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建设
——兼论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培养

2020-12-13 13:24周志强陈艳梅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思想

周志强 陈艳梅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源泉。高校在承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时,必须毫不动摇地将大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列入其中。那么,高校如何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中的作用?如何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永恒的主题?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构建。

一、爱国主义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爱国主义内涵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丰富和复杂的内涵,但其最基本、最基础的内涵是一个人对其所属国家的一种情感。正如:1918 年11 月,列宁在“皮季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中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又如:教育部在2018 年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这样描述:“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2]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当然,爱国主义除了这些最基本的内涵,还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在“辞海”中,爱国主义被定义为:历史地形成的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行为。[3]不同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论断,除以上的情感论、主客体论之外,还有词语解释论、序列质论等。[4]综合以上,爱国主义可以理解为是个人或团体对自己的祖国的国土、民族、文化等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意志和效国行动。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实践将国家的意志、国家的精神、国家的认同内化于个体、团体,以至整个民族普遍遵循的价值尺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会随着国家的发展进程而不断演变和进化,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表现。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当时中国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此时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宣传抗日思想、唤起民众忧患意识、激起全民反抗精神为主;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战争刚结束,百废待兴,此时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为主。不同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也不同。就美国而言,爱国主义教育侧重于公民教育,倡导公民依法享受自由与权力,培养“责任公民”,强调每一位公民应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法国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更加侧重培养国民对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自信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带有较为深厚的文化中心主义色彩。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基本嵌入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没有形成独立课程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孕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逐步走向完整,归纳起来经历了恢复与重建、完善与优化、发展与提升三个阶段。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恢复与重建阶段(1978-1988 年)

“文化大革命”以后,国家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拨乱反正的同时,高校政治理论课也得到恢复和重建。1978 年10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的通知”,将“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1982年10 月、1984 年9 月,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高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1987 年7 月至1987 年10 月中宣部、国家教委先后下发有关文件规定,设置“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5 门课程为思想教育课程,其中前2 门为高校必修课,后3 门可选择地开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主要在“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课程中体现,着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国家时事,学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等,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完善与发展阶段(1989-2004 年)

1989 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1 年5 月,共青团中央、中共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要求共青团员接受并做好爱国主义教育。1992 年9 月、1993年6 月,国家教委思政司先后召开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和座谈会,将“思想教育课”中的“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1 门必修课,并将“思想教育课”改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1995年10 月,国家教委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又命名为“思想品德课”,并与“马列课”简称为“两课”;1998 年6 月,中宣部、教育部对“两课”设置做了新方案,明确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 门课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3 门为思想品德课,并对这些课程教学内容、课时数、学分等作了具体规定。2003 年2 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教育部对“两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作了全面修订。在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涉及到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特别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作为独立章节,阐释了爱国主义相关内容,更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热情。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优化与提升阶段(2005 年至今)

2004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次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称谓,不再使用“两课”。2005 年2 月,中宣部、教育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门必修课,同时,要求开设“形势与政策”。2011 年1 月、2015年7 月分别制定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并在2010年、2015年、2018 年3 次完成对课程教材进行修订,不断将国家意志、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等融入教学内容。比如:2018 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就对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结构的调整——将“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调为“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改革创新”;内容的增减——增加“爱自己的国家”等知识要点,删减“爱国主义时代价值的相关内容”等;表述的更改——根据十九大精神对关于台湾问题部分作了修订等。[5]

三、构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

(一)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化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爱国主义的内涵来看,它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其中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也时常通过家国家史、仁爱思想、文明礼仪、文学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当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并实现课程化时(这里的课程化不仅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正式理论课程,也指课堂教学之外的非正式实践课程),也就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了明确培养目标、合理的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恰当考核与评价的方式等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不仅可以拥有独立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而且还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科学中的渗透与融合。从而在实施爱国主义课程化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更加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现实需求——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对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发展历程的梳理中,我们已清楚地看到目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国家层面仍然未开设独立的课程,导致教学内容上缺少课程论基础,缺乏整体课程意识,更是没有完整的课程结构和科学的课程体系,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年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2018年4 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研究生田某在微博上发表错误言论,辱骂国人,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更为可笑的是,该生在本科期间就获过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十余项荣誉,履历十分光鲜。无独有偶,2018 年9 月,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一年级新生王某在微博上散播辱国言论。这让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的爱国教育的实效。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化就是要改变爱国主义教育的随意性、零散性,着重强调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三)时代主题——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化有利于爱国主义成为永恒主题

2015 年12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课堂的爱国主义理论学习和课后的爱国主义实践课程都是他们树立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态度、养成爱国行为的重要途径。课程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发展、更新内容的重要保障,只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化贯穿到课堂的理论学习和课后的实践课程,并列入教学计划,爱国主义教育就将成为每一个大学生人生的必修课,成为每一个时代永恒的主题。

四、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应时代化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逻辑起点是实现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紧密联系时代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设置课程的形式将国家的观念、国家的认同转化为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民族精神、时代要求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相融合,用当代大学生成长时期能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到的人和事去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仅仅是通过说教、访问等形式,就会处于困惑的境地,时间一长,就可能令人感到厌倦,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复杂性,教育者需要建立与时代相符合的伦理精神以完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6]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应生活化

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内容不但要体现国家意识,也要来源于生活,只有来自现实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有效地触动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触发爱国体验,激发爱国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培养人适应国家生活的社会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过程,而是通过在国家统一环境中的活动参与,使个体对国家不成熟的体验与认知走向成熟,并成为特定国家统一环境的适应者和参与者。[6]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不论是内容的构建还是方法的选择,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教育者应该借助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的题材,不断推进教育课程生活化。正如把现实生活中一部充满爱国主义色彩的影片,如:《战狼2》,引入课堂,让大学生观看、讨论、分享,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应实践化

传统课堂的理论课程及其“灌输式”教育方式在以往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上而下的纯理论的教育内容往往更加容易受到学生的排斥,他们更加喜欢富有实践性、生动化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或活动作为课程内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内容应从“理论化”走向“理论化+实践化”;课程教学方法应从“灌输式”走向“灌输式+体验式”;课程教育空间应从“课堂”走向“课堂+课外”;课程考核方式应从“结果测试”走向“过程评价”。作为新时代每一位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学会如何将爱国鲜活的实践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逐步加大实践性课程比例;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基层,走进社会,并学会利用社会各种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建立更多爱国教育实践性课程,不断地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爱国行为。正如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应体系化

体系化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是指学校为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意志,增强学生报效国家行动,而有针对地设置一套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体系。爱国主义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指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要体系化,同时也指多门课程要融合一体,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补充的课程支撑平台。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建设:就一门课程而言,体系化主要是要将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相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就多门课程而言,体系化主要是高校在设置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时,要有针对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也要有针对个别学生的选修课;要有课堂“灌输式”的理论课,更要有课堂外“体验式”的实践课;要有独立开设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也要有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相关课程。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