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伟(渤海大学社会合作处,辽宁锦州1210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吃饭穿衣等物质生活问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已经不仅满足于物质方面,还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40 多年高速发展的客观事实,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理论。这一论断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矛盾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领域中,矛盾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分为两大类——社会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1]“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196)。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2]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基本矛盾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矛盾会一直不变。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哪怕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阶段中,矛盾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20 世纪50年代初,中华民族正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精辟地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为依据,论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经验,指出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的具体特征及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科学论证了我国的国情,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认为在不同的社会阶段,矛盾是有主次之分的,并且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我们要把握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对理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指导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水平的历史性提高。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的重大成就。从经济发展的规模看,截至2017年末,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80多万亿元人民币,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逐年提高。从经济增速看,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从人均GDP水平看,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59660元人民币(近8800美元)[4],已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从经济发展质量上来看,我国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持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速发展各种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国家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升级,高铁、飞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快速推进。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粮食生产能力逐年递增,畜牧业也稳定增长,很多农副产品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且在生产能力上位居世界前列,完全能够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在创新性国家建设方面,我国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科技贡献的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在短短40年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于就业的需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全国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全面提高了人民受教育的水平,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确立,使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依、灾有所靠。人民生活逐渐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实现小康,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社会需求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反映出社会主流阶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利益的需要,是由社会生活引起并受社会制约的高级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社会需求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由社会实践所决定的,是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的统一。人作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生产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才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人的需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客体,只有主体在客观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步实现人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呈现一个由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最低级最简单的生理需求逐渐发展到自我实现的最高等级。一个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人就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直到自我实现的最高等级。马克思指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56)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首先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俗话讲的吃饱穿暖,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其他需求的基础,而其他方面的需求是建立在物质生活满足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正如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生活价值追求的尊重和认可。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以前所说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已经不准确了。可以说,人民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了,人民的需求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外,人民又有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人民希望自己的国家能不断强大,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客观地说,这正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促进生产力更高质量的发展。一旦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会继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生活了,再讲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已经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了,我们要深刻理解这种转变。
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就在于对事物肯定的同时也包含着否定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社会领域,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的状态和直接体现,我们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质量上和区域上不平衡不充分因而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阶段性矛盾。其实这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问题,其他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矛盾引起的。
生产力发展的质量问题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范围都是很高的,每年GDP 的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都飞速发展。这说明,在速度方面,我们已经领先世界了;但是在发展质量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来看,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质量很难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几十年来,我国虽然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大多数是粗放式发展,要达到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现代化、绿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我国经济的结构布局上来分析,农业和工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过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比例较小,尤其是服务业所占比例更小。这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较大。我国的制造业这些年虽然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技术领域和市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而言,在国际分工的链条上,我们仍然处于中低端的位置,我们的技术水平尤其是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然不足,发展质量和附加值仍然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相对较小,话语权和信誉度不够,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高。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大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严重。这些都增加了发展的成本和压力,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质量的提高。从高新技术领域和产业来看,近年来,我国的高精尖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方面有些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但是从总体上衡量,面临着起步晚、基础差,人才资源缺乏,国际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从分配环节看,我国财富分配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等体现得不明显,工人和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等方面发展还不够,地区差别尤其显著。
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区域性和领域性不够平衡。区域不平衡主要是指地区发展和城乡发展产生失衡。从地理空间看,我国改革开放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实行,国家的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国外的资源都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几十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确实很快,质量相对来说也最好。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相对落后很多,而且关键的问题是就目前发展的态势来看,这种差距可能会越拉越大。目前,我国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上开始向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这是有着整体的考虑的。从城乡空间来看,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由于各方面的资源都向城市倾斜,所以在经济、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条件都较好;而农村地区条件较差,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领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的不平衡。几十年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他方面虽然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距离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在文化领域,我们目前供给的文化艺术产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人民的多元价值观和民众的文化品位得不到高质量的供给。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还需要控制规模和力度,对生态系统还需要加强保护,对已经破坏的环境还需要加大力度修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
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必然给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继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各项工作,在继续发展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着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发展和建设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质量工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4](71)。
现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现阶段仍然没有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性将一直持续到21 世纪中叶左右。这一论断是十分准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我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在世界上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许多指标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人均GDP 在世界的排名仍然较低,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而复杂的困难,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高级社会主义阶段,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那样是很危险的。我们要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百废待兴,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5]。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6]这些论断为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发生变化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经过改革开放40 余年的发展,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我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这些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奠定了历史和现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和阶段性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力地证明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稳步前进,这是被历史证明的基本经验。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人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矛盾之所以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给人们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舞台。我们要在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提高发展的质量,丰富发展的内涵。这也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在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的目标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现代化建设要全面提升,成为在国际社会中全面领先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梦想,人民的生活将更加美好。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面对新使命和新征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党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