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玉梅,张继升,王安民
(1 陕西省商洛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陕西 商洛726000;2 陕西省商洛市林业局机关事务管理所,陕西 商洛726000;3 陕西省商洛市林业局,陕西 商洛726000)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按照决定精神,江西、福建、辽宁、浙江四省拉开了一场以调整林地权益关系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经成功实施后,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是中央确定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也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上把耕地拓展到林地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多年来,依据各地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又于2016年发布《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推动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增绿、增质、增效。多年来,陕西省商洛市针对集体山林归属不清、权责不明、经营机制不活、产权流转不规范等制约林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按照国家大政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那么作为全市优势产业之一的核桃园、核桃树的权属及经营现状究竟如何,下一步如何改革,如何使其走上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这是摆在全市核桃这个传统产业面前的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长期对核桃产业开发工作的参与和实践,就全市核桃园的权属及经营现状进行调研剖析,并提出建议。
从1958年毛主席“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光辉批示后的大发展,到1997年以来的核桃产业大开发及百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建设,商洛核桃的发展已经过60 多年的风雨历程,全市核桃栽植面积已达22.79万hm2(其中早实核桃良种园面积15.2万hm2),年产量12.85万t。1997年产业开发前面积3.6万hm2,历经23年产业开发和基地建设净增面积19.19万hm2(增加较快); 就产量而言,产业开发前3年平均产量1.105 万t、平均666.7 m2产20.5 kg,产业开发后近3年平均产量9.09万t、平均666.7 m2产26.6 kg,稍高于开发前的水平。但与666.7 m2产225 kg 的世界生产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极大,与优势产业的标准也相差甚远。说明虽面积发展较快,但广大果农经营核桃园的经济效益却很低,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核桃园权属和经营现状。
盛果期树 是我市核桃产量的主体,树龄为35~60年,约占挂果树的60%。其经营基本上是放任生长,粗放管理,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权属现状,绝大部分采用“树随地走,分包到户”;另有一少部分权属掌握在集体手中,采用划片承包,一年一发包(如洛南县石门镇桥河村北凹梁和沙坡梁的20 hm2核桃园、山阳县高坝镇凉水井村的部分核桃园等)。
衰老期树 树龄为70~160年,全市各地随处可见,在总面积和总产量中占有一定比例。树高冠大,单株占地面积广,大部分生长在四旁、农田、沟槽、坡洼等处,尤以洛南县石门、景村、古城、保安等镇更为突出。由于这些树生长的立地条件较好,全年无人专门管理,目前树体结果小年居多,年均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经济效益差。如全国有名的“核桃王”洛南县古城镇蒋河村村民于生民的500 多年生老核桃树,占地900 m2,近年来绝产无收,频临衰亡。石门镇桥河村村民王新石生长在农田内的130年生核桃树占地500 m2,近3年年均产量不足20 kg。全市各地大量存活的这些老树下的土地和树的权属处于分离状态,即地、树权各有其主。
早实核桃良种园 群众称“矮化核桃”,多分布在条件较好的坡塬地、坡座子及台田阶地上,农耕地中栽植占一定比例,多为政府行为补助建园,大面积经营,管理水平迥异、产量悬殊,整体上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树随地走,承包到户是其主要经营方式。如商州上河村、任家村,丹凤中坪村,山阳白头梁村,洛南下留题村等均属此类。另有部分掌管在集体手中的良种园,采用挂果后评产或事先定承包额的办法发包给个人,如山阳县土桥村23.33 hm2、洛南县韩湾村5.33 hm2的良种园等。
实生核桃园 此类新建园面积也较大,主要分布在沟道、四旁、河道、公路沿线、坡塬地和部分退耕及天保工程造林地上,分布较为零散,基本无人管护,野生野长,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权属不明者居多。我市后期发展的大面积实生园均属此类。
每年都可获得不等的经济收入。问题是 “树随地走”的所有权形式导致果农坐收“成果”,不投资,不管理,怕地权变动后另归他主;大量挂果后生长不良,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掌管在集体手中的核桃园采用年年发包(承包期只有一年),承包定额人的管理随意性大,且常引发矛盾和纠纷。如对承包额异议不休,承包不到手的往往背后下手(砍树、毁园)的常有发生。上世纪80年代商洛市核桃研究所在洛南石门镇桥河村北凹梁、沙坡梁营建的33.33 hm2山坡核桃丰产栽培示范园,由于权属长期掌握在村上,年年承包,导致这些挂果树被大量砍伐,目前已所剩无几。
