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楠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郎中乡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濮阳457100)
芦笋又名石习柏,俗称龙须菜,属于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植物,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其地下根系极度耐寒,能在零下38℃以下低温越冬。芦笋不仅口感好,且营养、药用等价值极高。目前,我国秸秆废弃率和焚烧率依然较高,不仅浪费资源,也造成巨大的污染。而高效利用秸秆能够解决我国秸秆结构性短缺,推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业收益率。
芦笋营养成分极其丰富,据前期实验结果可知,芦笋中含有10 余种氨基酸,同时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1 kg芦笋含蛋白质25 g,粗纤维7 g,碳水化合物5g,钙220 mg,铁10 mg,VA 900 国际单位,胡萝卜素7.6 mg,VC330 mg,尼克酸18 mg,烟酸15 mg,叶酸1.09 mg,可释放超过109 kJ 热量,而砷的含量和食用菌相近,1 kg 干绿芦笋中含量高达0.56 mg,高于猪肉和鸡蛋,钙的含量为桃的6.3倍,而铁含量比苹果高出几十倍,灰分、粗蛋白、维生素C 的含量为6.7、5.0和49.0,比番茄、白菜、黄瓜等蔬菜的含量高很多。
芦笋能增强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具有抗疲劳、缓衰老、耐缺氧、燃烧脂肪、抗击肿瘤、降低血压、疏通栓塞、保肝解毒、软化血管、扩张血脉、增强记忆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防癌治癌,也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乳腺增生、排尿困难、肝硬化、白血病等。
芦笋秸秆粗纤维含量很高,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是食用菌堆肥高温期的主要优势培养料。在芦笋秸秆中,灰分含量为7%以上,蛋白质含量为6%~7%,VC 含量0.06% ,黄酮含量3%,茎叶多糖含量10%以上,矿物质含量也非常丰富,,但也存在重金属残留。因此,生态循环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要防止重金属污染,提升绿色循环水平。
芦笋废弃料经热预煮处理后更容易软化,更容易榨汁,下脚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可制作成饮料,通过精选‐去皮‐破碎‐酵解‐压榨‐调整糖含量‐接种酵母‐酒精发酵‐过滤‐调配‐检验等环节可酿酒,芦笋醋气味芳香,可作为保健品。此外,芦笋下脚料及茎叶还可炒制芦笋茶,也可制作芦笋粉和饼干等食品。
秸秆还田是一项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地面的水分蒸发,降低地面径流的影响,大大增加耕作层蓄水量;同时秸秆还具有遮光作用,能调节地表温度,保墒和调控田间温湿度;覆盖芦笋秸秆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每2 t 秸秆的发电量相当于1 t 标准煤,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可以用作肥料,也可利用芦笋秸秆生产乙醇,还可生产沼气。
可利用粉碎机进行芦笋秸秆堆肥,有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2种方式。前者分解速度较慢,发酵期长,需要较大的场地,后期时间短,是秸秆堆肥主要方式。
芦笋秸秆直接用作饲料,口感较苦,需进行青贮、氨化等工业化处理,一般加工后需将芦笋秸秆通风,青贮时将秸秆切碎(30~40 mm),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添加腐熟酸3 g/t,当散发出略带酸甜的浓郁香味即表明发酵成功,芦笋秸秆饲料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
芦笋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芦丁等黄酮化合物,可采用适当方法进行提取。一是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实验证明,70%乙醇、80 ℃、3 h、30∶1 液料比下,效果较佳。二是热水提取法,该方法无毒,成本低廉,但提取率不高,杂质较多,提取液存放困难。三是碱提取法,包括碱提酸沉淀法和醇法。前者出产率相对较高,但不易干燥,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四是微波提取法,提取过程不易控制,不适合推广。五是超临界萃取法,该方法处理量较大,活性较好,但成本高,而能耗较大。六是超声波提取法,该方法污染小,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一是粗分离法,适用于芦笋秸秆及其废弃物的初步提取,不能满足高提纯需求。二是化学分离法,利用化学试剂进行分离,该方法效率高,但容易污染。三是膜分离法,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等各领域,生态环保无污染。四是酶结合提取法,该法不需要高温高压,节约能源,生态环保,市场前景较好。最后是发酵法,可以对芦笋秸秆进行发酵,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村。
一是水浸提法,该方法比较常用,包含离子交换法、金属络合法、氧化法、吸附法等。二是超声波提取法,该方法快捷、方便,稳定性高,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取后可用盐析法、分步沉淀法、季铵盐沉淀法等进行提纯。
目前,我国芦笋秸秆的利用率还不高,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途径和方法。因此,需结合地区特点,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努力提升芦笋秸秆的资源循环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