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金·中国锻压协会
智能制造非常好。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目前比较统一的定义是,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无论如何解释和理解,要发展“智能制造”,前提是必须首先保证把“制造”做好,做结实了。有了好的制造基础才能好好地来发展智能制造。严格地讲智能制造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追求的“专家系统”,重视“专家系统或专家”是制造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发展“未来追求的智能制造”的先决条件,不要在当下基础制造业中过分地吹捧“智能”的应用。从另一个角度讲,无论是使用“智能”,还是生产“智能”,前提是要有强大的“专家系统或专家”支撑,拥有巨大的“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制造”技巧。
基于以上观点,当下大谈特谈的“智能制造”就制造业而言,也就是努力实现“数字化的自动化”,很难说“实现智能化”,我们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还要走上好长一段时间。当下智能制造的实质是“数字化的自动化制造”,实现“数字化的自动化制造”的实质是“制造”必须完备,这非常好理解。
对于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企业来讲,实现数字化的自动化是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实现数字化的自动化来推动企业克服面临的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问题,归根结底是改善制造条件、提升制造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满足社会丰富多彩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制造非常重要,实现数字化的自动化,或向智能制造方向挺进,行业需要两类人,一类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工匠”,我们把他们称为“技术工人(或技能人才)”,另一类是具有“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思想者或设计者,缺一不可。这些人才我们可以统称为“专家”,是“专家系统”的知识来源。在专家中,必须要有大量的“基础技能或技术专家”,从事基础工艺和基础零部件制造。否则“制造”就会成为没有核心技术的装配车间,数字化的自动化首先要考虑在基础工艺和基础零部件制造中落户,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
不要把创新全部放在“组合或装配”上,要重视“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不然我们的产品不是模仿就是跟追,没有“零部件”理念的有力支撑,制造很难突破,更谈不上实现未来的智能化制造了。
从2020 年的高考招生中可以体会到,国家已经注意到我们缺少什么样的人才,宏观地看就是“基础理论”人才,如果我们放大了视野,站在产业发展角度看,我们缺少脚踏实地的“基础材料、工艺和零部件制造”人才。
我们需要高大上,但我们更需要完整和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