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琳 张 舒(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121013)
所谓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刊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可见,融媒体是一种媒介运营方式,是一种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它集各家传统媒体之所长,融会贯通,优势互补,扩大了宣传的影响力度,强化了舆论的引导作用,以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了宣传效果的最优化。高校学报作为专业学术期刊,如何在融媒体的大潮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其专业化的内容特色,运用高科技的传播手段,把科学理论知识有效地传播出去,让学报发展搭乘融媒体发展“高铁”,让学术研究为新时代的建设领航,这是当前高校学报发展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 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达59.6%。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当前,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已是主流媒体的标配。受众参与、采编互动、融合传播,成为融媒时代媒介发展的新格局,媒体融合发展是现代传播的大势所趋。
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发展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新旧媒体不分主次,不分长短,没有强弱,而是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这种互补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紧密地相融,是要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质变,通过一体化放大媒介传播效能,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2]。融媒体以现代科技为载体,将人工智能运用在信息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同时,以网站、微博、微信、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兴媒介为平台,提供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信息传播服务,实现信息传播的全方位覆盖。
实际上,融媒体发展在期刊界早已逐步展开,并逐渐完善。目前,知网、万方、维普等大型学术网站基本涵盖了国内的主要学术期刊,高校学报位列其中。2011年,十几家学术期刊联盟成立,在知网推出了《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期刊之间的融合已经开始[3]。而且,在融媒体的浪潮下,多家学术期刊纷纷与新媒体融合,借助移动平台开展传播运营,甚至开通了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平台覆盖广的传播优势,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使自身拥有了新的发展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期刊的融媒体发展仍相对滞后,还有40%的期刊尚未运用新媒体平台[4],融媒体发展亟待加强。
在融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尽管广播、电视、期刊都在借助新媒介载体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但是“内容为王”永远是媒介竞争的焦点。就高校学报而言,学报展现的是高校科研的学术氛围,服务的对象集中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上专注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因此,学报的传播内容更有针对性,是专业的学术传播,具有学术的内容资源优势。而且在内容传播过程中,高校学报尤其注重刊载内容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思想性,侧重对某一问题的深刻分析和透彻阐释,以期带给读者更深刻的审视和评价,引领读者深入思考。高校学报没有过多的灵活变化,始终以一种端庄大方、朴素利落的形象面对读者、征服读者并锁定读者。
高校学报主要是以高校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展现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因此,学报刊载的内容多以学科来分类。各学科在相应的栏目刊发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既有读者关心的社会焦点,也有专业的学术热点,甚至可以就集中的问题展开百家争鸣,让问题纵向的思考更深刻,横向的拓展更广泛,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尤其是在问题的博弈阶段,集中的阐述,深刻的分析,有助于读者科学、理性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进而明确科研探索的方向,有的放矢,提升科研的研究价值。深刻的分析凸显了科研成果的完整性,集中的阐述体现了问题研究的系统性,这种剖析和阐释系统、完整地展现了问题全部枝节,使科研有理有据,成果具有说服力。同时,系统、完整的论述,还可以帮助读者形成一个有思想、有眼界、有深度的透彻的分析过程,提升了读者的学术认知,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严谨而科学的学术氛围。这种思考和探究的带入感,是其他社会娱乐期刊做不到的,也是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碎片化的报道所望尘莫及的。
