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庆贺,臧传佼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俗语云:“三九三伏不养猪”,夏季高温多雨, 猪舍内的湿度相对较大, 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得猪群采食量下降,极易引起猪群的应激,同时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细菌的滋生极为有利,使得猪场易发生一些细菌病。另外,由于非瘟的影响,猪场普遍存在三元猪留作种用、 猪群免疫抑制普遍存在、 上一年储存的玉米中霉菌毒素超标等问题, 使得猪群中常常发生多种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 导致猪群的临床症状复杂化,病原体多元化,不仅增大了猪场中疫病的防控难度, 也使得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加大了猪场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围绕夏季常发的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控提供几点意见,供猪场参考。
链球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根据猪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可将猪链球菌分为35 个血清型,其中2 型为主导菌株,是最重要和临床分离率最高的血清型,除此之外,在最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7、9型也是常见的血清型。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 习惯上将链球菌分为急性败血症型、 脑膜炎型、 关节炎型等。 本病大、小猪只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夏秋潮湿闷热季节多发。 与病毒病混合感染在链球菌的发病病例中较为常见,断奶应激、霉菌毒素等也可加重链球菌的病情。
防控措施: 在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应激, 对于本病可以通过疫苗来进行预防接种,由于链球菌血清型众多,可以选择成熟的三价 (C 群,2 型,7型)链球菌疫苗,在仔猪21~28 天进行免疫。 在治疗方面,抗生素是对抗链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因本病的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发病急, 猪场应策略式地选用药物 (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和磺胺类药物)做好定期保健。 链球菌耐药性很强, 对常用的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注意交替使用药物。
猪丹毒(也叫钻石皮肤病)是由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主要侵害母猪和架子猪,发病初期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打火印), 随后转为慢性型,患猪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 猪丹毒病多呈散发或者地方流行,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炎热多雨季节多发,近年也见有冬春暴发流行。
防控措施: 猪场要防止疾病的传播主要是防止外来病原的侵入,猪舍内要定时消毒或带猪消毒,夏季猪舍适当的消毒还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另外,病死猪要严格按照深埋要求处理。 对于本病可以通过免疫疫苗进行防控, 猪丹毒活疫苗或者选择一针三防的猪瘟、丹毒、肺疫三联活疫苗。 在治疗方面,丹毒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 猪群在发病后24~36 小时内治疗,疗效理想。首选药物为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头孢类(头孢噻呋钠)等,药物治疗时对该细菌应一次性给予足够剂量,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对发病猪只隔离, 同时对其他猪群用阿莫西林进行保健。
副猪嗜血杆菌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国猪群中普遍存在,已成为全球性危害养猪业的一大重要的细菌性疾病。 目前我国已确认的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共有15 种,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为1 型、 4 型、 5 型和13 型,其他血清型发生很少。 不同的血清型菌株, 其毒力与致病力差异很大, 各个不同血清型或不同菌株之间的免疫力交叉保护力较低。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呈地方性流行。 主要危害哺乳后期的仔猪(断奶前 后)和保育仔猪。 由于本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属于条件性致病菌, 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诱发流行。 本病常多种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 单纯性感染很少。 副猪通常被称为圆环病毒和蓝耳病毒的影子病。
防控措施: 由于本病治疗效果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猪场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同时选用含血清型多, 交叉保护力好的多价疫苗(1 型+5 型)进行免疫,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做好药物的保健工作, 对已发病的猪用敏感抗生素药物紧急治疗。
猪巴氏杆菌病又叫猪肺疫,是由特定的血清型引起的猪急性、散发性的传染病。 最急性为出血性败血病, 咽喉部肿胀, 高度呼吸困难(俗称“锁喉疯”);急性型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在闷热多雨的季节易发。 猪群发病多为散发或者为其他疾病的继发。
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及卫生防疫制度。 一旦发生本病,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圈舍采取消毒措施。 个体治疗方面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本病高发猪场,可以提前进行疫苗的防疫。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曾称为 “猪魏氏梭菌病”,是造成仔猪、育肥猪、怀孕母猪以及种猪急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以胃肠道弥漫性出血而引起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发病急,病程短,常无先兆症状而突然死亡。 C 型菌株是导致2 周龄内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原,A 型菌株则与中大猪的急性“猝死”有关,急性猝死的猪,全身苍白,口鼻有血色或白色泡沫,腹部极度膨大,肛门外翻。
防控措施:由于该病病程短、发病急,一旦发病,紧急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猪场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猪场在进入春季以后或者气温剧烈变化的时候用地美硝唑进行保健,每1000 千克饲料中添加20%的地美硝唑1000~2000 克,可有效减少本病的发生,有条件的猪场可选择疫苗进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