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规划中环境保护方式的影响与应对研究

2020-12-11 23:57翟浩忠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水质环境保护水利工程

翟浩忠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影响水环境生态系统最多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近些年,一些借助水利工程获利的行为,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规划时,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环境保护手段,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相关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使自然生态环境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

1 水利工程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

1.1 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对相关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在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对环境因素予以充分考虑,提高水利工程规划的合理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要获取相应的环境效益,这样也有利于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改善,促使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水利工程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其自身的环境系统能否维持原有的生态性,取决于环境影响因素与水利工程间的协调性。因此,相关单位若想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就需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中,加强对二者之间协调性的重视,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重新构建出一个具备新特征的生态系统,借此提高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1]。

1.2 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的基础

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应立足于生态环境,由于水利工程都是在户外环境中建设的,因此,其在建设过程中会对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就需要相关单位予以高度关注。若是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这一影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则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地质灾害,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规划时,需要对其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予以充分考虑,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在工程建设中有效规避这些影响因素,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促使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协调发展[2]。

2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环境保护方式的相关因素

2.1 水质方面的因素

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对于水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水质也是影响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用的重要因素。水利工程会被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其中就包括农业生产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市政绿化用水等多个方面,因此,水利工程对于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另外,水利工程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这种情况下,则会有较大可能对输水河流的流量以及流速产生一定的影响,加速水利工程水质下降,甚至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生活的用水要求[3]。此外,相关单位可以依靠水温判定水质情况,这是因为水利工程中的水体变化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并且在实际情况中,水温还会出现分层的现象,通常都会呈现出水面表层温度较高,而水底温度较低的现象,低温水不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而且对于一些浅水鱼类的生长也极为不利。因此,相关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时,要加强对水温问题的重视,了解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实现水温的有效控制,同时也要对水利工程的水温变化情况予以科学预测,使用有效的管控治理措施,降低低温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4]。

2.2 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

自然环境是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因素。从其他地域引来的河流水,会对水利工程的下游区域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下游水量的有效补充,但是外来水流也有可能会对水利工程区域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致使下游河滩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肥力降低等问题。这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与水生生态系统相比,陆地生态系统受到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可以说陆地的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该区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出现下降的情况,土壤肥力也会有所降低,甚至还会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导致这一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难以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可能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降低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5]。

(2)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涉及到多个环节,施工内容繁多,包括对水生生态系统地方的构筑、跨流域调水等相关施工环节,若是这些施工环节中的工作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就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破坏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甚至还会降低水质,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内的水生生态系统失衡,这样不仅会阻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3)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威胁,而这一威胁通常都表现在自然河流的渠道化以及非连续化。其中渠道化主要是指河流形态呈现直线化、河流横断面出现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自身的硬质化;非连续化主要体现在大坝的修建工作导致河流顺水流方向出现非连续化,以及提防修建导致的河流侧向呈现非连续化。若是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威胁这一建设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受到不良影响[6]。

3 水利工程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明确水利工程规划环境保护的责任

水利工程的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自身与环境质量评价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想提高水利工程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就需要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过程中,对其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通过对各种信息数据的分析,明确该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据此对水利工程予以有效规划,同时也要制定出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方案,确定相关负责人的管理范围[7]。也就是说,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有关单位需要充分了解建设区域存在的原生与次生环境问题,并做到“谁管理,谁负责”,一旦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环境损失。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而促使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合理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这一工作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使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更加科学。因此,相关单位若想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可以开展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作,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8]。

在开展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测考察,了解工程建设区域的地形、水文等,并且要对该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信息搜集,通过对多种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明确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若是生态环境状态良好,那么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时,要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若是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水利工程规划则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确保工程建设方案既能够保障工程质量,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另外,相关单位还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环境的优化,引进先进的工程规划理念及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借助信息技术实时监测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环境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解决,阻断环境的恶化,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能够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因此,相关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时,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并且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水利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及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水质环境保护水利工程
环境保护
基于地下水水质检测方法的研究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