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红 孟爱中 吉用铨 陆晓峰
(1海安市南莫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省南通市 226600;2海安市植物保护站,江苏省南通市 226600)
水稻穗瘟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流行与否虽取决于水稻品种的抗性及易感生育期的气候条件,但控制其流行的关键仍是主动进行喷药保护。为探究水稻穗瘟病的有效防控技术和有效防治药剂,笔者于2018年进行了相关药剂的防治技术研究,旨在为大面积水稻生产上穗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在海安市南莫镇砖桥村一水稻种植田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试验田土壤肥力中上,为黏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8%,pH为7.5。试验进行时田间叶瘟病株率为7.48%。
供试药剂为75%三环唑WP(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市售)、30%氟环·三环唑SC(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样品)、20%稻瘟酰胺S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售)、30%稻瘟灵E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售)、20%春雷·戊唑醇WP(江苏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市售)。
试验设适期试验(分期用药)和药效试验两个部分。(1) 适期试验。按施药时间不同设5个处理,各处理均施用75%三环唑WP 450 g/hm2,分别在水稻破口5%、50%、80%和抽穗50%左右时用药1次,以及用药2次处理,即在水稻破口5%和抽穗80%时各用药1次。(2) 药效试验。在水稻破口5%时用药1次,按不同药剂及其不同施用量设9个处理,即75%三环唑WP 450 g/hm2,30%氟环·三环唑SC 600 g/hm2、900 g/hm2、1 200 g/hm2,20% 稻瘟酰胺SC 1 500 mL/hm2、1 800 mL/hm2,30%稻瘟灵EC 2 250 mL/hm2,20%春雷·戊唑醇WP 600 g/hm2,清水对照(CK)。两个试验共计14个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27 m2,随机区组排列。
施药时采用超达牌CD-16B型电动喷雾器对准稻株穗部喷细雾,喷施药液量为675 kg/hm2。试验期间各处理除不另外施用防病药剂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常规统一进行。
施药时,同时调查并记载水稻破口、抽穗情况。用药后,不定期观察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病情稳定时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直线调查100穗,记录病穗数并进行病情分级,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效,对相关数据采用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水稻穗瘟病情分级标准如下(以穗为单位):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计算公式: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9)]×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穗率或病情指数-处理区病穗率或病情指数)÷对照区病穗率或病情指数]×100。
经不定期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植株均未发现异常表现,说明在本试验剂量下,各药剂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2.2.1 适期试验
由表1可知,75%三环唑WP 450 g/hm2用药1次,以在稻株破口5%时施用,对穗瘟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达80.00%;其次为在破口50%但未露穗时施用,对穗瘟病的病指防效为71.46%;在水稻抽穗后用药,随用药时间的推迟,对穗瘟病的防效显著下降。另外,用药2次处理(在破口5%和抽穗80%时各用药防治1次)对穗瘟病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达91.46%,显著高于仅用药1次的防效。
表1 不同时期用药对穗瘟病的防治效果
2.2.2 药效试验
由表2可知,在水稻破口5%时用药1次,施用20%稻瘟酰胺SC 1 800 mL/hm2、75%三环唑WP 450 g/hm2、20%稻瘟酰胺SC 1 500 mL/hm2、30%氟环·三环唑SC 1 200 g/hm2对穗瘟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83.51%、80.00%、79.65%、78.83%,以上4个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不显著,且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另外,以施用20%稻瘟酰胺SC 1 800 mL/hm2对穗瘟病的病穗率防效最高,为86.48%,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穗瘟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水稻穗瘟病,若用药1次,须掌握在水稻破口初期施药;若用药2次,要掌握在破口初期和齐穗期各用药1次。同时,20%稻瘟酰胺SC和30%氟环·三环唑SC可作为20%三环唑WP的替代药剂用于防治水稻穗瘟病,在偏重发生条件下,20%稻瘟酰胺SC和30%氟环·三环唑SC的用量应分别不低于1 500 mL/hm2和1 200 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