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秋, 毛蔚兰
(1.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学院,北京 100875;2.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反腐倡廉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古往今来,道德与法律相结合,构成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社会生活稳定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手段。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共和国前进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种力量,归结起来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道德是精神力量的核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是新中国前进发展的巨大力量。现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建设作简要回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进步的道德促进社会经济关系的巩固发展,落后的道德阻碍、破坏社会经济关系巩固发展。进步道德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撑。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道德观念。”[1]121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说:“新道德既是随着社会生活的状态和社会的需求发生的。就是随着物质的变动而变动的,那么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2]151-152社会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最终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663-664根据这个观点,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具有深刻长远的思想。其中,就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肯定道德由经济关系决定,同时认为,道德一经形成,就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对产生它的经济关系(基础)产生反作用。进步的革命的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道德起阻碍、破坏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产生巨大促进作用。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意义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做了高度定位,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道德建设的作用。国无法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掀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热潮。
把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之中。道德建设、道德修养是成为好干部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208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运用道德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把物质文明推进到一个新境界,与此同时创造出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强调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抓好理想信念建设,要坚持重在建设,要善于创新。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法律和道德以不同的方式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一般说来,法律是讲“必须”,对违法犯罪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道德是讲“应当”,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人内心信念得以实现。国家治理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国家治理中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刻阐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5]90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德是对每个公民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它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发展的优良道德传统,有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道德,又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先进道德,而其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这是共和国前进的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道德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历史条件,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提倡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作为社会公德。“五爱”是对社会主义时期道德规范具体内容的科学概括,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产生长期的巨大影响。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赋予了“五爱”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的内涵,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五爱”作为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要求(或道德规范),进一步肯定下来。《决议》对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规划,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道德建设的体系结构,也可以把其看成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体系结构。《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为着力点。”[6]4
2019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时俱进提出道德建设的四个重点任务。针对网络深入人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特别提出要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2006年,中央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八荣八耻”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告诉人们是非荣辱善恶美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有利于良好道德风尚之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公民道德建设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持续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毫无疑问,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结出丰硕之果。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产生、特点和作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任何社会都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共识的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核心价值观,融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也回答了培育什么样公民的重大问题。新时代的公民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应该具有自信、重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综合素质,是有新风貌、新姿态、新作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道德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患而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力量源泉。
1984年党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发挥了重大作用。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出现许多新情况新变化,2019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建国70周年颁布实施,适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做出新的部署,对于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一切爱国者为两个“百年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道德模范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最具说服力、最有正能量的鲜活教材,是时代精神、价值要求的体现。
时代是产生道德榜样的土壤。7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时代楷模、道德榜样,发挥了道德模范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隆重举办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这项活动已举办七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关心关爱道德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就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被评出的道德模范人物,都有感人肺腑的事迹,催人奋进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展现了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体现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焕发出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2019年6月27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规定国家设立“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把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褒扬、宣传功勋模范人物的丰功伟绩,向全社会发出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强烈信号,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共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伟大贡献。
中组部中宣部颁布关于表彰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的决定(2019年6月25日)。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为宣传庆祝第35个教师节,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事迹风采,彰显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全国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组织开展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2019年7月18日)。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观念,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九单位联合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永远铭记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铭记新中国卓越的奋斗历程,永远铭记英雄模范的崇高品格(2019年7月22日)。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15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名单(2019年8月2日)。
中宣部新命名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019年9月16日)。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在社会主义时代,不同历史时期,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的思想理论课体系和教材,把道德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田。
我国高等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适应当时高校的需要,党和政府采取的主要工作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1950年8月,政府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由此明确了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为当时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最初开展的课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1952年10月,发布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中,又对以上课程在各类高校的设置、学时及其讲课的次序,做了详细规定。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本确立。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做了调整,各类学校统一加开《马列主义基础》,把《新民主主义论》课程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程。同年11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纳入研究生教学计划,这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由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覆盖[7]。此后的一段时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曲折中发展前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掀开新的一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018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角色和重大作用,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向,为我们下阶段办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9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做了部署。
伦理学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客体,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使用伦理学这一概念,但伦理道德思想十分丰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伦理学科曲折中发展,逐步走向兴旺之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道德支撑,为教育立德树人做出贡献,为共和国前进谱写篇章。
回顾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从事伦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者屈指可数,真正开始伦理学科建设是改革开放之后。最初,全国只有两三个专门研究团体,十余个研究人员每年极其有限的研究成果。如今,我国的伦理学科可以说是兴旺发达,无论是伦理学原理,还是各种伦理学说、道德发展历史,特别是在应用伦理学领域(例如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科技伦理学、教育伦理学、商业伦理学、消费伦理学等等),大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拥有一支成百上千人的理论研究和教学队伍。从高中到大学,普遍开设了伦理学课程或者类似于伦理学的课程,多种期刊上(如《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每年都有上百篇学术论文发表,一批批研究论著出版。我国的伦理学者频繁地出入国际学术论坛,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我国高校的伦理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年撰写大批学术论文。今天的伦理学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已经成为一门“显学”[8]。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正在成长着一批卓有成就的青壮年的伦理学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者,他们继承老一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如冯定、李奇、周原冰、罗国杰等同志的品格、学风,闪耀着时代创新精神,博采众长,吸收东西伦理文化精华,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中持续奋斗。
我国伦理学理论研究几十年来大体经历了从实现观念变革到走向社会生活,再到面对职业领域的若干阶段。从研究形式上,从革命伦理学到世俗伦理学,再到社会伦理学。可以说,伦理学研究遍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国的、各地的伦理学会及其活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逐步形成相互联系各具特色的伦理学研究合力。
改革开放以来,伦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大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中国传统伦理学,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关于人的道德主体性,关于人道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作用,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关于道义论与功利论,关于公平与效率,关于我国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估计,关于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于价值观多元化与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生态文明”的多种释义[9],关于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关于网络伦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审视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使命新篇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将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更加展示其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