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含笑 魏孟媛 薛文良
1. 东华大学 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国)
中亚国家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是贯通“一带一路”倡议的枢纽地带。随着倡议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的合作越发紧密。中国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中亚五国在棉花、粮食、植物油与大豆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1]。就纺织服装行业而言,中亚国家的棉花可以弥补美国关税为中国带来的压力,其优惠条件和经济环境有利于中亚国家与中国双方的设厂合作。基于此,梳理分析中亚国家的纺织产业、贸易及相关标准,对促进中亚国家与中国双方的合作发展非常必要。
中亚国家是苏联的主要棉花生产基地。苏联解体后,棉花仍然是其主要的农作物。表1为美国农业部统计的2017年以来中亚国家的棉花种植面积及产量。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的棉花产量相对较少,统计报告中未涉及。
表1 中亚国家棉花面积、单产和产量数据
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示,2017—2020年中亚国家棉花种植面积小,各国棉花种植面积呈平稳或逐年下降的趋势;截至2019年12月,中亚国家整体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球棉花总种植面积的5.45%。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土库曼斯坦次之,再次为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植棉面积最小。其中,乌兹别克斯坦植棉面积的缩减比例最大。就棉花单产而言,中亚国家整体水平较低,2019/2020年度世界棉花平均单产水平为756 kg/hm2,而中亚地区棉花单产最高的乌兹别克斯坦也未达到该水平。中亚地区棉花单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与世界整体趋势一致。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绘制的中亚国家2010—2019年棉花产量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19年中亚国家棉花产量趋势
由图1可知,中亚国家棉花产量总体下滑,近年来虽出现回升态势,但始终未达到2010年的产量。其中,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棉花产量近似,在约10万t处波动,土库曼斯坦的棉花产量由近40万t降至20万t,乌兹别克斯坦的产量最高,产量跌幅也最明显。2019年1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亚国家棉花产量仅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4.38%。
表2为由世界银行统计的中亚地区纺织品与服装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增加值的比例。该统计中,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的数据空缺。由表2可知,2010—2016年哈萨克斯坦纺织品与服装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增加值的比例基本保持在约1%,表明其纺织品与服装产业发展较稳定,但对整个制造业的贡献不大。2012—2013年,吉尔吉斯斯坦纺织服装业发展迅猛,随后下降并趋于平缓。此外,中亚国家纺织服装业数据总体上仍严重缺失,2017年和2018年的数据断档,这一方面是因为中亚国家纺织业信息闭塞,市场规范性不强,难以知晓其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其纺织行业薄弱,尚不具规模。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第五大棉花出口国和第七大生产国,棉花是其支柱产业之一。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质量上乘,植棉历史悠久,棉花资源丰富,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棉区。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面积接近,产量也相差不大,但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支柱产业是碳氢化合物和矿产资源,并不过分依赖棉花种植和纺织业,目前哈萨克斯坦政府已意识到国家经济对石油和采掘业的过度依赖,开始转向运输、制药、电信、石化和食品加工业等领域,以寻求更大的发展和投资,实现经济多样化。塔吉克斯坦经济以矿产、金属加工及农业为主,耕地面积小,棉花是其主要农作物,未掌握植棉相关先进技术是塔吉克斯坦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2]。总体而言,塔吉克斯坦国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商投资面临一定风险。土库曼斯坦是一个沙漠国家,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丰富,棉花和小麦是其主要农作物,与土库曼斯坦展开合作需考虑其农业落后带来的巨大投入及政治法律问题[3]。
