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
(清镇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1400)
作为工程造价的审核人员,应当全面充分地掌握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范畴、原则及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工程财务支出,减少浪费情况的发生,同时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
在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盲目整理项目内容,为达成合同目的加快项目进展,改善经济效益。工程建设是长期的工作。在建设期间,我们不能把重点放在建设进度上,否则只能达到进展的目标,但质量很难达到标准。后期需要重新加工,影响成本提高和建设期。
目前,许多建设企业拥有明确的功能和权限,但实际上存在着各部门之间转移责任和过半数的现象。这个问题增加了建设成本,限制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企业成本管理必须依靠所有员工的协调与合作,而且项目管理效率也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
在工程建设期间,整个项目建设实行成本管理,链接不可忽视。目前,许多国内建设企业关注成本管理,建设过程中特定管理措施实施不当,实现了建设实施过程缺乏有效和合理控制。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对应的监督和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经验。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点和治疗对策未能及时总结。此外,建设企业也注重成本管理战略。焦点内容满足管理程序的需要,但是成本管理战略会在实施上给予注意。需要实施高品质的成本管理战略,并有效实施。
在进行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前,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及时确定工程结算前的审计内容,认真组织检查与工程预结算审计有关的预算内容,认真组织检查工程预结算的技术要求、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技术特点,及时确定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具体内容要点。在检查分析施工图纸材料时,必须仔细检查分析施工图纸的具体内容,按构件梁、板、柱、墙、板、门窗、天棚及地面等一一仔细提取工程量,与材料表进行核对。从基础到楼顶,从柱、梁、板等到装饰,绝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在分析设计图纸时,必须客观、实际、合理,必须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检查模拟完成的设计内容和实际完成的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量之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在设计图纸中明确标明已经取消的建设项目[1]。
目前,工程项目管理成本审计常用的审计处理方法有:调查审计方法、比较调查审计方法、抽查检验审计方法和项目综合调查审计方法。在实际项目审计过程中,项目建设成本风险预测是以一个项目的实际工程建设成本为审计基准,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来进行项目审计工作。项目审计费用核算应在项目审计期间确认,以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在准确计算实际项目投资成本时,应特别注意考虑项目的投资规模、使用的标准定额和项目系统指标单价。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选择通用的审核软件,提高审核速度和准确率。在审核过程中,应对比工程施工图纸与实际工程施工现场,综合比较主体工程设计招标书等文件数据与结算数据,避免设计与实际施工情况不一致[2]。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建筑工程始终,内部相应的审核计算管理体系也比较复杂。因此,要求建筑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相应建筑造价项目审核预结算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中的审核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在项目工程竣工之后,企业应安排专门造价审核人员,以项目施工设计图纸和工程合同文件为主要造价依据,对项目进行造价审核,综合分析测评项目建筑造价成果指标是否与工程合同中要求内容相一致,评定项目施工过程质量和安全防护性能指标是否完全达标,一切审查核实无误之后,才可以在相关合同文件中签字,保证各项审核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
项目建设一般成本周期长、造价高、施工风险较大,所需建筑材料价格成本波动持续时间长。因此,核算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核算工作。首先,尽量避免项目施工设计方案变更。当项目施工方案变更时,项目的施工成本可能会随之发生较大的波动。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变更时,施工单位应经建设单位及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4]。
相关的企业单位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人员进行培养,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方面的影响。可以邀请专业的导师或教授来到单位内部,举行演讲或者线上讲授,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专业能力,减少人为误差,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工程量的准确度决定着最后的造价预结算的质量,若想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需要审核人员能够精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在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审核人员不清楚计算和规则,将很难核实好工作量。除此之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也会影响到造价的预结算,如果联系单发生变更,能够第一时间记录下变更的数据,将会方便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并避免出现差错。图纸的审核人员如果具有很好的专业性和责任感,也会帮助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有效得到计算和审核。
为了切实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结果的真实准确性,要求项目审核工作人员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具体内容,其次要详细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最后重点把握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相关要点,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长期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