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萍
说起“智能化”,有一个东西一定避免不了,那就是传感器。它是数字世界的眼睛、耳朵和皮肤,是数据采集的源头。在消费电子、安防监控、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电商物流、智慧出行、智慧家居等各个领域,负责信息收集的传感器都无处不在。
智能最前端所需要的态势感知,基本都要从传感器开始。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还是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针尖上开始。医疗器械界的奇兵——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400多个传感器;鼎鼎有名的波士顿机器人大狗,能够活动自如地翻跳腾跃,则需要1 300个传感器。
日本著名马桶品牌骊住(Lixil)正在推出一种智能马桶,马桶盖背面安装了图像传感器,可以自动识别粪便的形状,整个马桶通过70多个传感器,自动检测并与云端相连,可以实现慢病大健康管理。而博世公司推出的工厂协作机器人助手APAS,内置了上百个传感器,可以迅速感知人的状态。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智能产品,其实都是有共性的。这个世界的数字化步伐,半步都不能离开小小的传感器。
然而在中国战略性、支撑性的产业版图上,却几乎找不到传感器的位置。当新基建如火如荼建设的时候,传感器——这一至关重要的支撑,却几乎被人忘在脑后。这就好比当所有光鲜的客人要步入大厅的时候,脚后跟却都被夹在了门外。
广泛使用的传感器,它属于以小博大的工业门类,是通向其他产业的基础。但传感器也是一个很独特的行业,很多传感器都具有两栖属性:一方面,传感器的核心是芯片,会追随摩尔定律,有着快速进化的大脑;另一方面,它同时也与敏感材料、机械器件在一起,受到许多机械定理的制约。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使得传感器必须经过细心呵护,才能发展得很好。然而在中国,传感器却成为一个令人惊讶的“六大怪”行业。
第一怪:容量不小,但国内头部玩家却很小。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 700亿元,估计有1 700多家企业。除了歌尔、瑞声靠着苹果手机强大的出货量,体量达到百亿级,在声学传感器领域已经占住地盘,在其他领域,如手机、汽车、工控、可穿戴、物联网等,基本上都是国外品牌的市场。在消费电子、安防之外的领域,产值超过1个亿的企业并不多,只有郑州汉威、宝鸡麦克、南京高华等跑在前面,其他国内传感器企业,基本都属于“土豆俱乐部”。
第二怪:种类繁多,但这个市场很隐蔽。国外成型产品及在研种类有3万多种,我国有2万多种。这些数量未必精确,但传感器无疑是一个庞大类别的产品,却很少为业界之外的人所知晓。其实手机、汽车、工业测量、智能装备等都是应用传感器的大户。这几年风生水起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都离不开小小的传感器。当然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可以说人工智能跑得再快,脚上穿的还是传感器的鞋。
第三怪:民品最怕断供,军工不怕价高。军用传感器已经高度自主化,主要因为军品采购几乎可以不计成本。而如果要到民用市场来竞争,那是既要拼规模,也要有高性价比。如果功耗小一点,成本小一点,那就可赢者通吃。因此民用市场的突破还很艰难,也无法从军工市场获得支撑,两条隧道,各通一边,没有打通。民用仪表传感器高度依赖国外。日本横河跟重庆川仪有一家合资公司,生产横河川仪的仪表,日本横河提供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是最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由于国内攻关一直未能攻克,这家合资厂也只能依赖日本的传感器。
第四怪:中国制造虽以成本优势著称,但传感器的成本优势还没有国外明显。中国目前生产的大部分都是低端传感器。而我国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达90%以上。中国生产成本也很高,收入才几千万元,如何舍得投入几千万元建生产线?现在很多传感器厂家,还都是单干,多是手工装配。因为产量上不去,有的1个月产量也就5 000只,根本谈不上规模效益。而博世、欧姆龙等早就把工厂设立在中国,成本优势同样巨大。
而且,美德日品牌企业对中国传感器市场虎视眈眈,对市场份额看得很紧。中国一有进步,就会被国外品牌降价挤压。2010年日本欧姆龙一个开关要价接近400元,随着中国品牌的逐渐崛起,现在只需要60元。灵活降价,坚决保卫市场份额,是国外厂商常见的营销手段。这种方法,一直将国产品牌压制在“面黄肌瘦”的生死线附近,很难翻身。
