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良友:抗美援朝两次一等功获得者的战斗传奇

2020-12-11 09:16罗元生
党史纵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良友长津湖志愿军

罗元生

宋良友,祖籍安徽省怀远县柳城镇鉏(音池)郢村(现为钼郢村)。1928年9月出生。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6月至1954年3月在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二四一团三营十二连任班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5年1月退出现役后,他隐埋功名近70年,长期以普通矿工的身份过着平静的生活,是一位“张富清式”的老战斗英雄。

2020年八一建军节前两天的晚上,笔者从北京专程来到了安徽淮北,寻访这位老英雄。

在淮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安排下,笔者来到了宋良友家中。然而令笔者没想到的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战斗英雄,已经是一位孱弱的老人。他站不起来,也坐不稳,更无法说话交流,听力也很不好,要人贴近耳边大声说话才能勉强听见。

宋良友的大女儿宋华介绍说,自2014年以来,老人因病致小脑萎缩,记忆开始慢慢丧失,近六七年来,她与妹妹宋怀忠轮流照顾着多病的父亲。宋华说:“快到‘八一了,这几天来家看望的人多,老人心情特别激动。只要一讲到抗美援朝,他就流泪……”

显然,抗美援朝是老人铭刻在心的记忆。

虽然采访老人无法进行了,但在淮北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笔者通过核查宋良友的档案、回忆资料及大量的党史军史资料,努力还原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拂晓,彭德怀从北京出发,乘专机到达沈阳,下午再乘专机在4架战斗机的护航下抵达安东(今丹东)。约17时30分,志愿军拉开了入朝参战的序幕。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11月初,宋良友与战友们一起坐着“大闷罐”一路北上,直奔安东。

宋良友所在的第三野战军宋时轮部第九兵团,被改编为志愿军第九兵团。九兵团下辖12个师,加上兵团直属部队,总兵力约16万人。宋良友所部为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二四一团三营十二连,团长是隋克荣,宋良友当时担任班长。

宋良友曾回忆过赴朝参战的情况:当时,由于战况紧急,师长兼政委孙端夫宣读了中央军委“紧急入朝”的命令后,部队就火速开进了。九兵团入朝参战所需的冬季装备和物资原本已集中到预定整训地区沈阳、梅河口一带,可由于临时改变计划,导致部队只穿着华东地区的冬装,就仓促进入了属于高寒地区的朝鲜北部。

此时的朝鲜北部,已然战火冲天。美国空军四处狂轰滥炸,遍地都是残骸和弹坑。这里没有一座完整的村庄,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火光和浓烟笼罩着每一座被炸毁的村庄,每条道路上都挤满了逃难的人群。

“我们部队指战员大部分是南方兵,能吃苦耐劳,但是天寒地冻的朝鲜山区,令我们这些在平原土生土长的战士感到不适应。当时正值寒流袭来,气温突降,部队最起码的御寒衣物、食物都供应不足,食、宿、行都极为艰难。冻伤冻病大面积爆发,最多是冻脚,先麻后发紫发黑,就坏了,脚趾头都冻掉。还有耳朵,肿了,淌血水。加之对手装备精良,而我们则武器落后,除步枪、手榴弹外,仅有少量捷克式液压机枪,又因天太冷,枪栓拉不动。”

战场条件异常艰苦,战士们夜晚雪地宿营时,只能盖着薄棉被御寒。白天敌机轰炸扫射,部队只好把瞭望哨设在山顶,打枪传送信号。

尽管条件险恶,但朝鲜人民的惨状,燃起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满腔怒火。宋良友在心中暗暗发誓:“不把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护卫我们的国界线安全,绝不回国!”

