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霞
5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小星山和惠东港口民兵连威震天下!港口民兵一举歼灭潜入小星山的美蒋特务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南海长城》。
曾解,是电影《南海长城》里的阿螺的原型,但阿螺是一个后进变先进的形象。而现实中的曾解,一直是一个战争中的先进人物——老游击队员、港口的妇联主任、战斗英雄张苞的爱人。她操着客家普通话跟我说:“妹仔,这些往事我第一次同你讲,从来没同别人讲过。”
一
迎着带着咸腥味的海风,我们采风的一行人从港口渔政码头登上两艘船,直奔小星山島而去。
小星山岛位于惠东港口镇西南方向,是一座常年没人住的荒岛。而50多年前那场战斗,让小星山和惠东港口民兵连威震天下!港口民兵一举歼灭潜入小星山的美蒋特务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南海长城》。
重访阔别20多年的小星山,有点兴奋。 1995年,我参与一个活动,到小星山的海军基地练习射击。那天,十几人打了800多发子弹,却未细细参观采访。这次随市作协组织的团队专程去采风,对小星山及英雄民兵连充满期待,对光荣战斗历史充满景仰。
位于惠东县境东部沿海的港口镇面积才20多平方公里,东面是红海湾,西临大亚湾口平海湾,两湾如两钩弯月,中间一条宽阔的水道是国家一级渔港。
船一起航,就被湛蓝的海水包围。海潮将一轮红日从东边托起,缕缕霞光将海面铺上一层潮红。海的尽头一望无际,与天相接,那是地球的边界。站在甲板上凭栏观涛,思绪飞扬。小星山因临近港澳,常被敌对势力觊觎。解放初期,国际反华势力嚣张一时,就在中国对印反击战进行期间,蒋介石也同期启动了反攻大陆的 “海威计划”“班超计划”,派遣特务偷渡到广东沿海登陆。
无风三尺浪,海面一阵阵的暗风藏在波涛里,船身倾斜颠簸得厉害。发出“哗哗哗哗”的声响,风呼呼地叫着,掀起一层层巨浪,把海面的船只不停地抛起来又摔下去,起伏落差岂止三尺?颠得人胃里翻江倒海,晕晕然倒在橙黄色的救生衣上。头脑里回旋着《南海长城》插曲,迷糊中听见有女作家开始“现场直播”,呕吐声阵阵。刚来时兴奋不已摆pose拍照的女作家们,此刻如霜打的苗,各具情态东倒西歪恹恹然也。
港口镇属半渔半盐地区,海产资源丰富。船上的渔民撒了一网,约半小时后拉上来,收获的是一盆杂货,品种很全,小龙虾、石斑鱼、马鲛鱼、对虾、蟹、鲍鱼、紫菜等应有尽有。有点吓人的是,还有一条小海蛇。只是个个都是袖珍微缩版,是不是因为这个季节,快到休渔期了,大的都打捞完了呢?女作家们立马精神起来,好奇地拿了小海鲜们当玩具照相。撒网的船家是一个40来岁的男人,中等身材,皮肤黝黑。他面无表情地选拣着这些宝贝,将太小的和着泥沙铲起,手臂一扬“嗖”的一声甩进海里。而对女作家们叽叽喳喳的询问,多不作答,偶尔点头或摇头。
身体在波涛里颠簸,思绪飞到那个超级崇敬英雄的年代。剧作家写出了话剧《南海长城》,后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这部电影公映时,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了。男主角是王心刚,女主角是刘晓庆,演唱插曲的是李谷一。用现在的话来说,演员阵容豪华。但那时候我们还很小,知道的明星只有王心刚,刘晓庆和李谷一是后来才知道的。王心刚是当时中国银幕上最红的美男子,他相貌英俊,塑造了很多完美的男性形象。《勐垅沙》里帅气的解放军叔叔,把我们这些稚嫩的女孩也迷得云里雾里的。
我们的船在风浪中犁田般地大起大伏地前进了约一个小时后,远远看到小星山的身影。哇!小星山!不知谁尖叫一声,所有人打起精神,极目远眺,前方就是小星山岛,隐隐看到那座并不高的小岛,远远地看,小星山很像一条卧着的小鳗鱼。看起来近,走起来远。
因风浪太大地势险要,大船体积较大,担心触礁不能靠岸。可以想象,当年依靠小舢板紧急登岛狙击外敌有多么艰难。我们只能在船上与小星山对视。眼前,最高处的那座山就是小星山,岛上有小星山战斗遗址、妈祖庙,最让人怀想的是,苍山翠柏掩映下的小星山战斗纪念碑,那里长眠着民兵张苞、徐景松、马德强三位烈士。
虽然没登上小星山,但没想到我居然采访到长眠在小星山的英雄张苞的爱人曾解。她就是电影《南海长城》里的阿螺的原型, 但阿螺是一个后进变先进的形象,而曾解一直是一个战争中的先进人物——老游击队员、港口的妇联主任。
岛上的战斗,过去了50多年。英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
二
从港口回来后,通过多方打听寻找,历经几番周折,从深圳到惠州,我终于找到了英雄张苞的爱人,近90岁高龄的曾解。
