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

2020-12-11 14:26:57马志诚陈敏李贺田甜
缔客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教研室层面

马志诚 陈敏 李贺 田甜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 650033)

1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系统建设思路

建设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系统,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由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组成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在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系统建设的带动下,形成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等专业的辐射。以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学生培养和发展为目标,设定目标和标准两条路径,将各级各类标准通过目标贯穿下发执行,并通过标准监测各类标准在实际执行中的情况,向上逐级反馈和预警,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根据反馈采取措施、修订标准,最终形成执行、监管、诊断、反馈、改进的闭环。诊改体系中的核心和主线是教学环节,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将教学环节作为建设的核心和重点。诊改围绕和落实到老师和学生身上,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系统围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在推行过程中,关注各执行环节的损益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落实国家诊改试点工作要求,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专业群教学信息化建设,为迈向信息化教学,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专业群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信息化课堂管理系统丰富课堂互动形式,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为课后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从而达到提升课堂环节教学质量的效果,并为教学诊改提供课堂环节的过程性数据。通过覆盖规划修订、标准制定、教学设计、教学执行、质量评价等环节,使得教学体系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印证,为师生及管理者提供更加完整、连贯、流畅的信息化教学服务,从而达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2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目标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专业群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建设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来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专业之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开展诊改工作,提升专业群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的基础作用,促进专业群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依托内部质量管理平台,对绩效考核导向的质量管理机制进行贯彻,将诊改工作与绩效考核融为一体,形成从目标标准制定、发展规划梳理、工作任务分解、过程监控预警、工作质量评议、问题反馈改进、动态绩效考核的质量内控全过程覆盖和激励机制支撑。在有效实施考核性诊改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常态化诊改。通过对专业群目标、标准、规划、任务、通报、评议、问题库、制度文档等内容的管理,实现对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常规工作等的任务分解和监控分析,为各层面掌握各教研室计划执行进度实时信息,掌握各教研室重点任务、日常工作完成度信息,监控专业群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各层面问题发现及改进状况等提供可视化服务和消息预警服务,完成教研室的绩效动态排名,形成各层面的发展质量报告,为专业群诊改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撑和保障。

3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过程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发现问题的能力、跟踪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诊改体系提供基础。构建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诊改首先建设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和持续不断的能力建设过程。建设主要完成的是采集与诊改相关的各类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挖掘,采集的数据种类越丰富、越详尽、覆盖领域越广泛,其发现问题的能力越强。诊改数据分析系统的能力是直接与数据相关的,也就是说诊改数据分析系统必须依赖于校园信息化的基础,特别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教学领域的各类教学信息系统更是主要的数据来源,比如应用于课堂环节的智慧课堂类系统,就是课堂环节各种行为和过程性数据的重要数据源。

建设跟踪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现问题之后必须要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保证诊断层分析出问题的落地,是构建诊断与改进闭环的重要环节,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对问题的持续跟踪和改进效果的反馈。

内部质量管理平台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日常工作任务、临时工作任务、协同工作任务、协同配合工作任务的分解和监控统计,形成各层面的发展质量报告,最终为专业群掌握各教研室计划执行进度的实时信息,掌握教研室重点任务、日常工作完成度的信息,监控教研室目标达成的情况,各层面问题发现及改进的状况等提供可视化服务和消息预警服务,为专业群诊改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撑和保障。诊改是一个专业性很强、涉及面极广的领域,需要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建设,因此建设符合专业群特色和实际情况的诊改平台。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通过诊改数据集成平台将专业群各部门数据集成至数据服务平台中,在目标、标准、执行、监测的质量保障体系下,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消息推送机制为各级管理者和专业群师生提供诊改决策支持服务,同时凭借内部质量管理系统的任务分解、绩效考核等功能将诊改工作涉及到部门和个人串联起来,真正做到诊改工作落在实处,诊改工作带来绩效。诊改大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内部质量管理系统负责将发现的问题以任务、考核点、观测点的形式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如此运转从而形成教研室常态化的、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闭环。

最后经过持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专业带头人、课程团队、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诊断、自我激励及管理服务工作的自我改进,同时在决策、管理、运行、监控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显著提升专业群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最终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落实诊改要求,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4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

