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运动的里程碑意义

2020-12-11 14:25:36师吉金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里程碑五四运动中华民族

师吉金(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五四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意义、作用作出了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以往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对五四运动作出的评价。五四运动的里程碑意义,体现在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旧民主革命转折点中的地位等诸多方面,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上。本文对五四运动里程碑意义的考察,从哲学、社会学层面入手,分析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伟大作用。

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2]。考察一个历史事件是否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从哲学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等多方面来认识。其中,哲学方面的认识是最高层面的认识①。

五四运动是具有质变意义的事件。从哲学意义上看,里程碑不是量变,而是完全的或部分的质变,这样才能体现出其里程碑、划时代的意义。我们所说的五四运动的质变,就体现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2)。这里涉及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分析。质变是分为不同的层次的,就一个社会来说,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就是不同的层次。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角度看,五四运动没有达到质变;但是从革命的性质看,作为转折点,五四运动开始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当然,开始转变并不是转变的完成。胡绳认为:从1919年到1921年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划时代时期[3]。龚育之提出:“在我看来,‘开端’恐怕不是一个时间点,也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段,还是当做一个逐步的过程来理解为好。近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中,丁伟志等起草的书稿的第一章第一段就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座标志着进入一个新时代的里程碑。正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民主革命的列车,从旧民主主义的轨道,逐步转上了新民主主义的轨道’。”[4]从这一点上看,五四运动具有质变的特点。这个质变的特点和意义,是哲学上的,但又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还体现在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上,体现在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上。充分认识这一点,有益于我们深化对五四运动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按照社会学的原理,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的、最理想的状态。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应该是体现着、推动着社会向着最佳、最理想的状态运行和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既可以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可以在以后的历史中。近代以来,能体现出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仅是五四运动,如辛亥革命等,也是这样的事件,但五四运动的确是其中具有独特之处的重大事件。这一运动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当时的环境里,而且体现在以后的历史中。

从世界历史看,任何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从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巨大影响的角度,也能使我们认识到其里程碑的意义。从五四运动的影响看,五四运动既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也在后来产生长远影响。从当时的影响看,作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时的国会议员张瑞萱等在电文中说:“此次罢市,商、工俱坚,声势甚大,有由学、商、工组织新政府之谣。勾[苟]若不悟,世局将呈奇变”[5]。就连吴佩孚等人也提出释放学生、公布外交始末。“窃师长等近日迭据沪电内开: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并沿江各埠亦有继续罢市、罢工之举动等语。不胜骇然。”[5](161)五四运动使北洋政府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顾维钧在事后的回忆中说:“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会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5](176)这是运动发生时的影响。如果再将时间段拉长一点,从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的两年,可以说,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五四运动的近期的直接影响。

从长远影响看,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6]这正彰显了五四运动的里程碑意义。直到今天,我们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青年成长,还高度重视继承、弘扬五四传统、五四精神。正由于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五四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高度重视五四运动在当时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五四运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五四运动对于青年成长的作用。

二、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2)。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马克思的名字出现在中国,并不是从五四运动开始,1899年《万国公报》发表的《大同学》一文,已经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却是在十月革命以后,而五四运动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就不断探索改造中国的方案,五四运动更促进了这种探索。当时一些先进分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体现在多个方面。“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大家都从睡梦中惊醒了。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遍布于青年界。”②当时所谓新的,并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人道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等,都曾被当成新的方案在中国传播过,有的甚至实践过。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引进和传播创造了条件。瞿秋白在1920年就说过:“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到殖民地化的况味。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就是这个问题。”[7]当然,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由模糊而逐渐清晰的。瞿秋白曾明确地说过这一问题。“那时的青年和学生,差不多个个人都注意报上世界公民运动的消息,个个人都想谈几句劳动问题、社会主义。这些社会主义的思想当然是很笼统模糊的,然而就在这一源流里生长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共产主义。”[8]选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是复杂、艰难的,经过了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试验。之所以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改造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结论。对于近现代中国来说,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还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首先是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0]。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而五四运动为这个前提的准备作出了贡献。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备,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成员,几乎都经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就参加中共一大的人看,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等,都以各种形式参加、支持过五四运动。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李大钊、陈独秀还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当然,并不是参加五四运动的所有人都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些人在五四时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但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信仰,甚至很快就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但确实有一批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后接受马克思主义,许多人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成为其一生的坚定信念。“‘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种小资产阶级的学生,自然接近于无产阶级,后来趋向于共产主义,以至于加入中国共产党。”[12]这说明了五四运动促进了知识分子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也说明了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备。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13]。

