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志:大山里的坚守者

2020-12-10 06:50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佳佳山区学校

郭维易

“一个都不能少”,是他坚守山区教育不变的人生信条。多年来,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既当教师,又当“父母”,守护着山区的留守儿童。他常说:“只要村民支持孩子们好好读书,我就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所有的孩子成人,更多孩子成才,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叫贺志,是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寄宿制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多年来,他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为了山区的美好未来,怀揣着质朴的教育情怀,扎根深山教育,履行著“让山里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职责,始终践行着“情系山区,大爱无疆,矢志不渝”的铮铮誓言,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得到了山区人民的一致称赞。

坚守岗位情满山乡

有一种梦想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贺志出身教师世家,父亲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最后在自己挚爱的岗位上因病去世。正是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贺志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94年,20岁的他从朔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像父亲一样,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根粉笔、一本教案、一张讲桌,一干就是26个年头。26年来,他送走了一批批回城的教师、一茬茬毕业的学生,而他自己却一直坚守在大山里,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我是村里人,知道农村的苦,但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我就是一颗螺丝钉,我要一直钉在这里。”

事实上,面对困窘的山村教育和精彩的外面世界,贺志也曾犹豫过,但是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想到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心里就会有太多不舍。“我走了,孩子们咋办?”“只要有一个孩子在,老师就在。”就这样,贺志最终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坚守教书育人职责。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执著的心、质朴的情、坚毅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薄名利的坚守。”贺志就是这样的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佳佳同学是二年级转到班里来的,刚来的时候甚至连最基本的乘法口诀都不会背。贺志便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课。经过多次接触,他发现佳佳其实很聪明,只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就从小处入手,不断从细节处对她加以纠正,帮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到一年,佳佳不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养成了勤思索、爱动脑的好习惯。佳佳的爷爷逢人就说:“高石庄寄校的贺老师教得就是好。”多年来,他所带的班级都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得到家长的高度认可。

心怀大爱恪尽职守

高石庄乡位于平鲁区最西北,是距离城里最远的乡镇,年轻人大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村子里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每年的开学季,贺志都会早早地准备好新学期的东西,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有一年,班里有个叫露露的孩子,开学好几天都没来报到。贺志从同学们口中得知,露露在家每天烧火、做饭、干农活儿。于是,他便以家访的名义去了解露露不上学的真正原因。走了10多里山路,终于来到了露露家———安静的小院虽有些破败,但很整洁。一进门,贺志就看见露露一边烧火,一边翻看着课本。原来,露露的妈妈早些年就离家出走了,爸爸也是常年在外打工,她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种地、操持家务消耗着两位老人的最大精力,再没有精力送孩子上学了。看见贺志到来,露露委屈地哭成了一个小泪人。“爷爷,我想上学,让我和贺老师回学校吧!”看着缺少温暖的家,看着满墙的奖状,贺志的双眼模糊了。

面对困窘的家庭情况,山区的孩子没有选择。“一定不能让露露辍学,一定要让她重返校园!”贺志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于是,贺志反复做两位老人的思想工作,并承诺自己负责接送露露。老人同意让孩子接着上学了,露露终于返回了久违的学校。回到学校的那天,露露看着贺志说:“谢谢您,老师!”短短五个字,却沉积了深厚的情谊。师生二人相视而泣。多年来,在贺志的努力下,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都是100%。

无微不至倾力奉献

平鲁北部山区的冬天异常的冷。2011年10月的一天,天气突变,气温极低,可小博同学的家长还没有送来棉衣,孩子每天只穿着一条单薄的裤子,脚上还是单鞋,冻得直哆嗦。贺志二话没说,连夜赶回家,把女儿的棉衣和棉鞋拿来给小博穿上。在女儿眼里,爸爸太偏心,总是想着班里的孩子,却错过了很多陪伴自己的时间。不过,贺志的爱人总是默默地支持着他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给学校的孩子买零食、买水果,还时不时地提醒丈夫,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她常说:“老贺,这都是咱自己的孩子。”的确,给孩子们洗脸、理发、剪指甲等等,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那是贺志常做的事。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更习惯了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哪怕离开一天他都感到不放心。

有一次,贺志由于低血压晕倒碰伤住院,心里却总是放心不下日夜陪伴的这些山里娃。他怕孩子们睡不好,怕孩子们调皮跌倒摔伤,怕他们着凉生病,怕他们想家逃学。身体刚刚好转,贺志便办理了出院手续,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学校。当他站在校门口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喊着老师,扑到他怀里,那一刻,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仅如此,贺志还积极联系、倡导好心人捐资捐物,为孩子们解决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为了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在课余时间,贺志经常组织学生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下载播放一些励志视频,隔三差五请放映员来为孩子们播放电影,尽可能地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26年来,贺志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激情澎湃的干劲和任劳任怨的品质给每个接触过他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收获了许多荣誉称号:“优秀共产党员”“朔州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等。2019年,他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鲜花和荣誉面前,贺志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迷失方向,而是更加坚定了扎根山村教育的决心。因为他知道,大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他。

乡村教育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贺志心中,无数的平凡小事就是大事。他经常说:“山区的孩子要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需要一批坚守山区教育岗位、坚守‘大爱大德情怀的教师。”所以,他扎根偏僻山村,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用坚守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精彩的人生,展现了新时代“四有”教师的模范形象,树起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杆。

猜你喜欢
佳佳山区学校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欢乐的歌
南瓜灯
我的校园
选择
山区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