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和早春季节,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苋菜、莴苣、芹菜等塑料大棚蔬菜受天气影响,容易遭受低温引起的冷害和冻害等生理性病害和多种侵染性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等,造成严重损失。为此特总结常见低温病害症状及预防方法,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如果塑料大棚蔬菜遭受0℃以上的较低温度时,会发生冷害,表现为种子发芽和出苗慢,蔬菜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蔬菜的叶尖、叶缘部位出现水浸状斑块,叶组织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的青枯状,蔬菜根部末端变黄或沤根、烂根,果菜类蔬菜遭受病害后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出现畸形果;瓜类蔬菜遭受病害后叶片生长受抑制,叶片小而厚,无法为瓜类生长输送营养,植株生长缓慢,瓜类生长受损。
当塑料大棚内温度低于0℃的时候,会引起不可逆的冻害,蔬菜幼苗的生长点或叶片受冻,严重影响叶片的生长,造成叶片受伤、萎垂或枯死;尚未出土的幼苗在地下全部冻死,严重的整株冻死。
猝倒病是由真菌瓜果腐霉侵染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发生在幼苗刚出土、真叶尚未展开前,危害幼苗基部和茎部。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苋菜、莴苣、芹菜等大棚蔬菜极易遭受该病害的侵染。特别是秋、冬和早春天气不稳定的时候,大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很大,适合细菌大量繁殖,极易发生猝倒病,特别是蔬菜处于1~2片真叶的幼苗期。主要表现为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黄褐色绕茎扩展的病斑,遭受侵害的茎部逐渐缢缩成细线状,引起秧苗地上部分倒伏和凋萎,直至死亡。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地面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该病始发时,侵害幼苗范围小,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引起幼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立枯病俗称“死苗病”,由真菌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茄果类、瓜类蔬菜容易被侵染。主要表现在幼苗真叶展开后,起初在茎基部发生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缢缩,最后造成病株的茎基部位收缩干枯,继而整株死亡,病株一般不会倒伏,当棚内湿度大的时候,会在病斑上出现不甚明显的淡褐色网状霉。
灰霉病是由真菌灰葡萄孢菌侵染造成的,属于低温高湿病害,是一种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真菌性病害,发生该病害的适宜条件是温度在20~30℃、湿度在90%以上,如果遇到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棚内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等就会引起灰霉病的发生。辣椒、番茄、茄子、莴苣、黄瓜等幼苗极易被侵染,主要危害蔬菜作物的地上部分,如花、果、叶、茎。灰霉病的主要表现为嫩茎和叶片发生腐烂,呈现水渍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色霉状物。
菌核病是由真菌核盘菌侵染引发的,从幼苗至结果期都会面临被侵染的风险,辣椒、番茄、茄子、莴苣比较容易被侵染。幼苗茎基部被侵染发生病变,起初为褐色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深色,在茎基部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可见黑色颗粒鼠粪状菌核。成株期发生病害时,在叶缘处出现水浸状的病斑,逐渐危及全叶,萎蔫枯死,天气潮湿时会在病变处出现白色霉层。病斑沿着叶柄扩展至茎秆,茎秆也会直接发病,起初病变部位为水浸状,逐渐变为灰白色,当棚内湿度大时,病变部位长出一圈白色霉层,腐烂缢缩为褐色,叶片和分枝失水枯死,茎秆表皮破裂呈麻丝状软腐。
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是由真菌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各地普遍发生,茄果类蔬菜、苋菜幼苗容易发生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幼苗、茎和果实。蔬菜幼苗期染病,会在茎基部出现暗褐色的病斑,病斑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被侵害后,一般会从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起初为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同心轮纹斑,边缘是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当天气潮湿时,在病斑上会出现黑色的霉层,严重时叶片脱落。
当遭遇寒流或寒潮侵袭并伴有大幅度降温天气时,要及时增加大棚的覆盖物或在棚内加热升温保持棚内温度。寒冷天气过后,要及时把棚温和地温提升到13℃以上,能够有效降低低温型病害发生和蔓延的风险。如果发生冻害,要加强棚内通风,避免升温过快,寄主细胞间的冰晶融化成水,能够有效减轻冻害对植株的危害程度。
◆加强水肥管理科学浇水施肥,播种或定植时要浇足底水,种子出苗前不要浇水,出苗后,也要尽量做到宁干勿湿,防止幼苗倒苗。如果发现土壤过干,可以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进行浇水,但幼苗的地上部分要保持干燥,湿度过大时要撒干细土进行吸湿。在幼苗长到2叶1心时分苗,防止幼苗徒长。
◆加强温度管理发展大棚蔬菜要掌握好适宜温度,播种至发芽期温度在25~30℃为宜,出苗至齐苗期温度应控制在23~28℃为宜,反心(第一片真叶露尖时)至移苗期温度控制在20~23℃为宜。白天温度20~30℃为宜,夜晚比白天低5~10℃为宜。
◆加强棚内环境管理增加空气流动性,调节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棚内湿度过大病菌生长,防止苗期患病。同时需及时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害的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