她在惠州住在西湖边一栋老旧小楼的三楼,在筒子楼最顶端那40平方的老旧小屋。刚从深圳回到惠州的老人在此与我长谈了一个上午。
老人上身着一件拼花方块衬衫,下着黑色长裤,满头白发,笑容可掬。她操着客家普通话跟我说:“妹仔,这些往事我第一次同你讲,从来没同别人讲过。”
我很感激老人的信任和坦率,在老人娓娓的叙述中,一对革命夫妻被时光湮没的往事,如海潮般涌了上来。
曾解的老家在东莞,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做泥水工,母亲在家做家务,兄弟姐妹死的死、卖的卖,最后只剩下4个,即曾解与一个妹妹、两个哥哥。1944年,15岁的她在隔壁村一位姓邓的大姐的帮助下,参加了曾生领导的游击队。
他们同在一个医疗队做护士,医生就用一些大萝卜教他们打针。
有一次,前方的伤病员中来了个英俊的小伙子,就是张苞,他在处理一枚哑弹时右手被炸伤,成了二级残废。曾解小心翼翼为他处理伤口,精心照顾,两人彼此留下很好的印象。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的1946年,他们被转移到山东烟台。曾解至今还记得是在鲨鱼涌登船的,张苞也在船上。看两人相处融洽,情投意合,邓大姐喜在心里,遂从中牵线,并汇报给支队,支队同意后,两人就算结婚了。
这桩以战争为底色的婚姻,从来没领过结婚证也没举行过婚礼,直到张苞牺牲,曾解一个人独自抚养5个孩子长大成人到如今的耄耋之年。张苞留给她的除了5个孩子,就只有几张照片,但最重要的是,他用生命谱写了人生的辉煌,留给她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她用一生来坚守自己的爱情!
1949年,他们双双随部队南下,回到广东。初期两人在肇庆武装部,1958年才调到港口。
当时刚解放没多久,敌人不甘心失败。1962年10月1日到12月6日,蒋介石先后派出九股特务由高雄乘船,偷渡到广东沿海的海丰、惠阳(当时港口属于惠阳)、惠来、电白、台山登陆。
1962年10月7日,张苞和妻子曾解吃完中午饭,正准备出门赶惠阳的公交车到下面去检查工作。夫妇俩都是领导干部,张苞身兼数职,既是渔盐工委副书记,又是武装部部长,还是民兵连长;曾解是妇联主任。张苞要去稔山,妻子要去范和公社。这时,张苞突然接到港口武装部秦部长打来的电话,说小星山渔民发现有美蒋特务的橡皮艇!
张苞放下电话,叫来一个武装部副部长陪妻子去范和,他自己则电话通知,紧急集合民兵连。据帮曾解带孩子的母亲后来讲,张苞出门时,老人问他,今晚要做你的饭吗?张苞说,不用了,我回来再做。这是张苞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
当晚,狂风暴雨,身在范和的曾解听公社武装部的人说,小星山正在打仗,打得好激烈。想到张苞自从1944年参加游击队以来,大小仗打过无数次,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还是双枪手,他的右手虽受过伤,中指不能伸直,但并不影响射击。回想他矫健的身手,曾解从心底升起一股自豪感,但当听说打得好激烈,不由得心惊肉跳,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曾解接到惠阳渔盐工委书记薛风打来的电话,叫她马上回港口。对方声音低沉,曾解心里隐隐不安。
因为从范和村出来没有车,要走挺远的路到稔山才有车坐。在车站等车时,人太多,曾解挤不上去。司机说,车只到平海不到港口,也不让她上。曾解赶紧给司机解释说有急事,司机才让她上了车。车到平海,又转乘船到港口。
心急如焚的她刚一下船,就发现好多人在码头接她,大多是渔盐工委的干部,他们表情严肃,也不多言,直接把她接到渔盐工委办公室。看到广东省军区的领导、武装部部长等,心里一直在打鼓的她一下腿发软,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三
原来,昨天在小星山,港口民兵连遭遇12名美蒋特务。民兵连打了胜仗,包括张苞在内的3人却牺牲了。
1962年10月7日下午2时30分,张苞将爱人曾解托给那位副部长后,携带两只驳壳枪,带领21名民兵携土制七九式长枪乘小舢板渡海直扑小星山岛。
美蒋特务藏身在半山腰的一处茅草丛中,利用美国自动步枪和卡宾枪对民兵小分队进行扫射。张苞双手用驳壳枪还击掩护小分队脱离了险境,不幸被子弹射中了胸膛,他忍着剧痛又开了3枪,其中一颗子弹穿过敌副司令邹滑水的大腿。随后,一颗子弹再次射中张苞左胸,这位曾经在解放战争中两次立功的英雄不幸壮烈牺牲。
战友马德强手托步枪,愤怒还击,他打了两个滚,准备倚靠一块大石头作掩体,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幸中弹牺牲。徐景松在转移途中同敌人激战,激战中,也被敌人的子弹夺去了生命。经过10个小时浴血奋战,港口民兵连全歼这股美蒋武装特务,打死2名,打伤3名,俘虏9名。缴获枪支电台等物资,首创民兵单独作战的光辉战例。