构建覆盖电气自动化专业群的质量改进,通过发展规划作为质量改进的起点,通过对发展规划在各教研室、各专业、课程、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层面的分解,形成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各个不同的层面设置相关建设标准。对所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履职、年度计划等内容进行梳理并分解,形成各层面年度工作计划,并同时进行相关的组织保障。通过对已分解的任务进行在线的办理和办结,使任务的进度和质量具有可控性。通过对任务完成情况、目标标准达成、督导通报等形式的动态监测,进行常态长效预警,形成问题并限期改进,进而指导计划的调整。通过过程和阶段相结合、客观和主观相结合所动态生成的诊断报告及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针对教研室的动态绩效排名,实现业绩增量的考核性诊断,从而完成后续学习、创新、改进环节。

为推进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对专业群的任务和工作进行管理,包括项目工作、常规工作、临时工作以及协同工作等,可以对工作进行逐层分解和进度监测预警。从工作的计划、执行、监控、问题、计划形成一个逐步提升内部质量的循环。从教研室、专业、课程、师资、育人等层面建立目标,并根据目标完成相应标准的制定形成标准。在目标、标准指导下,各教研室完成计划的上报、审批,向下延伸进行任务和工作管理,进行个人、部门工作诊断分析。通过收集过程考核、年终考核、工作评议、加分项、减分项等数据,对考核对象进行统一的考核,结合工作质量和成效的客观评议,形成具有专业群特色的绩效考核体系。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管理平台通过对专业群目标、标准、规划及任务、问题库、制度文档等内容的管理,实现对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常规工作等的任务分解和监控分析,完成教研室的绩效动态排名,形成各层面的发展质量报告,最终为专业群掌握各教研室计划执行进度实时信息,掌握各教研室重点任务、日常工作完成度信息,监控专业群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各层面问题发现及改进状况等提供可视化服务和消息预警服务,为专业群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撑和保障。专业及课程层面的质量改进分专业群层面及各个专业、课程层面进行,专业课程层面的目标是专业群的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并以此为目标设置标准体系,如专业建设规划规划、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建设、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等,并在运行的过程中实时采集、分析、形成诊断报告。同时将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考核作为激励措施,促进质量改进的运行。同时每个专业和课程都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制定建设规划、目标,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在事后阶段撰写诊断报告。同时,将教学全体系全流程引入专业和课程建设层面,在提供教学全流程的过程性数据的同时,也提供了质量改进具体业务落地的支撑。

教师层面质量改进分为专业群、负责各专业运行的专业团队及每个教师个体。将专业群师资建设规划分为不同的建设路线,如专业技术类、技能操作类、成长阶段等,并为不同的发展路线设定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专业技术类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并以此为起点进行运行。学生层面质量改进分为负责专业群学生全面发展整体目标的学生服务办公室、负责各专业运行的专业团队及每个学生个体。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引入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得出学生综合成长分值,并将该体系及分值推送至学生端,促使学生实现对比成长及发展。

5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作用和价值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求,深入剖析需求内涵,确定描述和管理对象的主要数据,分析数据来源、确定采集方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成长在线跟踪。实施数据采集,确保数据及时、真实、准确,注重状态数据的应用。为专业群、教师、学生提供数据查询、数据统计、信息反馈,及时发布预警,督促服务对象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潜在问题。在诊改专业层面的工作推进过程中,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客观监测,使专业建设质量可测可控,切实提高专业建设与管理的项目。

6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建设使得专业群在管理教学、科研、教师、学生更加便捷、高效,以绩效考核和质量文化为内生驱动,促进全校全员的质量观念,健全专业群体制机制的同时,有效形成和充分发挥教育治理能力,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推进专业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照专业群办学定位准确、专业设置合理、课程体系科学、课堂教学有效、制度体系支撑有力,质量文化创新的目标,着力推进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诊改机制建设,标准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信息化手段更加普及,预警机制更加高效,为切实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体系和机制保障。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教研室层面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中国盐业(2018年23期)2018-03-30 01:29:30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中国盐业(2018年21期)2018-03-05 08:06:16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平台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