一直以来,高校学报都是以学术研究为前提,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严肃地对待问题的论证过程,保证论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在高校学报刊载的内容,不但观点的引用需要标注作者、出处、时间,而且具体数据更需要标明具体的引用页码,增强论据的说服力,增加读者对学术论证的信任度。同时,高校学报的准确性还体现在学报的传播载体——纸质期刊的出版形式上。学报出版是批量印刷,其不可更改性,以及白纸黑字的永久性,都要求学报要力争内容准确无误,彰显了高校学报严肃的工作态度和高标准的工作要求。
此外,高校学报的读者大部分是高校的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士,他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治学严肃、认真。不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也不论是哪一种科学探究,都需具有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需要认真求证的专注态度,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严谨的治学习惯。相较其他社会期刊,高校学报的作者群更整齐而严肃、专业而严谨,作者的论文写作也更求真而务实、翔实而准确。这些主客观人为的准确性,是其他社会期刊无法比拟的,也是广播、报纸等传播媒介难以企及的。
相比其他社会期刊,高校学报承载了更直接、更重要的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神圣的使命鞭策高校学报要坚守自己的办刊宗旨,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具体而言,高校学报在展现高校学科研究前沿,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的同时,还要凸显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卓越成效,并进一步探求教育教学的创新之处。明确的办刊宗旨,增强了高校学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办刊的思想性。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是高校学报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为此,高校学报尤其注重对读者的思想启迪。在理论阐述系统、准确的前提下,高校学报注意深入浅出、层层递进,沿着思想的逻辑脉络引导读者逐步形成分析问题的哲学思维。在以充实的理论数据扩展读者的知识面,强化读者的理论认知的基础上,严密的理论阐述更帮助读者认清事物的本质,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问题,进而科学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和提升思考的空间。高校学报的思想性注重深刻、注重理解、注重科学,更注重求同存异的包容,它以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走入读者的内心,以广博而深邃的思想影响读者的思维,提升读者的价值认可,引领读者保有科学理性的思维导向。高校学报明晰的思想性,使其在期刊界独树一帜、长久不衰。
高校学报的优质学术资源是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在当今融媒时代,在信息化快节奏发展的今天,科研成果急于体现其创新价值和效用价值,然而学报的优质资源的高效传播诉求遇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目前,高校学报有月刊、双月刊、季刊等不同的形式,其中大部分是双月刊。学报的出版流程是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工序,所以学报的出版有固定的周期限制。这就导致学报刊发的信息及时性不足,大大滞后于报纸和广播。此外,高校学报主要是展现学术科研成果,注重的是数据的准确性、论证的完整性、阐述的科学性以及语言的严谨性,这些严格的标准要求高校学报刊发的论文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更要精益求精,这也促使高校学报的出版稳重而严肃、理性而规范。这种高标准、严要求需要高校学报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项工序,而且需要保证工序的完整,保质保量。所以,学报的出版模式需要遵照严格的出版程序,不得随意精简。而固定的周期限制让高校学报对“及时性”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校学报的出版模式限制了高校学报的社会影响力,也限制了高校学报在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更限制了高校学报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格局,因此亟待改进和创新,寻求一种能够与时代同步的发展模式。
高校学报刊载内容的相关信息,其链接形式一是靠查询相关标题,二是靠查找文章的参考文献,链接路径原始而简单。就相关标题而言,需要读者查询学报的相关栏目,寻找相似的标题,再翻阅具体文章查询信息。这一过程需要翻阅大量的期刊,耗时耗力,且往往收效甚微。况且,这其中不乏有漏掉和错过的信息,导致事倍功半。而查找文章的参考文献更是一项大工程,犹如大海捞针,其时间成本消耗过大,很可能得不偿失。因为作者既可能引用期刊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书籍的某一章节,而不论哪一种参考文献,要想查询原文,如果没有借助今天的网络技术,其查询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此外,更不要说关键词搜索了。由于汉语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汉语的语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侧重,甚至是相同的词组、短语、短句,在不同的文章段落中作者要表达的语意大相径庭,抑或截然相反。这就导致读者花大量精力查找的,可能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努力之后的失望,严重影响了读者的求知欲,也大大降低了读者学术探索的热情。
链接形式的原始和简单,一方面限制了读者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影响了信息的丰富性,减缓了学术探究的脚步;另一方面,由于链接的简单,即便信息的传播不是碎片化,但也是篇章断节,阻碍了知识信息的系统化,不利于读者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透彻理解。可见,落后的链接形式大大降低了读者学术研究的效率,也成为高校学报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瓶颈”。