1964年8月,原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广州军区授予港口民兵连“英雄民兵连”称号,原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赞誉他们是“南海长城”。
曾阿婆返身進里屋翻出当年的老照片,她小心翼翼再打开这些过了塑后又用密封袋分类包装好的老照片,有他们夫妻二人着军装的单人标准像及合影,有张苞一人与孩子们的,还有一张全家福。“这是最不清晰的一张,”老人说,“这张全家福是翻拍的,所以最不清楚。”老人手拿夫妻二人着军装的合影,认真地看着,一瞬间有点发呆。我不说话,静静地候着,不忍心打断她。
她告诉我,张苞人长得帅,很爱照相。轻轻抚摩着这些被历史尘封的老照片,仿佛触摸到两位革命老人比金坚的爱情和这个原本幸福之家的圆满与和谐。
爱人长眠小星山。曾阿婆说,当时哭得几次晕过去不省人事的她对领导说,我的人没了,我的人没了啊!就是打伤眼睛、打断手、打断脚留个残废人给我也好啊!
省军区领导不停地安慰她说,小曾啊,你不要太伤心,不能这样想啊。
为了不让她过度伤心,上级决定把她调到当时的惠阳县水产局下属水产公司任副经理。
当时的惠阳粤剧团把港口民兵连的事迹编成多幕话剧到广州公演,全剧充满祖国钢铁长城不可犯的磅礴气势。拍成电影《南海长城》公演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
曾解带着母亲和二男三女五个孩子搬到组织上安排的惠州市区金带街安顿下来。每天踩单车到位于下角的水产公司上班。平时,曾解常用张苞的事迹教育孩子们,几个孩子知道父亲的英雄事迹,都很争气、懂事,学习也好,从不调皮给母亲添麻烦。曾解说,他们住的房是旧时地主家的,很大,两家人同用一个厅,孩子们在那吃饭,外婆用小碟给每人分好,吃完写作业。
长大后,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去当兵,其他几个也有不错的工作。曾阿婆现在身体还算健康,只是最近有点头晕目眩,小儿子带她去医院看后,医生说有点脑萎缩。
参加小星山战斗的老战士还有两三个经常跟她往来,但都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行动有些不便。
她每年清明都会带孩子们去港口给他们的父亲张苞扫墓,她的愿望就是孩子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也感慨现在越来越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教育自己的儿女洁身自好,不要给父亲抹黑。在老人的眼里,我看到的是随遇而安的从容、豁达和乐观。为表达对老人的崇敬之意,临出门时,我想把刚用过的茶盘茶杯洗干净,阿婆执意不肯,还想送我下楼,我劝阻了老人。感动于曾阿婆首次对我敞开心扉,道出从未对人披露过的往事。这,也许是一种缘分。
四
说到缘分,当我采访第7任民兵连长李伟美时,这个海水里泡大的狙击手突然说,你长得很像刘晓庆。我愕然,片刻后放声笑道:“我可以演《南海长城》了。”巧的是,回单位上班两天后,就在我供职的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东江时报》上,一眼看到了李伟美的名字,他入围惠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敬业奉献类”的模范人物人选。真是机缘巧合啊。
潮起潮落,岁月变迁。小星山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民兵。
在港口长大的李伟美在北海当海军时曾是一名狙击手。2000年,从部队转业回来被分配到港口镇政府上班。当他看到民兵连在港口训练时,一下就想起了自己在部队时的生活,感觉特别亲切。于是,他递交了申请书,成为民兵连的一员。2009年,李伟美通过种种考验,成为第7任连长。
如今的港口民兵连,仍然保留着经过一场战斗的洗礼打造出的不怕牺牲不怕累的军魂。在和平年代,港口英雄民兵连成为保一方平安的主力,打击走私、抓获毒贩、打击海盗、抢险救援。李伟美带领的港口民兵连,总是在困难面前一马当先,配合公安、工商、渔政部门抓走私、贩毒、海盗,抗洪救灾等。
现在连队有46个人,多是80后。有11个女兵,多是90后和00后。李伟美说,海训时,整天泡在海里,日晒雨淋,姑娘们就冲他喊:“连长,把我们晒黑了你要赔啊。”闹归闹,但年轻人在参加训练、抗洪抢险以及配合公安机关抓捕毒贩时,都尽职尽责。无论是守护万里海疆,还是建设蓝色家园都很出色。因为,军魂已经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