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12-10 04:49:09马志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压缩性体位脊柱

马志红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折的主要方法,对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高效重建受伤脊椎,恢复脊椎功能,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1]。但基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围术期依然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造成手术失败或效果不佳,需要坚持围术期高效的护理内容[2]。综合性护理是临床上提出的护理方法,现将本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按照术中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 (74.05±5.53)岁, 首次骨折17例,2次以上骨折23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79岁,平均 (70.37±4.66)岁,首次骨折22例,2次以上骨折18例。2组患者均同意参加研究,无骨癌患者,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最基本的护理,观察患者48小时的心理、疼痛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护理,同时给予基本的饮食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组给予以下护理内容:(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焦虑、抑郁明显的情况,分析原因,认真沟通,讲述手术治疗成功率,使老年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接受治疗。疏导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语气应温和,简单易懂。(2)饮食护理。整个住院期间,提醒您患者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并保证饮食的丰富性,减少高脂肪,高油腻食物的摄入,并提醒患者适度饮水。(3)体位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要求针对手术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体位为俯卧体位,手术过程较长,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帮助,主要采用侧卧位,并且要进行适当的术前体位训练。指导患者术后自我生活,并给予适当的患处按摩。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采用临床统一的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焦虑情绪越明显;比较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采用临床统一的抑郁自评量表,满分50分,分数越高,抑郁越严重。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分别比较术后8、12、24、48小时的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满分为100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共20项,每项5分,分数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评分(38.1±2.8)分、抑郁评分(40.3±3.3)分,观察组焦虑评分(30.2±3.0)分、抑郁评分(22.6±1.9)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说明综合护理效果更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比较2组术后 8、12、24、48小时的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分别为(4.82±0.7)分,(4.45±0.8)分,(4.07±1.1)分,(3.62±0.5)分;观察组均分别为(4.54±0.9)分,(3.96±0.4)分,(3.42±0.4)分,(2.50±0.1)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经过调查,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02±2.4)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5±3.8)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脊柱压缩性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骨折疏松,外力等作用下容易发生骨折[3]。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疼痛明显,脊柱功能失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由于老年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身体耐受性也较差,手术时间长,且部分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的了解,导致治疗中焦虑、抑郁情绪明显[4]。因此,虽然该病在临床上均较高的治愈率,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症状护理等内容。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随着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综合护理内容,通过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和全程护理等内容保证护理的高效性,减少护理风险因素。得到了患者的认同。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体位训练,术前饮食、饮水要求等,术后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观察其心率、脉搏、骨折部位疼痛等情况,要积极给予护理,如出现异常,要通知医生进行治疗。指导患者进行腿部功能训练。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了解其心理状况,对抑郁明显患者,要先进行沟通再手术[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本院的护理设备,资源,指导其正确对待疾病。术前对患者进行灌肠,以减少其机体内部气体,便于手术。指导患者改变体位以及床上大小便训练,使患者能够顺利坚持到手术完成。在术前3天即开始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在反复的训练后患者的耐受能力才能提高,然后再安排手术,保证手术成功率[6]。(2)提醒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不能够下床,要习惯床上生活,尤其是进行大小便训练。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遵医嘱为患者吸氧,并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并且要给予必要的按摩护理,药物止痛和心理护理内容。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安排病房,对脊柱扭曲及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术后24小时,为患者佩戴腰部支具,保护腰部并协助其下地走动,并且提醒患者注意事项,不可下蹲和快走,以免摔倒[7]。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伤口处出现了红肿,渗血等症状,要及时给予处理。定期为患者上药和换药,操作过程要专业,保证无菌,动作要快速且轻柔,减少患者疼痛症状[8]。给予患者患处脉冲物理治疗,以促进其恢复。总之,综合护理模式是针对患者需求的一项全面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已经有广泛的应用。这一护理方法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患者的心理、症状等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内容。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症状分析,术后进行一系列护理,护理效果更佳。老年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高,而综合护理针对护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致力于降低风险,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提高了老年骨折的治愈率。在本次实验中,主要从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护理,进展顺利。在具体的数据上:(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达到了(97.5±3.8)分,高于对照组的(91.02±2.4)分。其次在各阶段疼痛评分上,在焦虑、抑郁评分上,观察组均偏低,综合护理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治疗寻求,合理的规避了治疗风险。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秉承全面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压缩性体位脊柱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7:36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