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兰坤
2016年1~12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治疗17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1 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7~14岁。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Ⅳ型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12 d。
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下手术。患儿仰卧位。膝关节镜前内、外侧入路,探钩经髌腱中央入路复位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由胫骨近端内侧向撕脱处骨床的前内、外侧边缘各打入1枚导针,4.5 mm空心钻钻孔形成骨隧道,高强度PDS缝线交叉捆绑,对骨块均匀加压,屈膝30°打结。以石膏或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伤口不渗血即可进行股四头肌肌力练习,2周后开始行膝关节屈伸练习,以不引起疼痛为度。摄X线片复查显示骨痂形成时部分负重,骨折线消失时完全负重。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1例手术切口炎性反应,经换药后愈合;1例关节僵硬,加强康复训练后功能恢复满意。17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稳定性均满意。
关节镜下通过骨隧道的高强度PDS缝线固定,稳定性较好,创伤小,更适用于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1]。建议以交叉固定或多股缝线固定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积,避免缝线的切割导致固定失效。本术式优点:① 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② 避免了对骨骺的机械性和免疫性损伤;③ 缝线不影响MRI检查;④ 在治疗粉碎性骨折中更具优势;⑤ 能够合并处理半月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