虽然纸质化出版模式符合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但是传统的阅读模式需要固定的阅读资料、固定的阅读场所、一定的阅读时间,这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矛盾。高效率的生活需要同步提高阅读效率,降低阅读的时间成本,优化阅读形式。然而,从形式上看,高校学报大部分是一本大16 开的书,读者不便于随身携带,虽然“开卷有益”,但也是“千里不捎书”。学报的传统阅读形式对时间、空间的要求比较高,客观上限制了读者的阅读,阻碍了学报的广泛传播。从内容上看,即便是一本厚厚的期刊,其中的文章也是有限的,而且囿于栏目的划分,相关专业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要想集中分析某一专业的信息,没有十几本、几十本学报,很难全面、深入掌握这一专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要想探究某一课题的来龙去脉,就需要查阅林林总总的学报。尽管目前有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电子媒介的支持,但其收费门槛还是让部分缺少经费的学术研究者望而却步。因此,比照移动客户端文章阅读的便携性、存储内容的丰富性、信息更新的及时性,高校学报在为读者提供便利化的阅读体验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融媒体”首先是个理念,就是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各自发挥到极致,把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面对融媒时代的传播新格局,高校学报应与时俱进,积极把传统办刊模式融入新的媒介传播方式中,创新学报发展模式,提升学报发展空间,扩大学报传播力度,把握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用户思维”上下功夫,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走出融媒时代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数字化出版就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的出版活动[5]。它是一种依托传统的内容资源和现代的传播手段进行的立体的新型传播行为。数字化出版变革了传统的出版方式,产品的形态由纸质化变为数字化,传播途径也由单一的邮寄发行变为广泛的网络传播,传播形态向多媒体、复合传播转化。数字化出版是出版行业的媒体化转型升级,它主要依托优质的内容资源,借助新型的传播平台,利用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文化的高效传播。数字化出版让传统出版搭乘了现代媒介的“高铁”。
数字化出版的最大优势是加速了传播渠道的网络化,使传播内容在融媒体环境中立体传播,增强了传播内容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网络化传播可以使传播内容借助互联网的链接功能,“将文本之间的共性和一致性呈现出来并连接起来,使文本之间形成一个直通的网络,读者能够根据需要从当前的阅读处即时转到有特定联系的文本,文本之间的内容共在、意义相生、相互依存、彼此对释,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阅读视野,方便了读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处理”[6]。网络化传播打破了不同信息传播形式之间的界限,使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得以极大的丰富,传播内容得到充分的完善,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最大化,降低了传播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更扩大了社会效益的覆盖面。
数字化出版的前提和基础是数字化编辑。虽然当前一些高校学报已经涉足数字出版,但大多数“数字出版”只是对传统出版内容的数字化转化,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的编辑工作,而数字化编辑才是数字化出版的本质。数字化编辑工作是指从选题策划、审稿、校对、排版、发行等工作维度整合信息资源,将期刊数据库的建立与编辑出版过程相结合,实现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交互式编辑流程。数字化编辑工作发挥了信息数字化的最大优势,让信息最大化地得到及时共享。比如,在选题策划方面,数字化编辑工作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技术,查阅相关选题的学术动态,全面了解选题的研究脉络,进而有目标地确立选题,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数字化的选题模式有助于选题策划更快更准更新,凸显选题策划的前沿性和实效性。而在稿件审理方面,数字化编辑工作更是简捷、高效。例如,当前的腾讯文档、石墨文档等共享文档发展很快,这种共享文档可以允许多人同时在线编辑,并且多人的编辑成果即时存储。这种多维度的编辑大大提高了稿件审理效率。此外,尤其在稿件排版方面,数字化编辑工作更是优势明显。责任编辑可以直接将作者的电子版稿件做数字化处理,规范出版格式,校对文字、内容的偏差,完善版面的设计,使稿件神形具备,增加阅读的吸引力。与传统排版相比,数字化排版是“质”的飞跃。
与传统出版模式相比,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编辑工作使传统出版的单向编辑输出转变为双向的信息沟通,促进了学报的完善和发展。在高校学报传统编辑出版流程中责任编辑是主体,更多的是由责任编辑进行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经专家、主编审核通过后,由学报做单向的编辑意识输出,更多地体现编辑的出版思想,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阅读,鲜有参与编辑策划的情况。而数字化编辑,可以利用网络媒介架起学报编辑与作者、读者三者之间的桥梁,使编辑与作者、读者能够及时沟通交流,完善选题策划方案,提升策划质量,提高学报整体出版水平。