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妍,徐宏志
(磐石市呼兰国有林保护中心,吉林 磐石 132303)
红松是我国东部地区较为珍贵的乡土树种,该树种的种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红松的经济价值认同率增高,红松的栽植面积迅速增加,然而,近年来红松球果的害虫危害却日益严重,对当地红松种子的质量与产量具有不利影响。本文就红松球果害虫进行分析,并提供部分防治方法,为有效防治红松球果危害提供参考。
红松球果被害虫侵蚀的几率与球果丰产率成反比,红松球果丰产率高则被害虫侵蚀的几率就低,红松球果丰产率低则被害虫侵蚀的几率就高。根据相关专家对红松球果害虫类型进行研究得知:梢斑螟类害虫在幼虫时期对2年生的红松球果危害较大,幼虫为了成长会钻入球果中取食,从出生开始直至成熟化蛹,随着幼虫的生长阶段所需食物越来越多,对球果的危害也逐渐加重。有些梢斑螟类害虫世代并不齐整,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可能会存在多个虫型、虫龄或虫态,在众多种类的梢斑螟类害虫中,主要害虫有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松小梢斑螟等[1]。
在东北地区,松小梢斑螟主要以幼虫的姿态钻蛀红松球果的嫩梢,造成红松球果新梢枯萎,从而导致产量降低。相关专家通过对红松球果害虫的相关调查发现:在黑龙江等地区的主要害虫为松果梢斑螟,主要危害的树种为樟子松,在当年的研究中,由于该害虫会钻蛀红松球果的嫩梢,导致新梢被蛀空,空心树枝遇到强风则易折断,对黑龙江等地区的樟子松人工造林形成不利影响。通常冷杉梢斑螟以幼虫的姿态危害红松球果,在一个球果当中会有1~3条虫的存在,取食果内组织,导致球果容易腐烂,没有转移危害的特性,对松籽和轴心的危害并不严重。赤松梢斑螟对红松球果的危害通常是1果1虫,具有转移危害的特性,被害果流脂多但是并不腐烂,幼虫对红松球果的嫩梢干部具有较大的危害,主要是主梢,侧梢危害较小[2]。
化学防治是对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主要防治方法,对于红松球果的主要害虫——梢斑螟类害虫,国内外均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在印度地区,当地为了防治梢斑螟类害虫,通常会使用呋喃丹、久效林等药物杀虫剂,通过对红松球果种植土壤进行喷洒,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在北美佐治亚等地区,当地政府对梢斑螟类害虫感到十分棘手,所使用的的防治措施也是当地研究人员使用的一些已经注册的药物,如氟虫氰等,这类药物亦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有效减轻害虫危害。国内对于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防治也做了相关研究,通过对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生物学习性等因素深入研究,目前对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化学防治技术还在不断完善。近年来经常使用的化学防治药剂喷雾为阿维菌素、蚍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松小梢斑螟的幼虫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防治效果均超过50%;化学防治烟剂有阿维菌素,该防治烟剂的防治效果能达到40%以上。相关研究专家通过对红松球果进行相关研究,制作出药剂使用强力注药方法将药剂注入树干内,其防治效果比防治喷雾和防治烟剂均要高。例如:在黑龙江省牡丹地区,以蚍虫啉和噻虫啉等内吸性杀虫剂制作药剂,根据树干胸径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剂量注入,经过10天左右树冠对药剂的吸收和积累后就能有效杀虫。
在北美的部分地区中,使用苏云金杆菌喷雾进行害虫防治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将被害率降低至15%以内。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寄生性和天敌目前正在研究当中,科学界对此并没有一个定论,国内目前正在研究讨论其他松树梢果类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情况,通过对此进行相关的研究可以采取不同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试验。
在营造红松林时,需要针对红松球果的被害率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被害率降至最低,营造红松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林冠下造林的方式,在透光抚育这一阶段,应该适当种植一定数量的阔叶树,能有效抑制冷杉梢斑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春秋两季是梢斑螟属害虫的多发时期,工作人员可以在这两个季节中将被害梢剪除并进行集中烧毁,能有效控制梢斑螟属害虫的繁殖。
总而言之,就目前有关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相关文献记载,并没有深入剖析红松球果的被害原因,如果能够找到被害原因就能针对原因入手解决害虫问题,从科学的角度上看,不论是气候还是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的自然条件为害虫的繁殖与蔓延提供了天然的温床,为了防治害虫对红松球果的影响,应该要对害虫的生物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解决害虫侵扰问题。随着红松球果近年来受害虫危害日益增加,相关专家及研究者应当加快研究的脚步,对害虫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进一步了解红松球果发生虫害的原因和机理,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