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9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2019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面完成了年度能源工作目标任务。
公司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公司党组印发《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增强公司系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公司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绿色发展、卓越运营、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本质安全和党建质量上实现“六个新提升”,在新能源、发展“处僵治困”上实现“两大突破”。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雄安公司全面开展工作,启动雄安新区能源综合服务项目投标。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和洋浦气电项目全面启动,牵头重组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组建海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力支持“清洁能源岛”建设。编制并实施《服务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打造长三角能源供应链集成创新产业集群。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建成布局合理、技术领先、服务多样化的能源格局。
按照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19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公司积极贯彻电力体制改革精神,主动参与电力市场建设,构建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风险防控机制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开拓机制,坚定不移推进绿色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
公司加大放管服力度,充分简政放权,推行新能源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实现新能源全过程管理,有序下放投资建设管理权限,极大地激发了基层企业发展积极性。截至2019年10月,公司新能源核准(备案)规模、实体开工规模、基建新增规模分别达到594万千瓦、708万千瓦和282万千瓦,大大高于近年来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公司提出“两线”“两化”战略,在我国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通道起点为依托,布局有较强竞争力的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在东部沿海地区,打造有质量有效益、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陇东能源基地(新能源、煤电)、江苏能源基地(海上风电)、内蒙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能源基地(新能源)、西藏能源基地(水电、新能源)签订省企框架协议或基本达成一致,依托项目已不同程度进入初可研、可研阶段。广西、山西、四川、河南、广东等一批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基地也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澜沧江上游云南段乌龙弄、里底水电站实现投产,托巴水电站具备主体开工条件。启动澜沧江上游水光互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流域各水电站正在开展预可研、可研。大渡河硬梁包水电实现开工建设。石岛湾高温堆示范工程完成主设备安装,控股投资的海南昌江二期压水堆核电项目全面启动,福建霞浦、石岛湾压水堆项目前期工作深入推进。海南洋浦气电、吉林农安、山东泗水生物质项目、呼和浩特热电厂充电站等一批项目也实现落地。
牢牢把握煤电一体化、清洁供暖、“等容量、减煤量、减排量”替代的发展主线,控制煤电项目开发节奏,关停新疆塔什店电厂2台小机组,主动终止482万千瓦煤电项目前期工作。挖掘现有煤炭资源,配合输电大通道建设,推动甘肃、内蒙等区域煤炭项目建设。
公司国际化发展“一体两翼”(一体:公司总部,两翼:香港公司、澜沧江公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布局和资源开发,英国斯伯丁燃气机组顺利投产发电,英国威尔特郡电池储能项目按计划推进。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同志接任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利用这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平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公司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组建成立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煤炭技术研发中心以及集团级检修中心,筹划设立科技创投基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力度加大,聚焦“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火电DCS 工控系统国产化、新能源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实施智能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8项重大科技项目,公司企业云数据中心建成投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19年共获得包括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在内的2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公司马洪琪院士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能耗水平不断降低,截止到10月底,公司供电煤耗达到301.49克/千瓦时,同比下降0.67克/千瓦时,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在全国火电能效和可靠性指标竞赛中,公司获奖机组数量行业最多。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公司累计96%的煤机实现超低排放,“2+26”城市电厂煤场封闭项目全部开工。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改造项目全部完成立项。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圆满完成国庆七十周年重大庆祝活动等重要时段保电任务。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履行好能源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开展公司未来五年顶层设计,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在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坚定不移推进绿色转型,做优电力主业,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低碳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保,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提升能源效率,供电煤耗再降低0.7克/千瓦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逐步实现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5%的目标。坚定不移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促进产业链有效延伸,启动储能、氢能、多能互补等一批示范项目。坚定不移推进能源安全生产,确保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电力保供万无一失。坚定不移推进提质增效,保持经营效益同比提升,有效处置煤电过剩产能。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发展,完成百万千瓦左右的项目储备,实现国际化经营水平领先。
做好能源战略基地与国家和省市能源电力“十四五”规划衔接,实现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推动陇东能源基地重点项目当年核准并开工,实现东西部能源互济和资源共享。江苏能源基地形成海上风电项目集群、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带,打造最先进的海上风电先行区。加快内蒙能源基地工作进展,推动落实送出通道与消纳市场,争取成为跨区能源发供双方同步开发、同步建设、精准对接的典范。西藏能源基地夯实水电项目开发条件,用最高效和经济的水电技术作我国西部能源开发和能源扶贫的表率。广西、山西、四川、河南、广东等能源基地也将尽快落实项目资源,谋划好开发模式,成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示范区。
积极投身新能源平价时代,加强规模化项目开发,抓住补贴窗口时机,争取竞争性配置取得积极成果,深化对外合作,加快合作项目开发,2020年新能源基建新增规模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澜沧江以外西南其他水电重点项目顺利核准,海南昌江二期项目正式开工,雄安、海南等重点地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落地,天然气、生物质等多种方式发电项目择优建设,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煤电、煤炭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