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更多的时候作者就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因此,让作者和读者及时了解各学科学术动态,掌握学报的办刊方向和价值取向,进而积极参与到学报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当中,改变责任编辑为主体的单向输出模式,形成以责任编辑、专家、作者、读者共同的多元化输出团体,博采众长,让编辑为读者研究需求与作者研究成果的契合搭建桥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完善编辑策划方案,才能真正地提升学报选题策划的质量,提升学报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此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出版为融媒体出版奠定了基础。数字化出版是将出版内容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做相应的处理,使之对数字化环境、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传播渠道具有适配性,使出版内容能在众多电子终端上显现出来。而且,出版内容可以与网络直接链接,形成学术研究之间的一个直通网络,拓宽了读者的阅读视野,方便了读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同时,数字化出版还可以让出版内容在手机移动终端上以碎片化阅读时间和模块化阅读方式显示出来,跨越了传统出版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读者的即时性阅读。特别是手机微信平台的使用,让出版内容以自媒体的形式辐射扩散,大大拓展了传播的覆盖面。数字化出版使多渠道、多方式、多维化传播成为可能。而多媒体形式的传播,可以助推高校学报走出传统单一出版模式的困境,实现内容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拓宽学报的展示空间,是学报发展的一个飞跃。
随着数字化出版的实现,数据库出版平台已然成形,运营较为成熟的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资讯网。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都是与这些网络运营商合作,依赖他们实现网络出版。这种网络出版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报的影响力,但是,过度的依赖使高校学报缺乏对网刊的自主权,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没有凸显本刊特色的渠道,让学报的专业特色淹没在商业数据库的论文海洋中。这样的发行传播,即便路径再多,也难以形成促进高校学报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集合效应,因此,高校学报急需创建自己的网站平台,创建属于自己的数据库,让自身的网络化发展带动高校学报走出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1.利用网站增加学报展示的窗口
开通高校学报网站,可以增加学报展示的窗口。首先,学报可以将自己的办刊特色、编辑思想、专栏结构明确地公布在网站上,让作者和读者明晰学报的办刊思路和学术定位。比如,学报可以在网站设置特色专区,将本刊的特色栏目或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章有针对性地推送至网站专区,在展现学报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同时,更凸显学报的个性风格。其次,学报可以将自己的办刊思路、选题方向、组稿原则、投稿要求等一并标明在网站各自专区,体现学报工作的规章和制度,展现学报一贯秉持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办刊思想。再次,学报需要将编辑部成员的相关工作情况在网站上做相应介绍,展现学报编辑团队的实力,增加作者和读者对学报的信任和信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报可以将纸质出版的期刊,经过数字化处理推送至学报网站,以电子出版的方式展现期刊的整体特色,扩大学报的影响范围,彰显学报的办刊综合实力。
2.利用网站搭建互动平台
高校学报的自有网站是信息时代学报竞争的重要平台。随着融媒体的发展,自媒体也跃跃欲试,而自媒体热衷的“用户体验”理念迫切需要高校学报搭建自己的网站平台。因为在信息时代,“用户”是各个媒介竞争的焦点,高校学报自然也不例外——关注用户需求,以“用户思维”办刊,是学报走出发展困境的关键。所谓“用户思维”,就高校学报而言,是需要高校学报运用现代媒介技术,在现有网站平台积极与专家、作者、读者及时交流、沟通,传递专家思想,服务作者创作,满足读者需求,以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理念办刊,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
就学报具体工作而言,编辑可以在自有网站设立编辑、作者互动专区,适时地将近期选题、组稿计划以及出版计划预先放在互动平台上,让作者对期刊的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引导作者积极地参与到学报的组稿计划中,协助责任编辑更好地完成学报的出版工作。此外,学报还可以在自有网站设立专门的学术交流专区,针对学术前沿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科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设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加入讨论,如针对某一篇文章的价值、某一个专题的意义、某一门学科的前沿动态等相关问题的深度探讨,建立一个或多个开放的网上学术交流空间,形成浓烈的论坛氛围,为作者——也是读者,创设个性化交流平台,营造专业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创新力,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与传统纸质出版模式相比,网络出版模式更进步的是,可以在自有网站设立“读者信息反馈专区”。在“用户思维”的理念下,注重收集读者对学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网站建设的改进措施等,这些信息必将助力学报的发展更科学、更持续、更具有竞争力。
3.利用网站拓宽发行渠道
高校学报是学术类专业期刊,其重要的社会价值是学术交流。学报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站,把数字化编辑、加工的稿件同步推送到学报网站,既满足了电子阅读爱好者的需要,更拓宽了学报发行的渠道,扩大学术交流的范围。在传统模式下,高校学报大多是邮寄发行,主要针对的是各个高校以及各类上报机构,基本上是单位留存;而通过学报自己的网站发行,可以直接传播到客户端的用户,使大量的个人读者可以在线阅读、在线购买,拓宽了学报的发行渠道,使学报的发行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多维度发行。
