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驻德国特约记者 付宇
告别老机场
泰格尔机场原是德国柏林最大的机场,航站楼呈六边形,距市中心仅8公里,因为节省出行人的时间,颇受欢迎。
这个机场最初是飞艇起降场,上世纪30年代成为火箭试验场,1939年改为空军基地,后在二战中化为废墟。冷战爆发后,西柏林成为东德境内的西方飞地。为保障物资供应,1948年西柏林突击建设这个机场,基础工程仅用了90天就完工。此后,机场经历了从冷战到德国统一的全过程。
最近,多家航空公司陆续告别了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机场。两德统一后,德国在毗邻柏林的勃兰登堡州修建新机场。历经种种波折、工期延长9年后,柏林新机场前不久正式启用,老机场随后永久关闭。
很多人前去泰格尔机场欢送最后一班飞机——法航AF1235航班。巧的是,1960年从该机场起飞的首个商业航班也是法航的。机场停机坪出现阵阵“水炮”,以此作为航空公司的告别仪式,在场的人则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似乎都有些恋恋不舍。据称,泰格尔机场正式停运后,将转型为城市发展研究园区。
本刊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
点牛粪灯过节
从11月中旬起,印度人开始过传统节日排灯节。他们欢天喜地庆祝数日,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并以点灯作为过节仪式。
今年印度灯具供货不足,总理莫迪又呼吁购买本地产品。于是,有企业发明了牛粪灯。简言之,就是把湿牛粪制成容器形状晒干,再把蜡烛放入其中。说白了,就是用一坨晒干的牛粪裝蜡烛来做灯。有的印度企业还直接用牛粪提炼灯油来满足需求,号称低碳环保。据说,牛粪灯已生产了几亿盏,相关企业希望把它推广到每家每户。
不过,部分印度人仍希望购买有技术含量的进口LED灯。顾客到店时,商家也故意不说这些灯产于哪国,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本刊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宗祥
“发”愁的韩国人
在韩国街头,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帽子,有的是为了保暖,有的则是因为脱发太厉害。韩国脱发治疗协会统计数据显示,韩国脱发人口已达1000万,约占总人口的1/5。脱发群体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呈现年轻化趋势,很多“发”愁者都是80后、90后。
业内专家指出,近年韩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竞争压力大,再加上韩国年轻人爱熬夜,生活不规律,造成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精神压力增大,并出现脱发、掉发的问题。如今,韩国各大商场化妆品区都有脱发产品,治疗脱发更成为韩国的朝阳产业。过去5年,韩国累计有近110万人接受脱发治疗。据估算,该领域市场规模高达4万亿韩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