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英,王 静,高 天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83;2.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28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一种主要寄生于胃内的慢性传染性致病菌,早在1983年就被澳大利亚的学者Barry J.Marshall和J.Robin Warren发现,并从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来。以往的研究证实,H.pylori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溃疡、胃癌等的致病因素。近些年来,还发现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消化系统外疾病也密切相关[1]。因此,预防和根治H.pylori感染对于缓解及治愈上述疾病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目前全球H.pylori感染率超过50%[2]。我国感染H.pylori的人群超过7亿[3]。有研究表明,我国H.pylori感染人群在性别、年龄和地域上有差异,女性略低于男性,20~40岁人群约45%~64%感染H.pylori,大于70岁人群约78.9%感染H.pylori,南方地区的感染率低于北方地区[4]。有报道指出,在H.pylori感染患者中,100%的人有活动性胃炎,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占8%、胃溃疡发生率占10%,<1%的人发展成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5]。基于H.pylori与胃癌的相关性,世卫组织在1994年就认定H.pylori为Ⅰ级致癌物[6]。
在2015年京都全球共识中,H.pylori感染被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口-口及粪-口传播是人与人之间H.pylori传播的主要途径[7]。科学研究表明,H.pylori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够在胃中生存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H.pylori的致病过程可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1)环境改造;(2)动力调节;(3)定植黏附;(4)毒素损伤[8]。
首先,H.pylori进入胃内对所处环境进行改造,通过尿素酶对菌膜表面的尿素分解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便于自身存活。H.pylori在黏稠的环境下,有较强的运动能力,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H.pylori借助鞭毛运动穿过黏膜层,定植于胃黏膜深层、胃黏膜上皮细胞。感染H.pylori后,胃的上皮细胞表面pH值升高,正常的胃酸与胃泌素之间的反馈机制受到干扰,导致胃泌素的水平升高和胃酸的分泌增加。同时,在细菌鞭毛、黏附素、尿素酶、蛋白酶、内毒素与空泡毒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引起黏膜损伤,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导致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9]。
关于H.pylori致病机制,一些研究在基因和信号通路方面有一定进展。H.pylori不同毒力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其中Ⅰ型菌株感染毒性强于Ⅱ型,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以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VacA(空泡毒素) 抗体都表达者常见,CagA 血清阳性者患胃癌风险增加[10]。CagA是细菌进入体内分泌的主要致病因子,通过激活相关的细胞癌基因和肿瘤调控信号通道,在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修饰和miRNA等表观遗传学方面促发肿瘤[11]。胃上皮细胞 c Met 受体的 rs41739 位点突变可增加 CagA 致癌风险,因此,H.pylori感染致胃癌发生与基因及环境交互作用有密切相关性[12]。
临床上较常用的H.pylori检测方法有对活组织的切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尿素酶检测、血清学检查、粪便抗原检测、13C-14C尿素呼气试验等方法。
活组织切片染色是通过对胃黏膜活检组织进行切片,经特殊方法染色后观察,对H.pylori感染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特异性,但染色方法较繁琐,H.pylori菌体的不均匀分布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存在会影响其检测结果。
细菌分离培养是对胃镜检查中所取的活检标本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阳性率不高,操作检验时间较长,结果报告需要3~5 d。
快速尿素酶试验,属于间接试验,取胃黏膜活检组织放入检测试剂并观察颜色变化,若试验结果为阳性,表明存在H.pylori感染。本法易受取样标本、细菌数、反应时间和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H.pylori血清抗体检测,由于H.pylori菌体表面存在的多种抗原均可刺激宿主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通过检测其特异性IgG可判定H.pylori感染。H.pylori感染后,需要半年的时间出现抗体,早期查抗体,易出现假阴性,其阳性结果不一定表明是现症感染;H.pylori根治后,1~2年时间抗体才逐渐转阴,因此不能用于根除H.pylori治疗后的复查,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H.pylori粪便抗原检测,是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对抗体进行标记或显色的方法进行检测。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定植的H.pylori,可随上皮细胞的更新而脱落,并随粪便一起排出。通过检测粪便抗原可了解有无H.pylori的感染。该方法为非侵入性检测,适用于任何年龄,可用于H.pylori现症感染、根除H.pylori效果观察。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目前被称为非侵入性诊断H.pylori感染的“金标准”,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Maastricht-5共识中提出该法是目前诊断H.pylori感染最有效和最方便的方法[13]。要求患者在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铋剂、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PPI)等药物,在空腹状态或餐后2 h进行,否则会造成检测结果呈假阴性。
14C-尿素呼气试验也被临床采用,但因其有放射性,儿童和孕妇禁用,检测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符合以下四项之一者,可诊断为H.pylori感染:(1)胃黏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三项中任一项阳性;(2)13C或14C-BUT阳性;(3)粪便H.pyloriSA阳性;(4)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H.pylori感染传染性极强,除非有抗衡因素,所有H.pylori感染者均需治疗,抗衡因素包括社区再感染率、卫生资源优先度和伴存疾病等。
