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婷,毕兆明,宝力高,张玉芹
(1.内蒙古民族大学 农学院,内蒙古 通辽028043;2.内蒙古民族大学 研究生院,内蒙古 通辽028043;3.内蒙古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 通辽028043)
农业硕士原名农业推广硕士,是集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体系,是国家在1999 年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农业经济对高层次、专门农业推广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并于2015年更名为农业硕士[1].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其科研能力又达不到科研机构的要求,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急需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型因此而诞生,教育部在2009年下发了教研1号文件[2],同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包括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至今已经培养出8届毕业生,从研究生就业行业看,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占不到20%,而企事业单位更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3-4].因此,全日制农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环节等培养方案的内容均需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2010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应势而生,教指委要求相关单位参照执行.各相关单位尤其是地方院校因所处地域经济、文化及单位自身因素等,在培养过程中呈现出种种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硕士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农业、农村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始于1847年爱尔兰大饥荒期.英美等国最先开始农业推广教育,现在已具有完善的培养体系.而我国的农业推广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已初具规模,但仍然追不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形成独立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以外的完备的专业学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硕)的招生数目逐年扩大,专硕与学硕的结构比例不断接近,甚至超过学硕,然而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体系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时间,需要经验.制定适合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所有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岗位人员即将迎接的新挑战.已经有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在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5],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学校、基地与乡村形成“科技小院”培养模式[6],河北农业大学产学研相结合的“太行山道路”[7],南京农业大学开启了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工作站模式”[8]、湖南农业大学构建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的“四双制”及“五位一体”模式等[9-10],不同的地域特点及院校情况产生了不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但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仍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地方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及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剖析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将为提高我国该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地方输送更多农业人才提供保障.
很多地方高校开始所用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复制”学硕的,后遵照教指委的规定,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指导性培养方案作出适当调整而形成目前所用的培养方案.但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仍有部分重合,应用类、实践类、交叉类课程相对较少.任课教师多数为本校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科研技术人员任教比例较低.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实地授课较少.导师科研项目多数为基础型,毕业论文选题和答辩标准多数与学术型硕士相似.在导师的遴选标准方面,专硕与学硕有所区别,但多数专硕的第一导师还是来源于学校的高职称教师,侧重点还在学术方面.实践实习时间要求6~12个月,但因实践基地的规模、设备条件及导师科研项目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实际在外实践学习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间.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很多地方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对培养环节作出明确要求,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已完成,但要实现“职业性与学术型高度统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还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软硬件”条件[3].目前,研究生教育理念还是偏于学术型,而且部分管理人员、专硕导师及研究生在思想观念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认为专硕在入学门槛、培养标准方面虽高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但低于学硕,学位含金量也不如学硕等的错误认识[11].而许多专硕研究生自身考研目标不明确,缺乏研究生期间的发展规划,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出来.
多数地方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学制由2年改为3年,规定仍不够灵活,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
无论学硕还是专硕,导师队伍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是对导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不同.专硕导师更侧重一线的生产、科研、农业推广等实践经验,但是,目前许多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都是由本校学硕的导师或者是本校主要从事科研的老师兼任,这部分导师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相关领域一线生产、推广的经验及职业技能训练;虽然专硕导师的遴选标准较合理,与学硕相比适当降低了对专硕导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推广等实践经验的比重,但是,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导师与行业生产方面的接触都较少.另一方面,学校虽然要求专硕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名义上也有2个导师,但实际上从科研院所或其他相关行业外聘的导师多数处于挂名状态,没有对研究生进行实质性指导,同时还存在行业导师流动性大的问题,学生毕业时,行业导师也“毕业”.
目前,全日制农业硕士的课程多数由本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职称教师担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经验欠缺,市场竞争的亲身体验不足,因此,在授课时,实际案例的分析相对较少,且案例过于模式化,不利于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且国情迥异于国外,使得专硕的培养模式无法向其他国家学习,只能参考学硕的培养模式,结果造成一个培养模式“生产”多种类型的“研究生产品”.因观念问题、培养基地问题,或者导师课题等因素影响,专硕多数只能在校内按照学硕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专硕培养的校外实践时间最少为12个月,这对实践基地的数目和规模要求较高.但目前为止,学校与农业科学研究院,或与相关企业联合所建的实践基地只有几个,数目和规模都无法满足专硕培养的需求.这种现状造成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都在校内跟着导师做研究,而校内导师的课题一般侧重于基础研究,要转化为成果,应用在实际中还需要不断去探索.
加强教育理念的宣传,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增加培训与学习交流的机会,督促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转变对专业学位的传统认识,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职业导向.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不断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特点,切实实行弹性学制2~5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弹性学制内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前或延后完成学业,取得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提前或推后毕业.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立项的方式建设校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立项明确要求课程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并能体现区域特色.着力打造“金课”,对建设期的精品课程进行动态评估,督促任课教师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知识与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为以后的科研实践或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授课方式上,明确要求多种方式教学,如研讨式、案例分析、翻转课堂等.创新实践和科研训练等方面的课程,要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交叉课程的比重,做到提高技能与拓宽视野并举.
教学内容上要推陈出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突出专业硕士实践实习课程的重要性,强化专硕外出实践前的系统实践实习训练,为校外实践的有效能力培养做好储备[12].
优化授课团队结构,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富有实践经验和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培养农业硕士学习生产和推广一线的丰富技术和实践经验.增加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鼓励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与涉农企、事业单位合作或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生产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储备力量.同时,专硕导师遴选标准要加大生产实践能力的比重.建立导师组,健全导师考核机制,及时对导师的道德、学术、科研、实践等能力进行评估,提高导师综合素质;通过老带新,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教改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指导水平;鼓励青年导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限制科研经费不足的导师招生,对于科研项目较多、经费充足、精力旺盛的导师可以适当增加招生名额[11].落实“双导师制”,发挥校外导师(行业导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提高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划拨专项经费,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联合的科研院所及涉农企事业单位协商,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改革措施,让行业导师真正参与到专硕的培养上来,使相关单位从联合培养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技术及科研成果;让学生真正在实践基地实践6~12个月,通过实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校得到学生、用人单位的认可,实现三方共赢.
全日制农业硕士的培养规模发展很快,但培养质量仍处于初级阶段,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就业,严重制约该领域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索解决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全日制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并为学科领域的发展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