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资源勘查技术及运用实践之研究

2020-12-10 11:49:50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5期
关键词:铜矿勘查矿区

赵 岩

(华北地质勘查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我国铜矿资源丰富,近些年被规模化开采,在国内诸多领域中均有应用。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铜矿资源勘查技术持续创新,摆脱了过度依赖进口矿产的局面。为更好的满足当前发展的整体需求,应立足于矿区现状,选用和矿区生产模式相配套的勘查技术与设备,并加强勘查技术管理,以从根本上保证铜矿资源勘查作业质效,真正满足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需求。

1 我国铜矿储量与分布

在地壳内铜的含量为0.01%左右,在一些铜矿床内,铜的含量可达到3.0%~5.0%。自然界内,铜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即同矿物存在。从2001年以来,我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有缓慢增长趋势,2016年首次超出1亿吨。截止2016年年末,我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为10110.63万吨,同比增长2.0%,新增查明资源储备量超出50万吨的矿区有2个,分别处于江西省与新疆。我国铜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主要分布在30个省、市、自治区内,其中华东地区师我国铜生产的集中地,该区铜生产量在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地产量占30.0%左右[1]。

我国铜矿资源有矿床规模较小、共伴生矿繁多、品位偏低的特征;而剩余储量内规模较大、品位偏高的矿床大部分处于偏远地区、外部建设条件偏差。

2 铜矿资源勘查技术存在的不足

2.1 对技术重要性认识不深度

现如今,铜矿资源勘查工作对先进技术与设备表现出较高依赖性,但因管理者没有从思想上给予技术较高重视,不利于勘查工作按计划推进,也降低矿区现场勘查工作成效。铜矿资源开采阶段,项目负责人仅重视结果,而不重视技术手段的创新,前期实测工作未及时开展,设计出的勘查方案不符合矿区实况,势必会降低工作质量。

2.2 勘查技术较落后

近些年,国内铜矿资源开采作业广泛推进,提升了行业经济效益,但勘查技术的发展却明显落后于铜矿的应用,和欧美国家相比较,技术创新脚步迟缓。具体表现在没有引进高端勘查器具、勘查人员创新意识整体偏低等方面,难以为铜矿资源勘查技术进步提供坚稳支撑,也不利于采矿行业可持续发展[2]。

2.3 优秀的勘查技术人员配置不足

尽管和其它行业相比较,采矿行业的工作人员薪资水平较高,但铜矿资源采矿矿区地形陡峭、环境多变且恶劣、矿区较为偏远且经济欠发达,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很难吸引与留住高技术人才。即便是有部分人员到岗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陆续会提出调岗的需求,不利于矿区勘查团队的建设与技术创新,势必会对铜矿资源开采效率形成负面影响。

3 铜矿资源勘查技术要点与运用实践

3.1 分析矿区地质条件

勘查矿区地质状况是铜矿资源开采实践中的重要一环,该项工作关系者后期开采作业推进的顺畅度,故而技术人员应予以矿区地质勘查工作一定重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有针对性的调整资源勘查技术方案。应结合前期拟定的目标与实况,科学部署铜矿勘查现场,合理分析矿区地质状况,进而更为精确的推算出地下铜矿资源的储量,合理安排铜矿的勘查作业。为保证勘查结果的精确性,有关技术人员一定以最严谨态度投入到实践中,选用适宜的勘查技术,并科学设定勘查流程,以从根本上保证勘查结果的精确度[3]。

不同矿区地质条件中,铜矿的成矿环境、条件及规律有别,以上均是勘查工作的目的,故而矿区资源勘查实践中,一定要选择适用性高的技术高效率勘查、分析地质。钻探是当下常用于勘查固体资产的技术手段,联合地质勘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模型类比法、成本评价法等,全面分析矿区地质条件。

3.2 全面分析铜矿特征

分析与掌握铜矿特征,同样是铜矿资源勘查实践中的需落实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协助相关单位掌握铜矿储备情况的基础条件,为选定找矿方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在该过程中,需精确辨识铜矿资源的找矿信息,解读铜矿特征,进而方能保证找矿作业效率。特别是储藏在矿区深部的铜矿体,因埋藏于偏深的地层内,可能在勘探技术与仪器设备的约束下,难以获得完整的勘探信息或数据有错差,外加矿体周遭土层复杂,也可能遮掩了深层铜矿体局部信息,降低勘查工效。

为确保铜矿资源勘查工作质量,建议勘查单位应持续引进高端的勘查技术与仪器设备,进而保证矿区勘查的整体性,提高勘查数据的精确度与工作效率,为后期开采作业活动推进提供可靠支撑。矿物质构成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4]:

