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 理论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2020-12-14 10:05王宏宇
关键词:英语课程理论大学

王宏宇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系,辽宁 锦州 121001)

ESP 理论主要是指英语专用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中开设ESP 教学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英语综合型人才的质量要求逐步提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需要主动承担起人才培养职责,将专业与英语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英语专业水平。为此,基于ESP 理论的英语课程教学形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如何将ESP 理论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需要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重视。通过加强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创新探索,可以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综合水平。

一、ESP 理论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首字母缩写,意为“专门用途英语”,ESP 理论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其具体概念是指专业领域中的英语语言运用,是根据学习者的专业需求而开设的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医学英语、旅游服务英语等,是实践性很强的英语课程,对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具有指导作用。关于ESP 理论的概念,国外基本已经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并在很多大学中都开设了ESP 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设置专业硕士学位,将ESP 理论设置为独立的课程。相比较之下,我国关于ESP 课程的理论研究还较少,直至20 世纪80 年代ESP 理论才传入我国,当时并未引起强烈的反响。而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其教育教学价值才引起社会的重视。如20世纪90 年代著名学者刘润清教授明确提出未来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ESP 理论为基础,是推动我国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1]。当前我国对于ESP 理论研究正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无论是在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渗透ESP 理论。尤其是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以ESP 理论为核心的英语课程得到推广和运用,其教学中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得到认可。构建ESP 英语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充分结合和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ESP 理论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从学生学习角度开设各种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二是ESP 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相一致,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使用能力;三是将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相关语法、单词和句式结构方面,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基于ESP 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得到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更加频繁。英语作为国际性通用语言,在这形式下起着重要的作用。ESP 理论主要由西方国家提出,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这一理论重点突出英语语言学习的优势和特征,能够帮助我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满足我国市场英语人才需求。因此将ESP 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ESP 理论模式与我国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21 世纪信息快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得到迅速扩张,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的推广时代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浏览,从而进一步了解和接触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提高和拓展学生学习能力。因此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正视ESP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突出ESP 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专业优势,将大学生专业与英语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ESP 理论是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因素。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决定了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随着我国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步提升,高校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契合起来,主动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ESP 理论下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学生英语实践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灵活运用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模式。为此,基于ESP 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重视,进而主动创新和改革英语教学形式。

三、ESP 理论模式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联系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自提出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为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道路,我国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多从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方面为立足点,如开设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提出自主学习模式,优化课程教学评价等,或从外部因素规范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却忽视了英语教学的本质特征。尽管这些改革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得英语课程教学依然停留在形式上。2007 年国家教育部推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灵活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出我国未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是以提升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逐渐形成了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形式,即要求遵循ESP 理论的精髓和核心设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选择相应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着重培养大学生英语专业使用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能够流畅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对话,为大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在我国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教学。这种教学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同时很多教师没有将学生专业与英语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无法胜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为此,基于ESP 理论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四、ESP 理论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ESP 理论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提出和运用是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ESP 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大学生专业用途的英语教学。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场所,通过大学课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工作岗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形式。培养一批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也成为国家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ESP 课堂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教育者已经认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高校作为大学生知识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场所,已经将英语作为大学必修课程,基本每一所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将英语作为独立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但是由于英语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国内关于英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关于英语教学的实际运用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课程方面,依然照搬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这就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较低。ESP 理论模式下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目标: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要实现多元化发展,既要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又要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以便拓展学生知识水平,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构建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开设大学英语四六级选修课程、英美文化赏析课程、相关工作领域应用型英语选修课程等;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全面实现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和巩固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英语灵活运用能力;最后,大学生英语课程设置还需要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如经济类专业学生用注重经济术语和专有名词教学、计算机类学生则需要掌握编程、计算机名词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2]。

(二)创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英语课程专业化水平

尽管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得到推广和普及,但是依然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教学,从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而大学作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需要主动承担起学生综合能力教学的职责[3]。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教学形式,降低英语学习效率,为此想要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改变以往单一、落后的教学形式。ESP 理论模式下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形式,积极开展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教学活动,如熟练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多媒体中挖掘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软件功能,吸引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乐趣;又比如教师要主动加强和学生的交流,灵活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教学法等,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最后,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教学,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英语表现机会,如组织英语写作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三)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高校要重视教师人才的选拨和招聘,打造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教学队伍,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首先,高校要重视教师专业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让教师明白自身的教学职责,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如邀请著名的教育学专家或学者到校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参与交流学习会议等,提高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其次,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通过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并给予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帮助教师进一步认知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引导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给予优秀教师丰富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满足教师自我需求,提高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可。

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能够结合时代发展下的人才需求类型,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ESP 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想,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明确英语教学的专业性,建立英语与专业知识密切的联系。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悉ESP 理论下的英语教学模式[4]。

五、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ESP 理论模式,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必然途径,能够为我国国际化进程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人才。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英语教学工作者要主动创新英语教学形式,深入学习和掌握ESP 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市场人才需求类型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让学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岗位职责,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理论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坚持理论创新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