最重要的是,网站的开通,可以让学报的出版发行不再受传统模式的限制,不再单纯地整刊销售,而是可以单篇购买,个性化订制。编校流程以数字化方式操作,使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独立下载,方便各个专业的读者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既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更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科研成本。特别是对时效性强、首创价值高、研究热点高的文章,甚至可以借助数字平台实现“优先出版”。因为对作者而言,学术成果的首发权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首发权意味着话语权,它决定了作者的研究是否站在了学术的制高点,因此,为了突出热点稿件的时效性,编辑可以单独对某一篇稿件做特殊处理,让稿件以最快的速度在学报网站优先发表,并注明“优先出版”,有力地维护了研究成果的首创性,凸显了学术研究的时效性,更保护了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这种单篇下载和单篇出版的发行模式,让学报的学术研究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的框架,惠及更广泛的网络用户,让广大的研究者、爱好者从潜在的读者变成固定的读者,增强其对学报的认知度,筑牢学报的读者群。因此,网络化出版发行是信息时代高校学报发展的需要,是媒介信息化变革的需要,是学报传统发展模式社会化改进的体现。
所谓融媒体阅读,是指随着融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阅读方式也由单一的纸质阅读改为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微阅读等多种方式的综合阅读习惯。当前,伴随数字化传播的快速发展,数字阅读越来越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因此,高校学报应与时俱进、因势利导,适时地为读者的融媒体阅读服务——完善纸质阅读,发展数字阅读,创新微阅读。
纸质阅读的阅读方式不受电子媒介的限制,更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一目了然。而且,纸质阅读还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阅读一边做标注,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特别是在探究学术研究时,纸质阅读更方便多篇文献并列对比,直观地营造一个研究氛围。况且,纸质阅读可以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扰,便于读者专心思考,所以目前仍有固定的读者群体坚持纸质阅读,并根据需要,保留纸质阅读习惯。因此,针对高校学报来说,仍有必要继续完善纸质阅读,因为单纯的纸质阅读更容易让读者专注于刊载内容的丰富,而“内容为王”永远是高校学报发展的核心要义。
所谓数字阅读,这里主要是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即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 电脑、PDA、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数字阅读更方便、快捷,而且信息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颇受年轻一代读者的青睐。数字阅读非常适合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降低了查阅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因此,高校学报可以借助新的电子媒介,实行数字化出版,发行电子期刊,满足数字阅读爱好者的阅读需求,由此扩大学报的传播范围,提升年轻读者对学报的关注度。
在各种数字化阅读中,手机阅读成为当代人的最普遍的阅读方式,而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采集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微信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快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人们的碎片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降低了阅读的时间成本。而且,微信还可以通过发朋友圈和“建群”等形式,在社群空间实现信息的几何式传播,其传播威力和传播效率可想而知。如果能借助微信实现电子期刊的微阅读,那么,学报的传播效力将是跨越式提升。所以,在“微媒体”盛行的时代,高校学报要想扩大社会影响力,还需要积极地融入微媒体,架构学报的微媒体传播渠道。比如,设置高校学报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界面上设置“关于学报”接口、“发表文章”接口、“特色栏目专区”接口、“交流专区”接口等,也就是将数字化出版与网络化发行微缩化,进一步增强阅读与交流的便捷性,增强读者的黏性。甚至可以鼓励投稿作者将手机号与公众号绑定,随时了解编辑工作流程,关注学报的动态。微媒体借助微信平台使电子期刊进一步微缩化,让大部头的阅读转变为灵活的微阅读,有效地利用了读者的碎片化时间,非常符合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步调,是高效生活知识化的完美体现。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载体也在悄然更新,高校学报需要紧紧抓住这个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拥抱新技术,积极开发新技术在学报审校、出版、发行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化出版、学报网站建立与融媒体阅读的实施,将学报内容的先进性与现代传播技术的先进性有机融合,让学报的优质学术资源彰显最大的社会价值,以此助力高校学报走出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实现融媒体时代的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