九兵团入朝时,第一次战役已经结束。不久,彭德怀在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大榆洞召开了志愿军党委会议,研究第二次战役的方针和部署。

很快,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和敌我态势,确定集中9个军共30个步兵师,在东、西两个战场同时对敌发起第二次战役。

宋良友与九兵团的战友们一起,迎来了艰苦卓绝的长津湖之战。

亮剑长津湖

在第一次战役中吃了亏的“联合国军”,仍然没有把志愿军放在眼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很快展开了所谓“总攻势”,意图将战线一举推进到鸭绿江边,时间是1950年11月8日。

在东线,美第十军指挥陆战第一师,步兵第七师、第三师沿咸兴、长津公路向北进犯,企图迂回江界,威胁我军西线主力侧翼,以配合西线敌主要集团进攻。

为彻底粉碎敌之企图,志愿军于11月25日发起第二次战役,位于东线的第九兵团奉命歼灭美第十军进至长津湖之部。

長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窄,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当年又逢50年不遇的严冬。这些因素导致长津湖之战成为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在朝鲜的两年多时间里,宋良友记不清自己究竟经历过多少次战斗,但他印象中最艰苦的就是这年冬天的长津湖之战。以前每次说起这场恶战,宋良友的眼里总会噙满泪水,因为他的很多战友都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他自己也在此战中与死神擦肩而过。

11月27日,九兵团二十军和二十七军(欠第九十四师)约8万人,按照预定部署开始对北犯的敌军展开攻击。这天,长津湖一带突降大雪,气温低于零下40℃,严寒给作战和弹药补给带来了极大困难,但也掩护了九兵团的行踪,使他们得以潜进到敌人的阵地前沿。黄昏时分,已经在冰天雪地里隐蔽潜伏了6天、又冻又饿的九兵团将士向敌人发起了猛攻。

当冲锋号吹响时,被冻得快神志不清的宋良友立即从雪地里爬起来,向公路上的美军纵队猛冲过去。而在他的身边,有很多战友因为在严寒中潜伏时间过长再也没能爬起来,更多的战士则是拖着被冻得坏死的腿仍奋力冲锋。

志愿军仿佛是从地下冒出来一样,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陆战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一部共约3万人被分隔包围。武装到牙齿的陆战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同样是久经沙场的王牌劲旅,老练且极其顽强。他们将200辆坦克在几个被围地点迅速构成环形防御圈,集中火力扫射潮水般扑来的志愿军部队。美军工兵在很短的时间里,冒着炮火迅速开辟临时机场或空投场,一些美军飞机也顶着枪林弹雨降落,后撤伤员,同时运来武器弹药和御寒装备。

而对志愿军来说,最大的敌人是严寒。志愿军携带的迫击炮炮管因受冻收缩,炮弹根本放不进去;轻机枪必须时常拨动枪机撞针才能保证随时打响;能用的武器只有步枪、冲锋枪、刺刀和手榴弹,此时手榴弹竟然成了“重武器”。因为火力不足,加上冻伤严重,九兵团当晚无法解决战斗,战斗打成了胶着状。

28日整个白天,美军依靠强大的地空火力掩护,向志愿军发起反扑,试图打通被截断的各部阵地。

身高1米73的宋良友,此时被选拔为轻机枪手。由于他机智勇敢,同时也被挑选为尖刀组成员,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面。然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劣势装备使九兵团的攻势举步维艰。指战员们只能以干粮充饥、吞雪解渴,弹药也仅仅补充了少量手榴弹和子弹。严寒天气使冻亡战士的数量逐渐增加。宋良友所在的八十一师也伤亡惨重,有些步兵团在只剩几十个人的情况下仍然不停地进攻。

宋良友和他的战友们全都受了冻伤,战斗间歇时,几个人凑在一起裹着两条薄棉被取暖,尽管如此仍被冻得浑身发抖,手冻僵了,连枪栓都拉不开。

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宋良友都会无奈地说:“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他亲眼看到一位战友被敌机投掷的汽油弹点燃后,就像一个火球,在地上痛苦地翻滚,却怎么都无法熄灭身上的火。“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蜷缩着被烧成焦炭,却无法帮上忙……我一辈子忘不掉这个场景啊!”宋良友曾经回忆起这一幕,不禁泪流满面,悲痛不已。

然而,再艰苦的环境也磨不掉志愿军铁一般的意志,经过一天的血战,九兵团仍然牢牢地包围着敌人。战士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决定以最高昂的战斗姿态歼灭已是瓮中之鳖的美军。

