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樊玲玲 兰传青
喀斯特这一特殊地貌遍布在我国西南近六分之一的土地上,诸多著名的景点被人们所熟悉,如云南的大、小石林,广西的桂林地区,贵州的天坑地缝,湖南广西交界处的八角寨,还有四川的兴文石海和重庆的天生三桥等等。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较早的国家,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在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均有一定面积的分布。中国的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开发比较好的国家之一。
我国喀斯特地貌以热带喀斯特为主,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景点多集中在西南地区,但在中部的湖北恩施也有发现,如恩施大峡谷景区。看过云南石林和去过广西桂林地区的朋友,恐怕对喀斯特地貌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从广西开始向西到云南的昆明为止,一路可以看到许多喀斯特地貌的景点,其中包括天坑地缝和峰林。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峰林是广义的称呼,也是对一片地域的称呼,它由喀斯特地貌众多的单独山峰组合而成,真可谓近看一座座山,远看一片片林。贵州省兴义市的万峰林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峰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也是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它气势磅礴、景观奇特,集峰、龙、坑、缝、林、湖、泉、洞八景于一处,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也被誉为“天下奇观”。万峰林包括东、西峰林,景观各异,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追溯历史,在三百六十多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数次到过万峰林,他赞叹道:“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他在游记中还写道:“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万峰林位于兴义市东南部,南端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口,北接乌蒙山主峰,总面积有2000 平方公里。目前景区对外开放的主要是下五屯镇境内的西峰林。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蜿蜒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万峰林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既是中国喀斯特地质地貌中发育最成熟的锥状峰林典型代表,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
近观万峰林,可以看到八卦田,它由一片水田组成,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层叠有序。八卦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犹如大地的眼睛。这些农田以漏斗为中心,弧形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万峰林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它从农田中缓缓由南往西而流,像一根银线,把依河而偎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像珍珠般地串联起来;也像一根晾绳,挂起了一帧奇峰似林、田坝胜锦、村落如珠、古榕若翠的巨幅画卷。这就是纳灰河,它在田中穿过,最终又消失在农田中。
远观万峰林,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一览无遗地展现在眼前。清晨的袅袅炊烟在峰林中缭绕,晨雾让峰林忽隐忽现。夕阳西下时,峰林、村庄、农田、小溪犹如一幅全景画,让人流连忘返。春观万峰林是嫩绿一片,秋观万峰林是满眼金黄。相比之下笔者觉得秋观万峰林更为心旷神怡,秋时天高云淡,蓝天下映衬的墨绿色的峰林和金黄色的田野,犹如色彩斑斓的画卷,美不胜收。
自2005年9月万峰林正式开园接待游客开始,至今也不过十数年。2008年,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万峰林被批准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中国旅游电视协会把万峰林列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2016年9月,万峰林景区成为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航空飞行营地。
周围景点:
1.马岭河峡谷。
2.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3.兴义雨古鲁天坑。
交通:
航空:兴义万峰林机场位于兴义市以东3 公里,到市区只需要不到半小时的车程。
铁路:昆明到南宁、广州、湛江、桂林(隔日班)的火车都会经停兴义站。
长途汽车:贵阳到兴义全程325 公里,车程5 个多小时。长途汽车总站每天有发往兴义的班车。
信息:
门票标准价:旺季(3月1日~11月30日)70 元/人;淡季(12月1日~2月28日)60 元/人。
观峰道游览观光车:50 元/人。
观光小火车:50 元/人,全程往返16 公里。
自行车骑行:15 元/小时,40 元/天。自行车骑行约16 公里,沿途共有5 个驿站。
经典美食:布依八大碗(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五色糯米饭)。
贴士
1.景点位于黔南,雨多,晴天紫外线强,需注意防护。
2.注意水土不服和蚊虫叮咬。
3.注意景区的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