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凉山区不同种植密度反季花椰菜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2020-12-11 09:18李艳兰王朝顺李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种植密度花椰菜

李艳兰 王朝顺 李祥

摘要 通过花椰菜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找出种植密度与各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以期探明花椰菜利卡1号在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同等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性状重要性的排序为产量>开展度>生育期=外叶数>球纵径>球横径>单球重>株高。不同种植密度下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排序为4.95万株/hm2>4.50万株/hm2>5.40万株/hm2>4.05万株/hm2>3.60万株/hm2>3.15万株/hm2>5.85万株/hm2。

关键词 冷凉山区;种植密度;花椰菜;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1-0056-03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f cauliflower and the method of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tried to find ou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ing density and each agronomic character,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 of Lika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planting density on each agronomic character of Lika 1 was yield>development degree>growth period=number of outer leaves > vertical diameter of ball>horizontal diameter of ball>weight of single ball>plant height.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rder of each agronomic character of Lika 1 was 49 500 plants/hm2>45 000 plants/hm2>54 000 plants/hm2>40 500 plants/hm2>36 000 plants/hm2>31 500 plants/hm2>58 500 plants/hm2.

Key words Cold mountain areas;Planting density;Cauliflower;Agronomic traits;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基金項目 玉溪市冬季农业开发科技示范计划项目(yxsdnkf-05)。

作者简介 李艳兰(1976—),女,云南玉溪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育种及栽培技术应用研究。*通信作者,农业推广研究员,硕士,从事农作物育种及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3-26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又名菜花、洋花菜、花菜、白花、椰菜花,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1]。花椰菜食用器官为花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除含有钙、磷、钾等矿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一种一般蔬菜没有的维生素K[2],还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已被列为抗癌蔬菜[3]。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质地细嫩,味甘鲜美,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而且市场需求非常大。滇中地区近年来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由于花椰菜性喜冷凉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炎热及干旱,也不耐霜冻[4],正常季节只能在中低海拔坝区栽培,而坝区耕地面积少,复种指数高,作物争地明显。

玉溪市峨山县大西山位于滇中高海拔山区,全年平均气温14.5 ℃,夏季气候冷凉,雨水充沛,光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是发展优质反季高原蔬菜的理想区域。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蔬菜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产业,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生产的花椰菜具有很好的品质,市场前景好。随着新品种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也迫在眉睫,笔者通过花椰菜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在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与各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旨在为该地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8年5—9月,在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委会普杰黑组龙期斗农户地块中实施。试验地海拔为2 250 m,年平均气温14.5 ℃,属高海拔冷凉山区,土壤为砂土,肥力中下等,无排灌条件,前作为轮歇地。试验田0~20 cm基础土样养分状况:pH 5.05,有机质16.5 g/kg,有效氮51 mg/kg,有效磷0.5 mg/kg,速效钾70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利卡1号,由玉溪市峨山县种子营销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15万、3.60万、4.05万、4.50万、4.95万、5.40万、5.85万株/hm2 7个种植密度处理,等行距种植,行距 60  cm,小区面积13.32 m2,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四周设保护区。

不同种植密度下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为4.95万株/hm2>4.50万株/hm2>5.40万株/hm2>4.05万株/hm2>3.60万株/hm2>3.15万株/hm2>5.85万株/hm2。当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具体表现为株高47.5 cm,球纵径为9.4 cm,球横径为14.3 cm,单球重0.7 kg,开展度为43 cm。其次是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具体表现为株高47.9 cm,球纵径为9.5 cm,球横径为14.5 cm,单球重0.7 kg,开展度为43 cm。该研究中,种植密度最大时,花椰菜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差,也说明种植密度过密,并不利于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综合性状的形成[10]。

参考文献

[1]古瑜,孙德岭,宋文芹.生物技术在花椰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07,13(2):14-19.

[2]朱伯华,朱德雄,汪坤乾,等.优质早熟耐热花椰菜新品种大暑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2):2832-2834.

[3]胡立敏,陶兴林,朱惠霞,等.6个花椰菜新品种在兰州的适应性评价[J].甘肃农业科技,2015(8):1-2.

[4]吴克顺.12个花椰菜品种在平凉川水地的引种表现[J].甘肃农业科技,2016(10):32-35.

[5]邓聚龙.农业系統灰色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李锋,杨红疆,王玮,等.灰色关联分析法在辣椒密度上的应用[J].新疆农垦科技,2006(5):20-22.

[7]唐阳.花椰菜产量构成因素探讨[J].农村科技,2000(6):21.

[8]高小丽,廖文华,王姗姗,等.豌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J].作物杂志,2016(5):56-60.

[9]姚雪雁,关周博,田建华,等.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6-7,10.

[10]林梓烨,黄文婷,范悦敏.种植密度对高山反季节花椰菜产量影响研究[J].河北农机,2016(9):33.

猜你喜欢
灰色关联度分析种植密度花椰菜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头顶上的花椰菜
头顶上的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