鏖战新兴里

令宋良友终生难忘的是此次战役中的新兴里战斗。

新兴里,是长津湖东侧的一座村庄。这座小小的村庄,因为这次战斗的残酷与血腥,而被载入世界战争史册。

新兴里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村庄位于长津湖东侧,与湖西侧的柳潭里遥相对应,各自南向的公路在下碣隅里交会,形成公路枢纽。村庄扼丰流里江入湖口,江上有公路桥。公路沿湖蜿蜒,一侧临湖一侧依山,路边多有高地矗立。北部山势平缓,南部山岭突兀。险峻的地势,加之冰雪的肆虐,让战场显得更加狰狞。

对于被围的美军来说,新兴里是一个重要的防御支撑点,其得失事关整个战事大局。

29日14时,九兵团首长致电志愿军总部:“现已分割包围美陆战一师之一团、五团、七团,美(步)七师之三十一团及炮兵纵队、装甲总队,正集力分批歼击中。”

根据九兵团的部署,二十七军决定:以八十一师主力进入新兴里地区,协同八十师,共集中5个步兵团,以4个团进攻,1个团阻击援敌与截歼逃敌,围歼新兴里地区的美军。

驻防在新兴里的是美军步兵第七师第三十一加强步兵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该团曾成功攻入俄国西伯利亚,战功显赫,被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亲自授予“北极熊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团参加了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在入朝作战前还从未吃过败仗。

长津湖,新兴里,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场生死之战拉开了序幕!

29日,美军航空兵对新兴里空投大批粮弹。

上午9时30分,下碣隅里的美陆战第一师在飞机和炮火的支援下,向新兴里发起进攻,企图打通与美第三十一团的联系,遭到志愿军八十一师二四二团的顽强阻击,被迫于16时回窜。

经过紧张的准备,二十七军完成了部署调整,决定于11月30日晚向新兴里地区的美军发起总攻。

为密切各团的作战协同,八十师、八十一师指挥所合并,由八十一师首长统一指挥新兴里地区的作战。

30日23时,新兴里进攻战斗开始。二三八团从东南、二三九团从南、二四〇团从东北、二四一团从西南,向敌军阵地奋勇突击。

在硝烟中、酷寒里忍冻挨饿的志愿军战士一个个生龙活虎,在没有炮火支援、没有火力掩护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夜袭战。各攻击部队迅速以战斗队形展开,向各自的战术目标发起强攻。

至12月1日拂晓前,各团先后突破敌前沿,并占领几处房屋。但在敌阵地内遭凶猛火力拦阻杀伤,无甚进展。

宋良友所在的二四一团二、三营以密集队形沿窄轨铁路两侧向敌冲击时,遭敌坦克火炮和机枪火力网扫射,一夜中3个步兵连失去战斗力。

二十七軍首长下定决心,白天也要打,不消灭“北极熊”誓不罢手!

此时,因志愿军连续围攻,新兴里之敌三十一团伤亡惨重,外援无望,遂决定向南突围。于是,宋良友所在三营十二连坚守的高地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敌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坦克掩护,步兵轮番冲杀。阵地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天昏地暗。在争夺战中,宋良友和战友们与3倍于己的美军殊死搏斗,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地倒下,但决不后退一步。

“战斗打了3天3夜,打退敌人数十次冲锋,最后我们仍牢牢守住了阵地。”宋良友后来回忆说。

连长、指导员牺牲了,排长牺牲了,战斗到最后全连只剩下了几个人。当宋良友和战友们一起向敌人发起最后冲锋时,他被炮弹爆炸的气浪掀起,炸飞到悬崖边的一棵树上,腹部被炸出拳头大的一个窟窿,肠子顿时涌出半截,当场就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宋良友被一阵枪炮声惊醒。醒来后,他忍着剧痛一把把肠子塞进肚子,用腰带系起伤口,攀着悬崖上的草藤返回部队……

