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旭
(江苏省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康复科,江苏 无锡 214000)
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导致糖尿病患病率增多趋势,糖尿病足并发症情况明显,患者足部皮肤疼痛以及溃疡等临床症状明显,属足部感染,治疗不及时有截肢风险。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辅助措施[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60例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为例,总结护理价值。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总计60例。纳入标准:(1)康复科患者;(2)伦理委员会批准;(3)患者知情配合参与,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其他并发症患者;(2)中途退出者。采取随机法分组,各30例。参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6岁,平均(57.5±5.6)岁;病程10-20年,平均(17.5±2.5)年。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7-77岁,平均(57.9±6.8)岁;病程8-20年,平均(17.2±2.3)年。2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
参照组:给予患者降糖治疗的同时进行血糖监测、健康指导等糖尿病基础护理。
试验组:参照组基础上配合伤口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当前心理动态,并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2)伤口护理。伤口护理时,以新型伤口敷料保证创面清洁、促进伤口形成新组织、降低伤口感染风险。另外,给予患者足部按摩以减轻患者疼痛感,观察患者伤口变化,以及时预防感染、损伤风险。(3)健康教育。为了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的深刻认识,护理人员需以主动、积极的态度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定时监测血糖、病情,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有氧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叮嘱患者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以提高足部舒适度。
记录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护理效果、每日血糖监测率、护理满意度、每日锻炼率。
治愈—患者溃疡面结痂脱落。
有效—患者溃疡相比治疗前缩小>60%。
无效—患者溃疡情况无变化或有加重趋势。
以SPSS19.0版本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护理效果、每日血糖监测率等计数型指标以n、%描述,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2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试验指标差异显著。
试验组:治愈者15例、有效者11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86.67%(26/30)。参照组:治愈者9例、有效者10例、无效者11例,总有效率为63.34%(19/30)。试验组、参照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组间护理效果经统计学计算,x2=4.3556,P<0.05。
试验组:每日血糖监测率为86.67%(26/30)、护理满意度为90%(27/30)、每日锻炼率为83.34%(25/30)。参照组:每日血糖监测率为53.34%(16/30)、护理满意度为60%(18/30)、每日锻炼率为43.34%(13/30)。试验组、参照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组间每日血糖监测率、护理满意度、每日锻炼率经统计学计算分别为t=7.9365,t=7.2000,t=10.3349,P<0.05。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数也呈明显增加表现,溃烂创面增加了患者的机体痛苦、影响患肢功能。除治疗外,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伤口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以及自我护理挂你能力,从而促进预后,提高护理效果。王敏,王春华,罗济民,杨谢梅研究指出,给予再次感染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护理,通过全面性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干预效果[3]。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6.67%等指标结果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结果和刘春节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4]。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整体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