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明
(宁夏锦堉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1)
水利工程建设事关社会稳定,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并为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防洪治理工程一直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防洪治理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堤防护岸工程对控制河槽摆动,减少塌岸毁堤的险情,保障两岸城镇、乡村、工业园区、基本农田和其他基础设施防洪安全,保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1]。
作为防洪治理工程的堤防护岸在施工建设过程就受到潜在洪水的威胁,尤其是在枯水期短、汛期长、暴雨多发的河段更是如此。堤防护岸施工期间的洪水损失,轻则洪水导致围堰漫顶、溃垮,进而导致基坑被淹、建材和设备损失、工期损失,甚至可能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俗话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保证堤防护岸工程的质量,要求对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每种建材、每道工序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洪水和时间的考验。质量制度的落实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即使建立再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只要不把质量制度完全落实,就有可能导致质量缺陷甚至是质量事故的发生。
传统的浆砌护坡、砼板护坡等,其生态缺点明显,护坡上寸草不生,坡面无透水性,阻隔了河道与坡体地下水的连通,从而切断了水生物链,水中的生物及微生物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总体来讲,浆砌石护坡、砼护坡完全没有生态功能,也无景观功能,还严重性影响了河流自我净化功能[2]。
(1)首先做好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包括地形地势、气象、水文、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合理安排施工期,尽可能选择非汛期及枯水期。
(2)围堰位置布置、顶高程、断面及构造等须符合设计规定,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并要求做好围堰面对超标准洪水的充分准备,储备好加固加高围堰所需原材料及提前计划好所需设备、人员的调配方案、设计好围堰抢险加固技术方案等。
(3)项目部须制定可行防洪度汛方案,确保项目部能够能够迅速、有序、高效的实施防洪度汛。
(4)组建防洪度汛组织机构,明确各人员责任。
(5)制定好详尽防洪度汛演练方案,并及时组织全员演练。
(6)储备好防汛物资及机械设备等。
为确保堤防护岸百分百优质,就必须组建质量管理机构,并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然后把质量制度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抓制度、规范抓,就是要以制度和机制作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不会抓落实的问题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使质量有专管之人、人有质量专管之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落实体系,促进质量工作落实的制度化。要建立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把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人。要真正把质量工作落实与员工业绩考核、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以责任论英雄、以质量论英雄,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狠抓工程质量的良好氛围。
长期以来水利、公路、铁路边坡防护等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和浆砌石结构等结构,这种刚性结构相对于生态网箱结构(在内部砌筑填充一定粒径的块石的HDPE格栅网箱、镀锌铁丝网箱等)具有阻隔地下水与河水的联系、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使用的材料难以重复利用、水泥需求量大等特点,而水泥厂开山采石直接破坏生态,水泥生产过程能耗大、污染大、污染环境。在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条件适宜时用生态网箱结构取代混凝土结构和浆砌石结构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3]。
生态网箱结构属于柔性的结构,对于不均匀沉陷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具有耐腐蚀、抗侵蚀、稳定性好、透水性好、施工方便、较经济等特点,且生态网箱结构的坡面石材之间的大小缝隙可供河流与地下水连通,生态网箱块石缝隙可供微生物及植物生长进河水净化,生态优势比较明显。有利于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简单采取硬化、渠化等传统措施,创新河道治理模式,多采用天然材料和先进生态复合材料,保持河流与地下水的联系。堤防和河道的设计断面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特性,注重与周边环境及生态景观相协调,营造亲水环境。
作为生态网箱技术推广应用的先进典范,宁夏水利行业大量应用了生态网箱技术,并在持续推动该技术的发展进步。黄河宁夏段、宁夏清水河等宁夏境内许多河流的护岸工程均采用生态网箱技术对河道险工险段进行了系统治理,取得了防洪和改善生态的积极显著的效果。
堤防护岸工程既是防洪工程,也应该是符合生态环境文明的河道景观工程。在狠抓堤防护岸工程安全、质量的同时,还应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坚信随着工程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堤防护岸工程和生态环境必将协调相容,水利工程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