第五怪:市場巨大,单融资很难。随着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大热,原以为传感器终于要迎来咸鱼翻身了,但却没有。这是一个投资人不待见的市场,由于国内对这个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投资界一直对此非常冷淡。这跟产品隐蔽,做大做强比较难,是有关系的。而国家对这个产业“冷处理”的态度,也影响了投资基金的判断。
第六怪:本是国之重器,奈何落地沦为小萝卜头。传感器作为感知的第一道防线,是人类社会走向智能的关键源头,然而这个行业一直得不到重视。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科委主持的课题研究中,在讨论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技术的过程中,“传感器技术”引起了巨大的分歧。但因为体量太小,最终还是被切掉了。这一晃,四十年过去了,情况几乎没有变化。虽然最近两三年有鼓励发展传感器的政策出台,但一无力度二无资金,基本也就是走了个过场。
传感器其实就是互联万物的五官,是眼睛,是耳朵,是各种触觉。尽管如此重要,却无人重视。传感器六大怪,本身就是一大怪事。
作为传感器制造的大国,国内本土企业传感器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却非常低。从供应链角度看,我国主流传感器市场的产品依赖国外配套的情况尤为突出,有2/3的传感器依赖进口,95%以上市场份额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
传感器的卡脖子方式,与绝大部分其他工业产品都不一样,它就像一个漫山遍野的地雷阵,分散而隐蔽。要逐项对这一类卡脖子短板进行突破,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要逐个突破,也基本不现实。
传感器与通信、计算机被称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但本来处于战略要冲的传感器,在中国的产业位置,基本一直被边缘化。
这在中国,是有过历史上动摇的。据国内信息化领域的前辈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专家参与了国家科委主持的“信息技术发展政策”课题的研究与相关政策起草。当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技术?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技术和软件四大技术得到专家们一致的同意。问题出在“传感器技术”,大家意见不一致。
从理论上说,大家都同意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传感器,信息技术就不完整了,体系上无法自洽。但从行业营业额来看,当时的传感器产业太小了,不要说与通信产业这样的大产业比,就是和当时软件这样的“小产业”比,也不在一個量级上。如果并列在文件中,非常难以落笔。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忍痛割爱”了。
可以说,信息技术刚刚起步,作为支点之一的传感器,从一开始就被边缘化。这种偏差,意味着中国的信息化,一直就是瘸腿的信息化。而进入数字化时代,工业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这种瘸腿就更加明显。然而,这种历史上的动摇所形成的隐形偏差,历经四十年,越发畸形,而且至今也未能得到纠正。
现在,应该是回到原点,重塑根基的时候了。
芯片卡脖子,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到处都是大投资。但中国的卡脖子,其实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是只出现在某一个节点上。许多不同的卡脖子技术,底层有着更为隐蔽的交错关系。传感器的芯片,并不需要太高的纳米制程,像当前最热的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它需要的制程甚至可以用微米级完成。以举国之力,狂热的投资,都要去解决华为手机的芯片,或者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问题,既不科学,也不理性,更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产业市场。
跟芯片卡脖子是卡在明处完全不同,传感器在中国的产业地位,基本无人关注。这才是传感器产业最令人担心的地方。
中国数字经济已经是庞然大物,目前占GDP的比重约为35%,总量超过30万亿元。传感器正是数字经济最基本的支点。然而在这座庞大宫殿的入口处,守门的哨兵,却依然在昏睡中。
这是智能大门的缺失。传感器就像无处不在的小伤口,随时都可能作痛。传感器之殇,中国不可承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