表2 2010—2016年中亚地区纺织品与服装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增加值比例
一直以来,依托良好的光热条件和自然资源,棉花始终是中亚国家的优势产业,但近年来其产业规模呈缩减趋势。设施、资金及技术的匮乏是造成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中亚国家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欠佳。积极寻求外资合作是中亚国家普遍采取的措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亚纺织业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估,如,对中亚各国的天然资源、纺织产业布局、产能及市场等展开研究,以促进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合作。
表3为中亚五国2013—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世界银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美国中央情报局等。由表3可知,中亚五国的经济基础普遍较薄弱,经济结构单一,近年来其经济呈不同规模的下滑趋势。中亚五国为了确保本国经济发展,均鼓励外商投资。已有学者对中亚五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世界各国投资中亚的重要因素包含要素禀赋、政治稳定、安全状况及基础设施等[4]。
2018年哈萨克斯坦主要商品出口国是意大利、中国、荷兰、俄罗斯和法国,出口总额为610亿美元;主要商品进口国是俄罗斯、中国、德国、意大利及美国,进口总额为325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矿物、金属与化学品等,其中矿物燃料、沥青物质的出口占总额的70%。羊毛也是哈萨克斯坦的出口产品之一,但总体占比不大。主要进口产品为工业产品、机械设备及药物。
表3 中亚五国2013—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
2018年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商品出口国是英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出口总额为18亿美元;主要商品进口国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及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总额为49亿美元。主要出口的纺织品包括针织或钩编衬衫、棉纤维及棉纱等,占出口总量的7.19%,其他出口商品包括半成品黄金、矿产及石油等;主要进口纺织产品包括鞋类部件、人造短纤机织物及织机,占进口总量的10.42%,其他进口商品还包括矿物燃料与机械设备等。
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商品出口国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和阿富汗,出口总额为112亿美元;主要商品进口国是中国、俄罗斯、韩国、哈萨克斯坦及土耳其,进口总额为173亿美元。主要出口的纺织品包括棉纤维、棉纱、针织或钩编的服装等,占出口总量的11.90%,其他出口商品包括半成品黄金、石油、铜合金及水果类食品等;主要进口商品为纺织生产相关设备,占进口总量的2.77%,其他进口商品包括汽车零部件、石油、金属制品及药物等。
2017年塔吉克斯坦主要商品出口国是土耳其、中国、俄罗斯、瑞士和阿尔及利亚,出口总额为9亿美元;主要商品进口国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及伊朗,进口总额为24亿美元。主要出口铝、水果、纺织品(棉花)等商品,主要进口石油产品、机械设备及食品等商品。
2017年土库曼斯坦主要商品出口国是中国和土耳其,出口总额为75亿美元,主要商品进口国是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德国、中国和俄罗斯,进口总额为46亿美元。主要出口天然气、原油、石油化工产品、纺织品(棉纤维)等产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化学制品和食品等产品。
中亚国家资源丰富,矿产品为主要出口物并占据较大的比重。根据文献[5-6]的贸易品分类表进行划分,金属矿产、农业加工产品等为资源类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皮革箱包等为低技术产品;汽车加工、合成纤维、化工制品及制造业机械设备为中技术产品;电子电力产品、制药及精密设备等为高技术产品。中亚国家出口以资源类产品和低技术产品为主,进口产品以中高技术产品为主。进口纺织产品中织机及纺织生产设备占据一定的比例,说明中亚国家开始关注纺织行业的发展,着手改善行业环境。中亚国家工业水平一般,纺织行业偏重原料生产,这一举措对国外纺织类企业到中亚国家投资设厂是一利好因素。