战斗还在继续,首长命令宋良友返回后方医院治疗。

在医院,宋良友的肚子被缝了十多针,昏迷3天后人才醒来。从此,他的肚子上留下了深深的一道疤痕。

新兴里战斗结束后,由于宋良友表现英勇,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

此役,二十七军以极端劣势的装备,在缺乏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运用纵深穿插、夜战、伏击等战术,全歼了美国陆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北极熊团”,并缴获其团旗,该团上至团长、下至士兵,无一人漏网。

宋良友与他的战友们拼尽全力,英勇顽强,凭着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凭着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用血肉之躯与坦克、大炮、飞机对抗,打出了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的国威、人民军队的军威。

浴血突围战

由于在第二次战役中大伤元气,九兵团进行了长时间的休整,直到第五次战役时才以完整的建制重回前线。宋良友也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雪恨。

1951年4月,为夺回战场主动权,志愿军决定发起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从1951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结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双方共投入100多万的兵力,进行了激烈的攻防作战。志愿军11个军、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共42个师68万余人参战。

按照战役计划,在朝鲜中部战线志愿军3个兵团同时展开对美韩军发起进攻。二十七军当面之敌是美二十四师,宋良友所在的八十一师和八十师为军第一梯队,七十九师为军预备队。

4月23日下午,当面之敌弃阵南撤,我军决心继续南进,以求割裂并歼灭当面之敌一部。八十一师虽迅速向前穿插,但因美军后撤速度快,途中只追上小股敌人,抢占部分高地,没有达到截住敌人的目的。

不久,美军开始反扑。八十一师被截断了退路,只得开始进行艰难的突围。

宋良友回忆说:“四周都是美国兵,他们的火力猛,有坦克,有汽车,机动性强、行军速度很快。白天有飞机轰炸不能走,而我们携带的地图老旧,标注不准,晚上突围容易迷路。部队缺少粮食,缺少弹药,处境十分艰难、十分危险。”

八十一师和七十九师交替掩护突围,宋良友所在的二四一团有时担任突击任务,有时担任阻击任务,经过一番苦战,终于突围而出。

从4月22日至4月29日,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志愿军虽歼敌2.3万余人,但未能实现消灭敌主力的作战目标。志愿军领导决心发起第二阶段进攻,重点打击韩国军。

5月16日拂晓,各部队先后进入阵地,在蒙蒙细雨中做最后的战斗准备。八十一师师长兼政委孙端夫亲自指挥穿插营作战,一夜向敌纵深猛插60公里,占领了县里地区敌南逃必经之路玷桥,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穿插中,宋良友历经艰难险阻,目睹了身边战友的英勇与顽强:四连三班班长安鲁堂,下腭被打穿,脸部被炸伤,仍紧跟部队前进,坚持战斗;战斗中,七班副班长吕家生身负重伤,战友们替他包扎,他却说,“不要管我,快往前冲!”……

就在这时,部队又接到新的战斗任务,要求配合东线部队作战,截歼南逃之敌。

18日晨,二四一团接师命令后立即由坊内里、梨岘一带出发,向东北方向攻击前进。当日下午,宋良友所部出敌不意发起攻击,将敌打散,南逃之敌大部被截。

至5月21日,第五战役第二阶段进攻作战结束,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击溃韩国军4个师,歼敌1.7万余人,缴获大量物资装备,但自身也到达极限。于是,各部队停止进攻,开始北撤。

此时,“联合国军”开始全线反扑。26日,北犯之敵倾全力向二四一团进攻。至15时,五马峙、龙浦阵地相继失守,形势危急。八十一师决心由二四一团团长隋克荣率领该团一营、特务连以及师工兵营、二四三团二营,在县里以南设防阻击敌人。

27日,隋克荣率部打退敌人一次进攻后,即奉命且战且退,用火力迟滞杀伤敌人。

在完成最后一次阻击任务时,宋良友突然碰上了隋克荣。只见他满身硝烟,身边仅有警卫员一人。很明显,部队都被打散了,战斗力难以支撑,只有立即突围出去,才有活路。

隋克荣当即决定把现场的5个人临时集合起来,分成两路交替掩护北移。他严肃地对宋良友说:“我们两个从南边,你带着他们3 人从北面,马上突出去!”言毕,隋克荣带着警卫员从南边绕行,身为班长的宋良友遵照命令,带着其他两名战友从北面突围。