林立的大核桃树群是商洛核桃辉煌历史的象征,同时也记载着商洛核桃发展的风雨历程。然而,这部分大树是历史遗留的,基本上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发展中有着先天的不足。经营者不管树体生长如何,不管经营效益高低,他们祖祖辈辈与树厮守。死守这块“阵地”的原因是他们的树生长在别人的田地内,别人损失他收益,即使无收益对他也无多大影响。问题的根源是地、树权属分离,从而使经营者抱残守缺,无人进行更新复壮,必要的树下管理也不进行。在全市土地资源极缺的情况下,这种不作为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无疑是一大憾事。记得1984年7、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5 名核桃专家来我区洛南县考察,其中考察的内容之一就是洛南县引以自豪的大核桃树群,但他们对石门镇多株大树通过占地面积、常年产量的调查后摇头否定,连说“愚蠢至极”。当时,我们在场的人还很不理解。事到如今,我们方知当年“美国佬”表白的意思就是“有树无效益”。因为美国当时已是核桃良种大发展的鼎盛年代,全美核桃面积8 万hm2,其中挂果面积6.67 万hm2,高度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两大州,平均666.7m2产量225 kg,总产量、质量、贸易量和管理水平世界第一。因此,他们认为那些大树,占地那么多,单位面积产量低、收益少,若更新栽种良种,其收益将数倍增加。
早实核桃良种园 采用的是树随地走,承包到户,但权属不太稳定。主要问题是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人人有份,加之品种混杂、良莠不齐。这种经营极不利于核桃良种的集约化管理,大面积经营却效益低下。另一较大问题是栽植于农耕地内的新建园,地类划分存在问题,按国家大政方针随时有被“请走”的可能。另外,掌管在集体手中的良种园多疏于管理,如洛南景村、韩湾村的良种示范园因病虫危害几乎频临毁灭。
实生核桃园 处于零散或条、带状分布,产业开发期间及开发后期采用国家出资、群众栽树的“大运动”形式发展起来的,挂果量很少,是导致目前全市核桃单位面积产量低下的原因之一。树的业主不明,生长不良的居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树被“扼杀”,损坏的居多。
(1)目前还有一定产量的老实生核桃园,改以前的“树随地走,分包到户”为“地随树走,以树为主,长期经营,确权发证,法律保护,世代继承”。真正做到树定根、人定心,把真正的经营自主权交给广大果农,让他们管理的核桃园如关中、渭北一样,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长期受益。对掌管在集体手中的核桃园应长期发包给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能人,最大限度地让出利润空间,确保经营者自主权不受侵犯。
(2)有一定产量的衰老树,对历史遗留的树权、地权分离的大树,应痛下决心,对一部分生长在农田、坡地上,已根腐枝枯、挂果无望,或虽生长较好但挂果极少、品质很差、经济效益不高的,坚决挖走,还田于农。受益农户可出让同等面积的坡塬地(或由村、组直接划定),供大核桃树主人栽种核桃良种,两全其美,各得其利。对生长健壮、结实量较大的树,应给经营业主留足大于树冠投影的树下空间,以利树下施肥管理。对这些树,林业主管部门可进行挂牌登记,加强管护,延长结果年限。一旦树衰果少,可采用上述方法处置。
(3)新建的早实矮化核桃良种园面积大,若品种优良,效益将是可观的。因为,这些早实良种大量挂果后,按每666.7 m2栽30 株计,单株产量2.5 kg,666.7 m2产75 kg,商洛核桃年产量可达到17.1万t,远超全市核桃常年产量。因此,为了确保产业开发成果,对大面积栽植的早实核桃良种园不能再分包到户、人人有份,避免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优质核桃生产可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向懂技术、会管理及有经济实力的行家里手集中,让赚不上钱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动出局,即优胜劣汰。对栽于农耕地内的核桃良种园应将地类划为林地,以确保果农经营的合法性。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盲目建园、择地不当、长期处于亏本经营的,应下决心改良,忍痛割爱,坚决挖走。因早实良种核桃的经济寿命只有二三十年。
(4)新建的大面积实生园应按照建园目的、建园方式及位置等进行划分。对于退耕还林、天保工程营建的生态林按谁退耕谁所有,按生态用材树种经营。这部分树在按单位面积统计核桃产量时应全部弃去。对原来以结果为目的栽于路旁、堤旁、沟道内、坡地上的核桃树应按区域、流域进行大范围划片流转,经营业主应尽可能选择有意愿进行山地开发、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这些蕴藏着无限商机的大面积核桃实生园,若良性开发利用,短期内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经营这些已成林的园地,前期需一定的资金投入,如高接换优、科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所以应选择有经济实力的业主。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这部分园地的面积资源很有必要进一步核准。
(5)商洛核桃的权属及经营现状形式多样,存在问题不少,广大果农的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在核桃这个传统产业的经营过程中,“观棋不语” 者多,“见死不救”者多。人们谈及商洛核桃就感到话题沉重,已成为各届领导手中既拿不起、又甩不掉的烫手山芋。因此,制约商洛核桃生产发展的权属问题亟待改革,全市优质核桃生产呼唤新的精细简化的栽培管理新模式。要解决好上述不同问题除上述所提对策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给核桃经营业主出台更加的优惠政策,更需要行政、公安、土管、农、林业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关键是领导决策时应痛下决心,狠抓不放,那么,所提问题才能顺利解决。随着核桃园权属和经营现状的改革创新,制定产权明析、机制灵活、责权利到人的经营管理体制,才把使商洛核桃充分释放核桃及其付产品、劳动力等生产资料长期积累的巨大潜能,全面提升商洛核桃生产水平,促进全市核桃产业快速、高效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