一是自然形成的类型,该类铜矿储量较少,故而应重视对铜矿物质类型的分析,在掌握其具体储量信息后再行圈定,拟定适宜的开采方案;

二是工业铜矿物质,铜硫、铜铁矿石等是该类矿质的典范,有数量较多、储量较大的特征,为确保后期开采作业顺利推进,应划分这些矿石的所属类别;

三是结构矿石。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分析矿石的结构,明确矿石内物质构成。不同类型的铜矿物质,其内的物质组成成分也有差异,故而应重视物质组分的分析,掌握成分内的有害与有益物质,明确铜矿资源特征,能为选定采矿方法与拟定方案提供较可靠依据,提升采矿作业质量。

3.3 选择合适的找矿方法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地质勘查技术,我国也陆续开发出多种新技术与新工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铜矿资源勘查技术水平。故而,为提升勘查工作效率,在实践中相关人员应不断摸索适宜的找矿技术。当下,业内常用的找矿方法主要有三种[5]:

一是数据采集技术,即在铜矿资源勘查阶段利用该项技术能快捷的确定重点勘查区段,有益于缩小勘查范畴,降低作业量,也压缩勘查成本;该项技术还能为矿区防治坑水工作提供可靠、全面的数据;

二是物化探查技术,在铜矿勘查实践中,该技术的作用以勘测岩石物性参数为主,进而为铜矿勘查工作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障。当前,多采用物化探查技术了解矿区中各种岩性,进而精确设定铜矿资源分布的具体位置;

三是非常规找矿技术,以上两种勘查技术较为简单,当前已普及,但在实际勘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典型状况,而常规找矿方法适用性偏差,也难以满足现实找矿需求,故而推荐使用非常规的找矿方法。比如,针对隐伏盲矿、陷伏矿,相关人员可以采用电化学、地气等理论,参照局部实际地质状况,勘察与分析矿化异常信息,进而确定较深层次铜矿资源分布状况。

3.4 勘查矿区深层

矿区深层勘查是当下铜矿勘查实践中的技术难点之一,也是后续几年中我国矿区找矿的主要方向。伴随铜矿矿区开采作业频率增加、频率不断拓展,浅层铜矿储量渐进式减少,为满足各领域发展中对铜矿资源的现实需求,就需勘查与开采矿区深层铜矿。

为保证勘查信息的准确性,相关人员应全面分析找矿技术手段、矿区地质条件、设备先进性等诸多因素,将地质找矿规律与化学异常特点设为准绳,高效率落实铜矿勘查的预测工作,通常要考虑如下几点内容[6]:

一是认真分析铜矿区的地质状况,合理界定露天铜矿矿区的边界线,在矿区范畴中设定适宜的勘查部位,使铜矿资源勘查作业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二是在勘探矿体时,科学分析铜矿矿体的特征,全面分析地质条件,掌握矿化异常状况,为精确确定铜矿矿体分布情况创造便利条件;

三是经济成本与开采技术是影响铜矿矿区勘查效率的主要因素,应组织人力于铜矿矿区深层找矿,且深层与边部找矿时需要分析到浆岩体延展、深层矿体中是否有矿层及控矿构造。

3.5 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在市场竞争白炽化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是强化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协助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创新铜矿资源勘查技术,不仅能帮助企业内部建设科研团队,在现场与研究室创新勘查技术手段,鼓励一线工作人员勇敢的创新工作思路,结合铜矿矿区实况,有针对性的改造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通过推行奖惩机制,针对在铜矿资源勘查技术方面做出创新改造的人员做出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加强现有高端技术的应用,通过派遣相关人员外出培训、进修等,学习更多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方法,加大先进设备装置的引进力度,通过企业内部技术培训与指导,帮助相关人员在短时间内能精确、娴熟操作设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针对科研人员定期组织他们参与专门化培训活动,引导他们自觉确立忧患意识,提升对高新科技产品的敏感意识,拓展对前沿科技理论理解的深度性,并尝试将其渗透到铜矿矿区勘查实践中。

4 结语

勘查是铜矿生产中的重要一环,一定要全面了解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矿区地形等多方面内容,并要结合有关勘查资料,将勘查目的设为指南,选用适宜的勘查技术与设备,合理规划勘查方案,确定铜矿矿区的勘探密度,科学组织勘探程序,客观推测勘探结果。在后续几年中,应加大铜矿资源勘查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而持续提升矿产资源的勘查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铜矿勘查矿区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矿产勘查(2020年3期)2020-12-28 00:27:38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矿产勘查(2020年3期)2020-12-28 00:27:00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矿产勘查(2020年6期)2020-12-25 02:42:12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9:06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地质(2020年1期)2020-09-16 07: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