H.pylori根治方法:包括经验治疗和基于药敏试验治疗。由于受费用、可获得性、可靠性等因素影响,很少采用药敏试验治疗方法。临床一般会选择经验性治疗方案。
标准三联方案:包括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或阿莫西林。14 d给药疗程较7 d疗程可提高根除率,在2016年多伦多共识中,明确建议将H.pylori治疗疗程延长至14 d[14]。Maastricht- IV共识中,如果当地克拉霉素耐药率>15%~20%,就不推荐三联疗法,而应选择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15]。
含铋剂四联疗法:包括PPI+铋剂+2种抗生素。其中对抗生素的选择,根据不同人群、对细菌的耐药程度、对药物的副反应、初治或复治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可选择克拉霉素与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中任意一种搭配,或选择四环素与呋喃唑酮和甲硝唑任意一种搭配[16]。
对于铋剂禁忌证,可选择非铋剂四联疗法,根据给药方法不同分为3种方法:序贯疗法(前5~7 d口服一种PPI+阿莫西林,后5~7 d将阿莫西林换成克拉霉素+甲硝唑,如果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左氧氟沙星);伴同疗法(10~14 d口服一种PPI+3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混合疗法(前5~7 d口服一种PPI+阿莫西林,后5~7 d+克拉霉素和甲硝唑)[17]。从疗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3个方面比较,我国最近的3项荟萃分析表明上述3种方法效果相似。目前尚不推荐序贯疗法为一线治疗或后续补救治疗方案。替代方案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依从性及当地耐药情况而综合考量[18]。
有报道指出,联合益生菌通过免疫途径和非免疫途径抑制H.pylori感染,增加健康效益,这些益处包括提高细菌根除率和减少抗生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由于在各项研究中使用益生菌的时机、疗程、种类及剂量尚无统一方案,同时联用的抗菌素方案也不相同,目前尚需在证实益生菌的单一使用和并用效果后,才有望得出更可信的结论[19]。
H.pylori成功根除指治疗停药后4周以上,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2)粪便H.pylori抗原检测阴性;(3)内镜检查下取胃体、胃窦至少两块胃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检测阴性[20]。
H.pylori复发是指患者体内原有的H.pylori菌株再现,经过不彻底的根除治疗,原有H.pylori菌株被不利因素抑制活性,变为球化形式,毒力在球化形式中增强表达可作为形态转化期间识别H.pylori的诊断标记[21]。
球化的H.pylori为可存活但不可再培养的状态,可迁移至其他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生长,并能检测出来,其发生时间早于再感染,H.pylori的形态与其毒力作用密切相关。
H.pylori再感染是成功根除H.pylori后又感染了新的H.pylori菌株。H.pylori感染后不会获得终身免疫,H.pylori经药物干预清除后可被再次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有调查显示患者在H.pylori根除治疗后的第1、2、3年内,再次感染率分别为8%、11%、13%左右[22]。H.pylori反复感染,导致H.pylori清除率受菌群失调、细菌耐药、机体不耐受等因素影响,增加治疗难度,人体也会因多次用药产生不良反应。
目前,对H.pylori的药物抗菌疗法存在根除率不高、易复发等特点,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对抗大多数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防治H.pylori感染的研究热点。H.pylori感染后宿主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效果较低,H.pylori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的相对较少,大多处于临床前阶段,主要类型有全菌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核酸疫苗等,面临如下问题:(1)如何寻找有效的疫苗抗原及筛选合理的抗原组合;(2)怎样联合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搭载高效的递送系统,增加疫苗的免疫作用,减轻佐剂的副作用;(3)胃组织是否会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效应造成损伤[23]。目前,H.pylori疫苗的研制仍需不断完善,尿素酶和黏附素与细菌生存和定植有关,这些毒力因子可以作为H.pylori疫苗研发的抗原来研究[24],在兼顾上述相关问题基础上,将有望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
在预防感染方面,H.pylori传播性极强,被感染的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1)广泛宣教。增加人们对防治H.pylori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相关知识,科学对待。(2)定期体检。H.pylori感染后不一定表现出临床症状,建议将H.pylori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做到早干预、少传播。(3)保持口腔卫生。目前有研究表明,患者牙周和口腔卫生状况与根除率有关,可用对H.pylori有效的漱口液,保持口腔卫生和良好生活习惯。(4)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已感染H.pylori的患者有传染性,共同生活的人员要及时检查,实行分餐制,定期消毒餐具,治疗后及时复查。(5)不吃生食、饮生水。有研究发现,H.pylori在自来水中的存活时间为4~10 d,在河水中存活时间甚至长达3年,所以预防H.pylori的一个要点就是尽量避免生吃食物和饮生水。(6)医务人员要规范操作,在进行胃镜等检查时避免医源性传播。
在检查治疗方面,一些研究为临床提供了值得探讨的思路:有学者提出了H.pylori个性化精准诊疗方案,根除率受H.pylori球形变、宿主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等因素影响,通过该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与检测,可了解人群PPI的代谢基因型(快、中、慢代谢型),在根治前获得抗生素的耐药信息、根除失败者的球形变以及患者PPI代谢型,针对H.pylori全基因组中的致病基因进行分型分析,有助合理选择PPI类型或剂量,对精准根除H.pylori有指导意义[2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NLRs)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激活,能特异性识别多种微生物群体而调控宿主与病原体的应答,通过NLR 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检测,预测胃癌发生风险,调控基因表达可有效预防胃癌发生[26];凋亡促进因子(FAF1)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相关生物学行有关,通过外源性靶向导入FAF1编码基因,在基因水平诱导癌细胞自身高表达FAF1蛋白,增强肿瘤细胞凋亡诱导,抑制胃癌发展和浸润转移,而对正常组织细胞不造成损伤,为H.pylori感染的胃癌患者治疗进程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