不仅如此,五四运动还为以后的革命特别是为国民革命作了准备。从历史进程看,国民革命距五四运动不到10年的时间,许多五四运动的参加者在国民革命中起了大小不一的作用,五四运动的影响在国民革命中有充分的显现。瞿秋白说过:“中国民众革命运动的开始,可以说是从五四时代起的。”[8](245)毛泽东曾指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14]他还说过:“特别是五四运动,大革命的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时开始准备的”[14](402)。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11](343)在中国,这个先进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从这个角度看,五四运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需要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先锋队和生力军,更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更需要科学的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三、五四运动所形成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15]“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1](3)。

五四运动凸显了爱国主义。这是五四运动最突出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最突出的评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爱国突出地表现在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凡尔赛条约中的山东条款,即第156条、157 条、158 条,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对于这样丧权辱国的和约,当时的北京政府竟然准备签字,这导致了先有学生罢课,后有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无论是学生、商人还是工人,他们行动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爱国,都是为了民族独立。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未必能在自己的意识中自觉地上升到民族独立的高度,但是从他们的行动的初衷和结果看,对爱国这一点是有充分认识的。正如《北京学生界宣言》中所写的:“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背公理而呈强权,将我之土地由五国公管,侪我于战败国如德奥之列,非公理,非正义也。……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5](129)《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宣言》写道:“期合全国青年学生之能力,唤起国民之爱国心,用切实方法,挽救危亡。”[5](141)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也是如此。轮船水手发出罢工通告:“同人尚亦爱国有志,自愿全体齐心,即行罢工,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救释放。”[5](148)商人在罢市时也说明:“吾辈牺牲光阴、金钱,纯自出良心救国之主张”[5](149)。爱国、救国成为五四运动中各阶级、阶层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在学生罢课并受到镇压后,商人起而罢市,声援学生;工人更以罢工的形式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凸显了进步的意义。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凡是反对阻碍社会发展、提倡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是进步的。中国近代以来的国情,决定了反对阻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进步。在五四时期,追求进步呈现出全民族性,这是突出的特点。五四运动的进步,主要在于其反帝反封建,在于其成为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在于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在于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影响。

五四运动凸显了民主和科学。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导致了民主的缺乏,也导致了现代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的缺乏。因此,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中心内容就是民主和科学。这是中国先进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入手,改造国民性的结果。五四时期倡导的民主、科学虽然有局限性,但也有着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从民主和科学的历史继承性来说,中国共产党倡导民主和科学,与五四时期对民主和科学的提倡有密切联系;所形成的民主、科学的思想理论,也是对五四时期民主、科学思想观念的扬弃。正如毛泽东说的: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16]继承、改造正是扬弃的应有之义,也是思想理论发展的应有之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具备物质的力量,也要具备精神的力量。五四精神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研究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1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昂扬的精神力量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在精神力量中,五四精神特别是爱国精神,有着长远的影响。在新时代,爱国主义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只有全民族树立起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并将其贯彻到行动中,才能够在面对各种困难、各种风险时,万众一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1](3)。

四、五四运动所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永久奋斗传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永远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就蕴含着永远奋斗的意思。鸦片战争以来,永远奋斗增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和工人、商人等其他社会阶级、阶层,都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6](699)而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过程之艰难,都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提出了必须有永久奋斗精神的要求。张闻天在1919年7月11日所写的《“五七”后的经过及将来》中提出,为了推翻军阀政府,建设民主共和国,“吾们一定:(一)抱定正鹄;(二)勇往直前;(三)不屈不挠。”[17]“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就是永远奋斗。这种奋斗传统,不仅在青年运动中流传下来,而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1939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14](190)。

永久奋斗要求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1](4)在五四运动中,自己的力量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不是仅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地区,而是全国性的,体现了全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威力。工人罢工先从上海开始,“总共人数无确实统计,大概有六七万人。”[12](430)随后延续到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全国20 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参加了斗争。通过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达到了运动的直接目标。“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18]充分肯定了工商界的作用。虽然没有肯定学生的作用,但考虑到这是学生联合会发出的通告,就可以理解了。因此,“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1](3-4)。

永久奋斗要求有科学的目标、科学理论和坚强的领导者。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永久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导中国人民永久奋斗的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永久奋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是中国共产党。

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永久奋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远的任务。在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近代以来长时间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而处于落后和不平衡状态,这决定了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性,艰巨性又导致了过程的长期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果从鸦片战争算起,用了200 多年的时间;如果从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用了130年的时间;如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用了100年的时间;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用了70 多年的时间;如果从党的十八大算起,用了近40年的时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要求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要有永久奋斗的精神、永久奋斗的干劲、永久奋斗的目标、永久奋斗的行动。

①关于里程碑的涵义和标准,参见郑艳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42- 43。

②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第二卷第4 号,1920年5月1日。

猜你喜欢
里程碑五四运动中华民族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党员文摘(2022年11期)2022-06-10 07:33:14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4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特刊《里程碑时刻》带来的启示
新闻传播(2018年6期)2018-12-06 08:56:38
2016健康里程碑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09:54
里程碑时刻
科学24小时(2016年5期)2016-05-10 1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