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开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临沂 273400)
农作物栽植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农作物栽植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应该对当地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危害性和影响范围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明确检疫目标主体和保护区域。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一旦发现检疫目标,必须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销毁、退回等,坚决不允许其进入保护区域,以达到防止危险性害虫进入保护区域的目的。未发现检疫目标的植物,则允许其进入保护区域。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法,即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极易诱导病虫抗药性的增强。随着病虫抗药性的增强,多数农户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大药物施用量,然而,病虫的抗药性会随着农药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仅降低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问题难以得到真正解决,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要推广使用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菌治病、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三个方面。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作物栽植的可持续发展。
物理防治技术也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因素或机械设备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杀、诱杀、阻隔等。其中人工捕杀是利用简单的机械设备对假死性、群集性的害虫进行捕杀,如人工使用竹竿敲落树枝上的金龟子等。
诱杀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灯光诱杀,即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害虫进行诱杀,比如将黑光灯置于空旷位置,夜间开灯后对害虫进行诱杀;还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进行性诱杀,比如利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害虫等[2]。
阻隔方法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区域设置障碍对病虫害进行阻断,比如常见的涂环法、挖障碍沟等,通过有效阻止病原的传播而起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为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提高农作物栽植水平,科学耕种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农作物种植情况及水文、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进一步完善耕种制度,要求农户进行科学合理的轮作倒茬,加强土地的管理与养护。其次,农业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严格控制施肥量和施肥种类,防止因施肥量过多而引起的污染问题;同时合理选用化肥,保证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防止土壤出现营养富集问题[3]。最后,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加强灌溉管理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多数地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农作物栽植水平和病虫害防治知识水平有限,在很多时候,农户也希望采用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因此,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当地农户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水平。比如定期组织农户参加病虫害综合防治知识培训班与讲座,基层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农户进行讲解指导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促进当地农户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的提升。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还应该充分重视农户农作物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掌握科学、先进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从而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防止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除此之外,各地还应该重视优秀农民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通过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先进的模范作用,以点带面的实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区域内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农作物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实际农作物栽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植物检疫工作,积极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还要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