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白城市卫生急救中心 吉林 白城 137000)
疾病大流行不仅是生物医学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疾病大流行同时也与科技息息相关,例如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的疾病的大范围传播,但利用新兴科技协助疾病大流行的调查和判断,也能够创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信息技术支持疾病大流行事件预防和控制的能力。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数据,5G均属于近年来广受关注、讨论的新兴科技,同时也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发挥一定作用,因而本文将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互联网+医疗”应用的阐述以及未来的展望。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才能把大数据这一低信息密度的资源进行挖掘,从而产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产物,这两项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密不可分、互为牵制。AI的核心价值在于模拟人的思维运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进而进行相应决策[1]。在疾病大流行事件中,AI的深度挖掘和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已通过构建智能监控平台并开发先进的算法,来检测和预测大流行情况下的病毒传播,例如神经网络;易感性传染病消除技术(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moved, SEIR);模型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可能的数据来源包括:社交媒体、访查、调研等的数据,最终应用于各种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模型,以预测大流行疾病的进程及其潜在复发的可能性[2]。
就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大流行的新冠肺炎而言,快速准确的诊断是防控疫情的重要工作,但试剂盒测试的假阴性结果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事实上,AI可以对试剂盒检测进行一定补充,例如AI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标记大量医学图像样本并将其应用于训练、学习和理解算法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决策[3]。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下快速发展的智能机器人,在疾病流行的第一线可以进行各种医疗辅助工作,例如消毒,食品配送和药品配送。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节省有限的防护服资源,也更便于消杀工作,进而有效减少交叉感染。
面对严重的疾病大流行事件,往往会产生多个来源生成的大量数据,因此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以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更完整,持续,准确和及时的大流行预防信息和基于可追溯疾病源的方法。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地理位置和时间戳信息,可以分析受影响人员的运动轨迹;全面跟踪被感染患者,疑似患者及相关接触者的运动轨迹;并准确地描述跨区域的渗透。可以将医疗保健数据库与移民和海关数据集成在一起,以在诊所就诊期间生成实时警报,以帮助识别感染病例。运动跟踪为预防和控制大流行病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我国浙江省[4]通过“一张网、一幅图、一指数、一个码、一平台和一通道”进行了大数据防控新冠疫情,从全球的疫情防控来看,大数据已经在以下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①识别感染病例;②行迹历史追踪;③病毒的早期识别、快速进展疾病的识别与分析;④疫情期间宣教工作,例如自我隔离信息更新、发热特征的描述;⑤医疗手段的快速发展。
远程医疗在“互联网+医疗”概念下相对较为成熟,该模式也有一定的实践探索,在非典时期,远程医疗就已经开始显示出其用处。但由于当时的网络质量和技术水平,远程医疗仅限于简单的在线或电话咨询,尚存在较大的价值提升空间。实际上,在疾病大流行期间,鉴于医疗防护材料和个人防护设备的短缺,使用远程会诊减少了现场诊断的发生,并减少了因将诊断出的患者转移到医院而引起的感染传播的风险,通过实时高清音视频连接,可以实现医患之间基于5G的远程诊断和治疗。医疗数据传输可以促进从“面对面”咨询到视频远程咨询的过渡,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在当前的大流行情况下,5G和远程医疗可以使诊断和治疗更加有效,便捷和安全。5G网络的高速,大容量和低延迟加速了对远程咨询实时性,高效率和稳定性的需求。
5G技术还改善了医疗保健的可及性。5G支持实时健康数据交换,因此医疗专业人员可以立即访问患者的诊断记录,病史和实验室结果,而不会造成延迟和信息传输障碍。随着5G的实施,传统的医疗工作流程将得到显着改善,医疗专业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不必要接触也将减少。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可以跟踪患者就诊的全过程,从而降低了医疗事故的风险,提高了医疗保健和系统管理的质量
综上,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在疾病大流行中的应用仍然具有较大潜力,从短期的角度,一可以协助诊断,快速识别病例,二是在大流行的爆发早期识别,也即疫情爆发的早期,通过AI、大数据、5G的支持,促进实时流行病数据的收集、风险分析、决策分析和干预措施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流行的风险;从中期的角度,AI可以更好的识别潜在的治疗手段,例如药物和医疗措施,5G则可以大大削弱医疗资源不平衡及患者改变就医地点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信息技术实际上可以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尤其在疾病大流行时期,更完善的大数据、AI治理体系、5G系统构架都将为构建健康、智慧的城市而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