)侧重对财政政策、存量债务、政府改革等方面的研究;5号聚类(精准扶贫)侧重研究市场化环境、财政分权、政民关系等热点问题。通过整理聚类群信息和结合引文情况,文献推荐可聚焦于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分权、环境规制、财政金融、数据开放、财政管理、精准扶贫等主题。同时,这些内容正是地方人民政府职能、地方财政、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知识点。

表1 地方政府文献的聚类群分析

(三)文献阅读与讨论

由于专业领域内的文献数量庞大,以及查找烦琐等条件制约,本科生在文献阅读中普遍存在“不会找、不会读、读不懂”三大难题。为此,在指导学生开展文献阅读进程中,笔者建议学生以研究团队或关键词进行文献采集和阅读。目前,地方政府研究形成了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等合作紧密的研究团队,尤为突出的是以彭山桂、王健等人为核心的团队。在对研究团队的文章进行采集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以往经验自行检索、搜集该科研团队所发表的所有论文。在文献阅读分配时,由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学习兴趣和阅读水平进行分配。为保障阅读质量,笔者建议学生采用文献管理软件撰写读书笔记。同时,笔者通过1至2篇经典文献的示范导读,帮助学生从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研究结果—研究启示—政策建议”等方面去理解学术论文。

文献讨论部分是落实“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块,是达成文献导读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在此模块中,教学的能力目标是帮助学生确立问题意识,通过文献阅读及问题引导,提升学生的文本判读与证据论述能力,并借此深化学生对课程主题的理解。为此,教师对文献讨论的主题应当“选一些有学术价值、有讨论空间,并能追溯本源的话题”。以笔者讲授的“地方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一课的教案设计为例:因为精准扶贫治理是中国各级政府贫困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与战略方向,地方政府在精准扶贫治理实践中经常需要处理责权利不匹配的问题,所以,回答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者们的解释理由是什么、提出了哪些优化建议不仅能使学生依循主题脉络,了解学者如何解释现实问题,而且能让学生利用文献资料响应问题,学习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运用,体验文献资料作为佐证的建构过程。此种引导学生利用文献资料响应问题、发展思辨能力的方式,也是近年来探究式教学的重要趋向。

(四)文献阅读成果展示与效果评价

文献阅读成果展示是检查学生文献阅读成果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该环节可以综合通过“小组讨论发言、小论文撰写与集中专题演讲”等方式来进行。通过个案对比可以发现,长时间进行文献阅读的学生能更快速地连接阅读文献的信息,展开小组讨论与专题演讲。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授课教师要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既要指出希望学生改进的地方,又要点出学生的精彩与创新之处,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为学生持续参与探究式教学提供正面激励的能量。

检视学生学习效果是文献导读式教学的收尾环节。文献导读式教学模式的特色在于以团体合作阅读、讨论文献的方式进行主题探究或解决问题,其学习结果的展现会因学习任务差异或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而趋向多元化。因此,效果评价应通过授课教师、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综合考量阅读成果的展示、口头或书面的报告、学习者在团体中及在现场中的行动表现等,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多维、动态地得到真实反映。最为重要的是,课后总结性的评价也应环扣在课堂讨论的主题之下。以“地方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的课后教案设计为例,笔者以“请你用500—600字,从政策工具视角简要概述我国精准扶贫工具的分类框架与执行偏差”作为课程的总结性评价。

四、结语

教师一成不变的讲述式教学易使学生学习兴趣递减。文献导读法通过融入与教材相关的文献资料,创设轻松且多变的教学情境,加上小组讨论与分享等教学设计,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素养。相对于讲述式教学,文献导读式教学法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与前沿性,但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实施并不容易。特别是本科生的归纳、演绎等科研素养发展尚未成熟,教师在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文献、提高阅读文献成效等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同时,文献导读式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负担较重,大量运用分组讨论、分工合作的方式。学生群组中的不同学习风格与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是什么,适用学生学习成效的评量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待后续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聚类文献政府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