中亚国家采用的纺织品类相关标准规范如表4所示。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相继独立,但其仍沿用苏联解体前的标准体系——俄罗斯国家标准(GOST),因此中亚国家标准仍属于州际标准体系,施行的标准多是国际标准(ISO等)、州际标准、与州际标准协调的国际标准(GOST ISO)、各国国家标准及方法指示。表4中,土库曼斯坦数据缺失,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同属于欧亚经济联盟,执行欧亚经济联盟的技术法规。
表4 中亚国家纺织类标准法规采用明细
技术法规内容涵盖采样与验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等规范,具体内容及指标要求由各国法规制定,涉及青少年产品和普通纺织品、皮革百货及鞋类。以服装为例,法规中将服装分为三层,第一层服装指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第二层服装指与用户的皮肤有限接触的产品;第三层服装指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依照年龄,可将用户划分为4个级别:28天及以下为新生儿;14岁及以下为儿童;14~18岁为青少年;余下另作一类。
在标签方面,各国都要求产品标签内容包含产品制造国、制造商名称与地址、产品名称、类型、尺寸、原料成分及含量、批号、日期、环境安全标志等信息,语言需使用俄语或州官方语言,进口产品则允许使用产品制造国家或地区的名称,制造商名称及其法定地址必须使用拉丁语。欧亚经济联盟(包括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规定新生儿制品及1岁以下儿童内衣上必须注明“使用前请清洗”字样。乌兹别克斯坦则在产品护理信息和地毯产品方面有更详细的规范。皮革及鞋类产品除上述要求之外,还需注明使用和保养说明。欧亚经济联盟和塔吉克斯坦规定,学生背包、书包、公文包和背包的标签应包含有关使用者年龄的信息。
纺织产品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吸湿性、透气性、色牢度、表面电阻、表面静电场强等项目,皮革鞋类增加鞋底固定耐久性、剥离强度等测试。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用品要求较成人类用品更严格,这符合国际社会对少年儿童产品安全更关注的总体趋势。在指标限度规定方面,所有明确写入法规的项目要求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在细则上,欧亚经济联盟的条目最详细,乌兹别克斯坦次之,塔吉克斯坦较笼统,涉及的项目也较少。以纺织服装吸湿性[测试方法采用GOST 3816-81(ISO 811-81)静水压力试验]指标为例,欧亚经济联盟对未成年人的每项指标都进行了详细的年龄段划分,并对应给出了不同的指标要求(表5);塔吉克斯坦仅根据服装定义给出了对应的指标(表6);乌兹别克斯坦仅给出了一类产品描述及其对应指标(表7)。
表5 欧亚经济联盟纺织服装吸湿性指标
表6 塔吉克斯坦纺织服装吸湿性指标
表7 乌兹别克斯坦纺织服装吸湿性指标
纺织品化学测试项目包括游离甲醛、乙醛、丙酮、铅、锌、砷、铬等化学物质含量的检测,除游离甲醛外,所有明确写入法规中的指标要求,中亚五国的限量要求水平基本相同,部分项目在检测范围上存在差异。在游离甲醛含量检测要求中,各国有一些出入,但都依据用户年龄和服装类型对限量进行了调整,与中国的要求类似。
由文献[7]对中、美、英、法、德、日、俄七国在各技术领域国家标准数量的统计研究可知,在纺织和皮革技术、服装工业中,GOST标准数量分别为1 009项和224项,分别占GOST标准总量的4.34%和0.96%,纺织服装类标准数量及其占标准总量的比例均很高。由此可见,以俄罗斯为代表的GOST标准体系在纺织服装技术领域的规范是较全面且系统的。尽管中亚国家在项目指标的衡量上遵循各国法规并略有差异,但在测试方法上几乎相同,大多采用相同的标准文件。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在纺织品的标准法规制定上最详实,条目及分类也较细致合理,乌兹别克斯坦次之,塔吉克斯坦再次之。可以认为,欧亚联盟的准入标准是中国出口中亚地区产品所需满足的质量要求的上限。
本文对中亚五国近3年来棉花的种植面积、单产和产量、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标准法规中与纺织服装相关的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对中亚五国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表明,中亚五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依托于棉花,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纺行业发展相对良好。棉花作为中亚五国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因资金和技术的匮乏而发展缓慢。中亚国家的标准法规遵循GOST体系,且各国之间的差异不大。棉花是中亚地区独特的优势产业,中亚各国都在积极寻求与外商合作投资,以促进棉纺织行业的发展。中亚国家纺织品的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大多为原料出口和基础纺织品生产,各国也正致力于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亚国家与中国就纺织服装行业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投资具有巨大的合作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