所有的道路都被敌人封死了,能走的路只有悬崖峭壁。宋良友带着两名战友,攀着崖壁上的草藤摸索着爬下去,费尽周折,终于绕过昭阳江,与主力部队会合。

由于在这场战役中勇敢顽强,表现突出,宋良友再次荣立一等功。

战功埋心底

从朝鲜战场返回国内后,1954年4月,宋良友成为八一师复原建设团的一名学员。第二年早春,宋良友脱下戎装,回到家乡。

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到1984年7月正式退休,宋良友先后从事门卫、掘进、烧锅炉等多个工作,在每个岗位上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在宋良友的身上,有大大小小20多个伤疤,最明显的有两处:一处在他的脖子上,有一条长27厘米的疤痕,这是战斗时被燃烧弹烧伤后留下的痕迹;另一处在右腹上,就是那块被炮弹炸伤,流出肠子的地方,那是一块长8厘米、宽2厘米的伤疤。

2014年,宋良友的小脑开始萎缩。第二年,他因脑血栓瘫痪在床,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无法想起来了,唯有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部队番号记得异常清晰。一提起抗美援朝,就好像触动了老人最敏感的神经,刺痛了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眼泪不知不觉地就流了下来。

淮北市烈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马华伦在说起发现宋良友的英雄事迹经过时,这样写道:

“今年(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淮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拟安排走访探望抗美援朝立功受奖人员,并编纂《抗美援朝英雄谱》。我和同事一起对烈山区信息采集系统所有符合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人员进行逐人比对,统计抗美援朝立功人员。在看到宋良友信息采集资料时,我瞬间震惊了,一等功两次……我反复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确认后迅速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了汇报。

2020年2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要求各县区进一步摸排抗美援朝英雄,并向省厅和退役军人事务部推荐上报。我们对宋良友立功受奖情况进一步进行了调查核实,走访了宋良友的家人和所在街道,他们均不知道宋良友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更不知道还立了两个一等功。他的子女只知道父亲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功,以前家里有很多奖章奖牌,后来家里失火都烧掉了。听父亲讲过朝鲜战场上的故事,有一次肠子都炸出来,身上现在还有许多伤疤。我们又到市档案馆调阅了宋良友的档案,确认无误后,3月初,我们组织对宋良友事迹进行了收集整理,于3月19日向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荐上报宋良友的先进事迹。”

马华伦说:“万万没有想到,英雄竟然就在眼前。”

宋良友的大女婿马继财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纸包,轻轻地打开,捧出了一张立功喜报。发黄的喜报因反复折叠而断裂成七八块,上面依稀地可以辨认出所印文字:

革命军人立功喜报

贵府宋良友同志在军事演习任务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三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恭贺宋良友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部 政治部 颁发

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六日

说起这张喜报,宋良友的小女儿宋怀忠还讲述了一桩往事:“记得家里有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好多块小牌子,我小时候经常与哥哥倒在地上当玩具玩,哪里知道那是爸爸的军功章啊!”宋怀忠说:“盒子里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我也经常拿出来折纸玩,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朝鲜纸币。”

1974年,当时年仅5岁的宋怀忠不小心点燃了这些钱币,随即引发了一场大火,把宋家所有的家当付之一炬,其中就包括宋良友的军功章。

唯一幸存的就是一张放在床底下箱子里的、宋良友在南京比武时立过三等功的喜报。如今,这张喜报成了老人过去赫赫战功的唯一见证!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父亲只会唱一首歌,那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踏过鸭绿江”。这首歌正是宋良友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最好的怀念。(本文为《党史纵览》独家原创刊发,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本文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淮北市委宣传部、淮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淮北军分区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吴龙钦、王林海、马华伦、李少华、杨大庆、潘伟华、朱斌、黄顺、肖干、李雷鸣、宋华、宋辉、魏恒勋等同志的鼎力帮助,特此感谢!)(题图为志愿军向长津湖进发)

(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良友长津湖志愿军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你有病吗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